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宝一般只有巴掌大,像个娇弱的小猫。一般而言,家长们可以理解,宝宝因为早产,心肺功能、抗病能力等对比足月儿落后很多,但还有个器官也会因早产出问题,却是家长们想不到的,那就是眼睛。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需要我们保持警惕。
发病率
小于28周出生的早产儿是视网膜病变(ROP)的高危人群。
出生体重为1000-1250g的早产儿约有45%,
出生体重为750-1000g的早产儿约有75%,
出生体重低于750g的早产儿约有90%,
会发生视网膜病变。
妊娠32周后出生的早产儿,很少发生ROP。
虽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看起来很高,但是不用担心,只要早期发现持续观察,在发生ROP的早产儿宝宝中,有90%能够在几个月内自愈。
另一些虽然需要治疗,但是只要配合医生按时检查,及早检查治疗,也可以避免眼底受到严重的伤害,绝大多数宝宝预后眼底发育良好。
影响与后果
既然一直提示大家,及早发现、按时检查、配合治疗对于ROP非常重要,治疗和愈后也普遍很好,但也要严肃的告诉大家,视网膜病变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致盲,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落、白内障、青光眼、近视、弱视等等。
所以,从战略上藐视敌人,树立信心,及时检查即使发现ROP,90%也能自愈,需要治疗也能愈后良好。但是必须从战术上重视敌人,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叮嘱,按时筛查,配合治疗!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我们知道,视网膜位于眼球的后方,小早产儿因为视网膜内血管还没有发育完善,在内外环境等各种因素作用下,发育未成熟的视网膜会有新生血管形成。这种异常的新生血管形成伴有纤维组织增殖,严重时可能会把周边视网膜拉向眼球中心,引起视网膜脱离。所以早产儿视网膜病会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总结一下,所谓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原因是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的正常血管发育不足,而出生后的某些刺激(高浓度用氧等),可能会导致视网膜上长出一些不正常的血管,正是这些不正常的血管造成的不良后果,才叫做“病变”。
既然问题的根本在于视网膜血管的发育不足,那么自然的,当宝宝的视网膜发育完善,也就是正常的血管都长好了,就不再需要担心了,差不多是你的宝宝6-12个月大之后,如果ROP没有导致严重的问题,那就不用再担心了。
什么情况下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产低体重是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最根本原因,外部因素中,氧疗是最主要的高危因素。
早产宝宝胎龄越小,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越大,而且程度越严重。美国一个研究小组调查发现,体重1000g以下的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病率高达80%左右。
同时,早产儿的肺没有发育成熟,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经常需要氧疗来救治和维持生命。不可能因为担心早产儿视网膜病就不氧疗,也有些早产儿没有氧疗也会患视网膜病。
由于早产儿救治存活率提高,目前早产儿视网膜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约占儿童致盲原因的6-18%。2004年,我国卫健委(原卫生部)把出生体重小于2000g的早产儿列为早产儿视网膜病高危对象,要求加强防治。医生和家长都要对此充分重视。
筛查要求
几乎所有的早产儿宝宝,都需要进行眼底筛查。
如果您的宝宝小于28周出生,属于视网膜病变的高危群体,那么,宝宝在NICU住院期间,医生就会安排眼底筛查了。
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左右就应该开始进行眼底筛查了,眼科医生会用个小工具把宝宝上下眼皮撑开,用眼底镜观察眼底血管情况。之后每两周左右再进行眼底筛查(复查),如果发现有可疑病变或者早期病变,要缩短复查的间隔,直至纠正胎龄44周或者视网膜血管已经发育完成。如果宝宝出院时还没有到纠正胎龄44周,医生会叮嘱你出院后还要按时回医院检查眼睛,一定要记得哦。
做眼底检查应该带齐病例资料,检查前2-3小时内,不要给孩子喂食,防止哭闹造成胃部食物反流吸入肺部,引起窒息。
眼底检查可能需要提前散瞳,部分医院会将药水发放给家长,让家长提前为孩子滴用,具体的方法,请严格遵守医嘱。
检查之后,宝宝有可能出现肚子鼓,拒绝吃奶的情况,这可能和检查时使用了一些药物,要宝宝肠蠕动变慢有关。检查中的药物,还可能造成宝宝对光线非常敏感,所以给宝宝盖个遮光毯子,安静休息会舒服一点。
出院后,一定要非常重视随访检查,按照医院规定进行随访,对于早产宝宝及早发现各种风险,健康长大是无比重要的。
任何原因和借口,都不应该干扰早产宝宝的定期随访,切记!切记!切记!
还要强调一个问题,所有的早产宝宝,实际上,是建议所有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第一年,至少接受一次眼科检查,检查是否有近视、弱视和斜视。这种检查,如果医院没有安排,请大家主动联系医院的眼科,主动进行检查。尤其是出现过ROP问题的宝宝,发生这些眼部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眼底筛查的过程因为要撑开眼皮,娃可能会哭闹,也有家长们觉得一定非常痛苦,实际上,宝宝并不会遭受很大痛苦,撑开眼睛或者检查后眼睛发红,这都是正常情况,决不能因此而擅自推迟检查时间,甚至不配合检查。
如何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听起来吓人,但家长们也无需过度紧张,只要做到及时治疗,就能够控制住病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按严重程度从轻到重分为1期到5期。1期和2期为早期病变,一般不需要治疗,仅需严密观察;4期和5期为晚期病变,治疗效果差,视力损害和致盲率都非常高;所以3期是治疗的关键。为了能更好地抓住治疗时机,早期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ROP发生的区域离视网膜中心越近,可能越危险;也就是在检查中可能听到的“几区”,一般来说,三区是最外围,二区相对靠近中心,一区是中心。
还有家长会发现,检查报告上,把宝宝的眼睛假想成一个表盘,会描述说,病变发生在3点到6点的位置等等,这是具体描述在哪个位置有病变。
医生会根据这些综合因素给出治疗方案。绝大多数ROP可以自愈,只需要密切观察就行。
如果需要治疗,目前有三种主要方式:
激光治疗或冷凝治疗:达到治疗标准,就可以采用。
巩膜环扎术:一般对发展到4期的ROP可以采用。
玻璃体切除手术:如果达到5期,可能需要做玻璃体切除手术。
总之,早产儿视网膜病是早产儿重要并发症之一,家长们要对此有充分认识,注重早期筛查,趁早发现,及时治疗,定期随诊,让早产宝宝有一双明亮的双眼来认识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