周六黄昏,即将离开安仁古镇时,发现街道两边店前都纷纷燃起了纸张,还摆有红色蜡烛。浓烟呛得我睁不开眼睛,赶紧跑开,心想这小镇真是奇怪,晚上集体焚烧垃圾。回到市区,却看到街道两侧的草地里也是烟雾缭绕,这没那么简单了。百度了半天,也没搜索出农历七月十二是什么节日。上班时询问当地人,答曰鬼节啊,要提前的,七月十五当天不烧纸。恍然大悟,果然昨天下班时,又看到草地上有烛火跳动。不得不说,七月十五真是一个风俗多样、内涵丰富的节日,必须要聊下。
我匆匆逃走的街道按信仰分,七月十五对于道教,为中元节;于佛教,为盂兰盆节;于传统习俗,为祭祖节日,也称鬼节。按我的理解,应是祭祖在前,然后道教、佛教借用了此日子,打包了新的故事,不过,其内涵基本是连贯的——例行与冥界沟通。
送日用中元是道教的概念,道教有三位一体的天神崇拜:天官、地官、水官,三位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三个月圆之夜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佛的文案佛法东度,自然要与国情结合。印度恐怕没有农历,这不妨碍佛法将这天与中国传统孝道结合来造势。这正像淘宝创造了双十一购物节,一号店在这天也必然促销,而京东更是大张旗鼓。道理是一样的,潜在信众就那么多,佛教要与传统、道教竞争,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文案与策划,于是有了《佛说盂兰盆经》:
佛祖的大弟子目犍连(中国人常叫他目连)见到母亲在阿鼻地域中受罪,形销骨立,于是以钵盛饭菜送给母亲,母亲抓饭要往嘴里送,饭一到手就变成炭火。复原秋祭
目连向佛祖祈求救母的办法。佛陀说,你的母亲生时谤佛谤僧,不信因果正法,所以受此饿鬼之苦。要在七月十五日拿百味珍肴、鲜果供养十方僧众,通过大家的法力使她得到超度。
为什么是七月十五呢?佛教中,农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日是神职人员的安居月,大家关在寺庙中修行,到七月十五日结束,等于放假了。七月十五叫“僧众自恣日”,也叫“佛欢喜日”。目连在这天供养僧众,解救了母亲。他为此感谢佛祖,还说应该让天下佛徒都可通过这种方式解救七世父母,佛祖同意了。这就是“盂兰盆节”的由来。盂兰是梵文,汉译为“倒悬”,形容饿鬼之苦,如人倒悬。唯有以盆盛食品斋僧,才能解除倒悬之苦。
其实早在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孟秋七月的祭祀活动,迎接秋神的降临。祭神之后就要祭祖。珍贵的时鲜食品奉献给神明和祖先,叫做荐新或秋尝。中国传统认为,四季各有神明主宰,主宰秋季的白帝,既是掌管收获之神,也是掌管刑杀之神,是中国的死神。古代中国处理死刑犯都是放在立秋后,叫秋后问斩。秋祭的日期过去是随意的,立秋以后任何时间都行,到了南朝,定下七月十五为祭祖的日子。
放河灯与冥界的例行沟通,在一年中基本均匀分布。清明,在春季;中元,算是夏秋之交;寒衣,深秋;除夕,冬季。既不过于频繁,影响工作生活,又保持一定频度,保证冥界的吃穿用度。
在我老家,祭祖烧纸讲究不算多,画个圈,点燃,记得留一叠带回,否则被认为绝了户。据说,四川这边,给先人化袱钱,要写包袱单子,就像填快递单一样,一般填三代,搞得清楚的话可以填七代。单子必须小孩子来填,这其实是个家族教育,一面让孩子记住祖先名字,一面练习书法。不过大家集中下单,会不会引起快递爆仓啊。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喜欢放河灯,据说是点灯照冥,亡人在冥界,是阴暗的,点灯照亮他们回去的道路。
日本盂兰盆舞七月十五流传到周边国家时,风俗又有变化。盂兰盆节节在隋唐时期由中国传入日本,很是重视,现已成为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企业、公司一般都会放假一周左右,称为“盆休”,很多出门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在选择利用这个假期返乡团聚祭祖,此时像大都市(如东京、大阪等)街道多显冷清,有点类似中国的清明节。相对于中国、日本的中元节较注重于祭祖及普渡,朝鲜的中元节则保留较多秋季农夫庆丰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仪式则其次。
不管来源,无论形式,在这个节日里,感怀先祖,心系弱苦,如此去做,便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