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食散文
秦邮董糖之辨(文化吃货【03】)

秦邮董糖之辨(文化吃货【03】)

作者: 眠风听蝉 | 来源:发表于2018-01-14 16:39 被阅读0次

夫子庙是南京的一处人文景观,每年正月十五灯会前后,那真叫人山人海,人在人潮中,不用迈步,便被推着不由自主地前行;平日里,夫子庙的游客也不算少,除了观赏昔日江南文化中心的风貌,特色小吃也是必须品尝的。

游秦淮,绕不过八艳;逛文庙,丢不下小吃。“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八个最为知名的青楼名妓,都是才艺不凡,却也各有所长,其中一位董小宛,便是饮食高手。

冒辟疆在董小宛死后特撰《影梅庵忆语》以追忆,其中就有关于董小宛泡制饮食的文字:取五月桃汁、西瓜汁制桃膏、瓜膏,“桃膏如大红琥珀,瓜膏可比金丝内糖”;所制红腐乳“绝胜建宁三年之蓄”;其他“蒲藕笋蕨、鲜花野菜、枸蒿蓉菊之类,无不采入食品,芳旨盈席”。不仅如此,“四方郇厨中一种偶异,即加访求,而又以慧巧变化为之,莫不异妙”,“鱼肚白鸡”就是董小宛求教于余淡心、杜菜村、白仲三位名厨后制作出来的,也被称作“余杜白鸡”,后来因为名气太大,直接叫“董菜”了。虎皮肉因色泽似虎皮而得名,质地酥烂,醇香味美,为大众熟知,也是董小宛所制,又称“董肉”。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董糖了。由董菜、董肉推定,董糖就是董小宛所制的糖果。如今如皋把董糖作为其地方特产,称为如皋董糖,因为董小宛嫁冒辟疆为侍妾后,就随冒辟疆回到了如皋,安身于水绘园。董小宛是秦淮名妓,夫子庙的董糖为什么不叫秦淮董糖而叫秦邮董糖呢?有一种说法是董小宛未归冒辟疆时,制作了董糖,自秦淮寄与冒辟疆。这是《崇川咫闻录》记载的,可惜附会的痕迹太明显,不足采信。

秦邮是高邮的别称,公元前223年秦王嬴政在此设置了邮亭,因而得名。既然叫秦邮董糖,应该是产于高邮;至于为什么叫董糖,查阅资料后发现大多语焉不详,一说为董姓师傅所制,一说为董姓书生所制,都跟董小宛沾不上边,因为董小宛没有在高邮生活过。而《影梅庵忆语》里也并没有董小宛制作董糖的叙述,大概是后人太喜欢董小宛了,便一厢情愿地把这一美食的发明专利给了聪明伶俐的美人。这种想法虽属妄测,在情理上还是说得过去的。

董糖(来自百度百科)

《影梅庵忆语》说董小宛的饮食习惯:“姬性淡泊,于肥甘一无嗜好,每饭,以岕(jiè)茶一小壶温淘,佐以水菜、香豉数茎粒,便足一餐。”美人吃的就是今天说的茶泡饭,时至今日南通、如皋人仍喜食,可能就是当初爱屋及乌延续下来的。

对董小宛的喜爱甚至令后世把她说成是另一段旷世奇恋——顺治与董鄂妃的女主角,人们固执地视董小宛为顺治帝情有独钟的董鄂妃,完全无视了时间上的巨大漏洞。事实上才情不凡的董小宛,十九岁从青楼赎身,嫁与冒辟疆,在冒家做了九年贤良妾妇,带着一身的疲惫以28岁的大好年纪长辞人间,这一年是顺治八年,顺治帝14岁。

董小宛(来自百度百科)

相关文章

  • 秦邮董糖之辨(文化吃货【03】)

    夫子庙是南京的一处人文景观,每年正月十五灯会前后,那真叫人山人海,人在人潮中,不用迈步,便被推着不由自主地前行;平...

  • 吃货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历史岁月的沉淀,在中国饮食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它不仅...

  • 你知道,油条为什么总是两根一起炸吗?

    面对一个吃货,最累的事情莫过于,他喋喋不休的讲述关于“吃”的一切,包括技巧,辨味,甚至吃文化的时候,自己却不得不委...

  • 吃货变大厨之糖饼

    来屯里总是觉得吃的不顺口,怀了三儿以后更是对吃有着近似疯狂的追求,想吃的吃不到,想必孕期的朋友都能了解那是一番什么...

  • 秦欢喜这只吃货

    秦欢喜这只吃货,看见吃的就走不动道儿,闻见香味儿就咂吧嘴,平均每晚刷三次牙,一人就能吃一份KFC全家桶。 一切能拿...

  • 看完《风味人间2》,才知道陈晓卿的讲究,光是标题就撩到了

    吃货不可怕,就怕吃货有文化。 作为“有文化的吃货”代表,陈晓卿的名字,一直都是减肥的最大克星。 只要他一出手,那就...

  • 吃货小糖心

    今天讲述下小糖心的吃货本质 1.前些日子,我在网上新买的烤箱到家啦,里面有一本彩色的烘培手册,上面有各种美食,烤羊...

  • 闲读《随园诗话》(579)

    【原书补遗卷三·一四】卢仝《月蚀诗》,有“官爵及董秦”之句。人疑藩将董秦来降,赐名李忠臣,现在贵官,卢仝不应讥之。...

  • 不怕吃货吃太多,就怕吃货有文化

    最近在整理一些和食物有关的古诗文集。 下周公众号将推出一期和食物有关的古诗文有奖竞猜,全答对的朋友抽出两位免费送一...

  • 吃货不可怕,就怕吃货有文化!

    汉堡、薯条、 羊肉串、小龙虾、 烧烤、火锅...... 这些光念名字就能 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的美好词汇 总是让"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邮董糖之辨(文化吃货【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wk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