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天气:多云
继前几天浙江推出小学生上学不能早于早上八点的相关规定以后,这两天杭州的两个区又推出新规,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高考大省的家长们羡慕不已。
01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向家长发出“为成长,不熬夜;晚十点,不作业”的倡议书,为学生们减负,竟然看湿了我的眼眶。
这让无数每天陪着孩子晚睡早起的家长们情何以堪?我们只能远远地看着生活在杭州这两个区的孩子和家长们,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有个朋友生活在苏州,他的儿子比我女儿大了两岁,初中毕业之后,并没有选择继续读高中,而是在众多职业培训当中,选择学习西点,为将来做一名西点大师做准备。
这是苏浙一带孩子们的常态,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上大学,而如果考不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终日混在不入流的学校里浑浑噩噩,还不如早日出来,学习一门技能,让自己在其他的领域成长、绽放。
苏浙地区经济发达,家长们的理念也比较超前,他们应该是早已认可孩子们在中考之后就可以分流,对于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孩子而言,学习一门技能,同样可以在这个社会上很好的立足。
“熬夜=勤奋”?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努力学习绝对不是让孩子们打疲劳战,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胜过傲人的成绩,科学有效的学习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
可是中国绝大多数的学校和家长并不认可这件事,还是像古代的学子们一样,把高考作为改变命运的最佳甚至是唯一选择。
02
家长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特别是妈妈们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几乎永远都是孩子的学习,特别是当听到周围的孩子都报了哪些补习班,考了多少分,排名提高了多少,考到那所学校之后,很多家长都会变得特别的焦虑。
很不幸,我也是这些家长们的一员。
这一周,我都生活在一种过度焦虑的状态之中,因为女儿要开学了,而开学报到的那一天,孩子要有三门课程的考试,正式开学的第一天,还有另外三门的考试,连着两天时间六门考试,强度甚至超过期末考试。
而女儿3月1日才旅游回来,这次旅游是我们早就答应她的,让姐姐带着她去长滩岛,对于我们这样无法随意出国的人而言,姐姐此次出行带着她,机会非常难得。
虽然期末考试出人意料考得特别糟糕,但是我和老公还是遵守了承诺,期望她出去扩展视野的同时,在学习态度上能有真正的改变。
但是,4号的返校,就必须面对三门课程的考试,还是让我这几天寝食难安,嘴上说着不在乎,可是还是希望女儿能够不负光阴,不负芳华。
03
不能说其实我还挺贪心的,周围的孩子都是报了各种培优班,整个假期都安排的满满当当。
而我们的假期,除了春节前的那段时间,女儿扎扎实实地把寒假作业完成了大部分以外,剩下的日子,就是过年,或者旅游,直至3月1日她回来。
她的假期,仅仅是满足作业的完成,其余的复习和预习,都是奢谈。
很多朋友会说,能把作业完成就已经很不错了,前几天,一个12岁的小女孩在开学报到的前一天,因为假期作业没有完成,选择了跳楼自杀。
而我们至少不会在群里因为作业没有完成或者完成不好被点名批评,因为,女儿的作业写得还是非常认真的。
我想,像我们这样到初二这个阶段还坚持不给孩子报什么班的家长,应该是不多见吧?表面上我还是很淡定的,但是当看到孩子的成绩时,内心早已兵荒马乱了。
别人都在补课,你补不补?别人都在熬夜,你熬不熬?
女儿还是我行我素,但是她已经不再拒绝我到处咨询各种补习班了,对她周围的同学而言,周末的行程安排的早已是满满当当。
现实就是这样,不补课,很多题型都没见过,考试肯定会吃亏;补课,学校的作业本来就已经很多了,孩子没有一点调整和休息的时间,久了,心里不出问题才怪。
04
姐姐的老二和女儿一样大,过年的时候,我拿着女儿的地理试卷给她俩讲题,讲着讲着,外甥女突然走到里屋,拿出来她的地理复习资料,薄薄的几页纸,和女儿厚厚的几十张卷子放在一起比较,她突然发现,与女儿比较起来,自己还是很幸福的。
外甥女在沈阳读书,相对于高考大省河南而言,试题的难度应该是有差距的,从地理试卷中就可见一斑。
河南的孩子真心辛苦,占据全国最多的人口,却仅有一所211院校,连个985都够不上,而想要考取这所唯一的211院校,全省的排名要一万名左右,还不一定能被好的专业录取。
河南的学子们每天都是挑灯夜读,老公的表妹在老家读初中,每天五点起床,收拾一下就开始上早自习。
女儿的学校要求七点以前进校,晚上七点十分放学,在校的时间整整12个小时,除去路上来回接送的时间共一个小时,每天的作业一般还要写到十点以后。
大小假期只要放假超过三天以上,回来必有考试,每次考试都会排名,虽然不再公开,但是,每当看到短信里那些刺眼的数字,内心还是会焦虑崩溃。
假期是给老师们休息的,孩子们,你们的学习还是任重而道远的,节假日一定要学会弯道超车,这是你们超越别人的最佳机会,老师们都是苦口婆心。
我多么希望周围的人不再用孩子的成绩来说话,不要问孩子考了多少分,上了那所学校;
我多么希望孩子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享受假期的悠闲,而不是成为做题的机器;
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坦然地接受孩子的各种不完美,让她能够拥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我更希望,中国早日改革教育理念,不要让成绩成为孩子和家长们唯一心心念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