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天地不仁与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地不仁与损有余而补不足

作者: 枯笔禅 | 来源:发表于2020-02-27 19:12 被阅读0次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是从天地的体性上来表达的,指天地大道对任何事物都一视同仁,客观平等。没有高下对立,不分尊卑贵贱;亦不会私藏偏爱,厚此薄彼。天地初开那一刻,乾元肇启,坤德悠悠。自此,万事万物都在其自然无为的化育中不断发展壮大,也在其至真永恒的承载下从无到有,复归于无。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不过四海承平日,沧海寄余生。在天地自然面前,人人平等,万物齐一。宇宙自然和谐统一,我们和天地万有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万物以息相吹,同出天地造化,同归无声寂灭。天地大仁不仁,乃成其意也。

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句话是从天地的规律,也就是大道施行的原理上来解释的。“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助人者,人恒助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是至臻大化、自然平等、清静无为、功成身遂。正因为天地大仁不仁,所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为了实现整体的动态平衡,强大的一方付出所有供给弱小。不断地被需要,不断地付出;需要的越多,付出的越多。在供需、补给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的关系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万物的平等,成就和彰显了大道的体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地不仁与损有余而补不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bxhhtx.html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