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
再……说《道德经》(七):老子的“反动”!

再……说《道德经》(七):老子的“反动”!

作者: 张雨早 | 来源:发表于2019-12-13 11:53 被阅读0次

《道德经》中,治世之道占据篇幅最多;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具体分为两个方面:制己与治民。对于前者,赞成的不少,真做的不多;对于后者,实操的不少,直接表达支持的不多。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老子的治世之道日益遭到质疑和批判,其中,治民之术更被斥为反动!

老子的治民之术主要有四招儿:

第一招儿是使民众无知。对此,老子引用他人的话说,“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然后说”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就是说,“道不是用来让民众变聪明的,而是用来让民众变愚昧的。民众难治,是因为他们有心眼儿……”

第二招儿是使民众无欲。老子曰:“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这招儿与前一招儿密切相关,因为,人的许多欲望就来自于“知”。那么,要让民众无知无欲,老子的办法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吃饱了啥也别想!

第三招儿是使民众怕死。老子曰:“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这段话比较晦涩,我把它译成白话就是:“老百姓不把死当回事儿,是因为对活着的要求太多!许多要求满足不了,就觉着活着没意思。只有那些不认为活着就该怎么怎么着的人,才会把看重生命当成明智之举。”这段文字译成白话,还有许多人理解不了。

第四招儿是消除民众了解、交游外部世界的愿望。老子曰:“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不正是许多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吗?!可向往归向往,真这样过,没几个现代人受得住!

按今天的标准,老子这四招治民之术绝对称得上反动,而且是反动透顶!那,我们就奇怪了,这位知天道、晓人理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社会学家……为何要给人类思想史留下这样一抹看起来脏不拉几的灰尘呢?

简单地说,是因为老子对人类存在的价值(总体和个体)与方式的看法与现代文明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关于人类的价值。老子可能是唯一一位比较明确地回答了人类的三个终极困惑的非宗教类思想家,并参透了人之道与天之道之不同。但在他看来,人类再牛逼,本质上仍是与万物一样,由道而生,归根而灭;有无幻化,循环往复。也就是说,老子不认为人类有什么特别的价值。

现代文明虽然还没能为三个终极困惑找到确实答案,但至少整明白一点——承认和重视个体价值!不管人类总体命运走向如何,至少在人类存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该有平等的权利,法律框架内个性化的自由追求都该得到尊重……

此外,是对人类存在过程的价值和方式的看法不同。假设人类的存在是一次花开花落,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是该安于现状,平行演化,还是追求发展,螺旋式上升?老子认为,人类该同万物一样清净素朴地存在,别瞎折腾!自周以来,人类越来越瞎折腾都是心智大开与欲望增长惹的祸——民众变得越来越悖道离德,沉迷于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奇技淫巧,徒生烦恼和祸害,搞乱了自己,搞乱了天下!按照老子的模式,绝大多数民众就该安于蒙昧状态,由少数清净无为的圣贤们辅助人类如万物一般存在、往复、演化。另一种模式则是任由人类高级意识能力不断进化,通过教育开启民智,尊重法制限度内的自由追求,挖掘潜能,发展进步,创造文明;这一过程中,随着人类智慧和欲望的增长,也会产生罪恶、不公、破坏……除非人类觉醒,否则也将是自掘坟墓……哪种存在方式更好?从理论的角度,各有说法;从现实的角度,人类早已做出了选择。

老子的主张没有被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所运用,是因其存在一些重大漏洞:一是他所倡导的圣人清静无为,民众无知无欲的社会状态需要人为去营造——违背了他宣扬的顺其自然的原则。二是如果做到使民众无知无欲,长期以往,圣人何来呢?难道要授予某些人发展智力,学习思考,著书立说的特权吗?!现有的圣人又何去呢?难道为了人类达成无知无欲的状态而焚书灭圣吗?三是老子没搞明白,智慧和欲望并不都是坏事。比如,他对大道的追寻就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欲望表现,他的道德五千言就属于人类的智慧成果,而他的思想逻辑就是人类智慧能够对自身欲望和行为进行反思和修正的证明。

人类过去两千多年的发展并未由某些圣人来主导或辅助,而是按照自然而然的心迹,创造了独特的、不断进化的高级文明。但是,人类也并未全然抛弃老子倡导的发展方式,而是,人类文明发展得越快,老子倡导的存在方式就越受重视。过去两百年间,人类文明获得了质的飞跃,各种乌托邦思潮也热闹登场;他们所憧憬的理想生活图景与老子设想的社会形态非常相似。就是说,人类虽然没有选择老子主张的生存模式,却越来越将其当作人类未来理应实现的目标。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吃饱了撑的吗?!当然不是!人类在基于智慧和欲望的折腾中前进,也在智慧和欲望中觉醒和回归;这一过程虽然痛苦,也有难得的快乐!而且,即便人类未来的社会形态与老子设想的差不多,那也是在更高级的文明标准上达成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老子没有思考或者提及的——在更高的层面上,从宇宙的角度,人类究竟只是匆匆过客,还是能够成为自身乃至宇宙的主宰?

人类的出现和演化是必然的偶然,偶然的必然,但其具有且不断增进的高级意识能力决定了人类不会是与其它物种等同的偶然和必然。人类的存在对宇宙来说并非雁过无痕;人类是宇宙自我成长的产物,是宇宙间具有强大活力的力量表现,是宇宙演进程式中的一种能量机制。目前,人类仍走在自我意识扩张的中级阶段,已然开始觉醒,渐渐懂得控制欲望,学会分享与牺牲。这种同老子一样由高级意识作用而生的觉悟比由其倡导的蒙昧而来的素朴要厉害得多;未来,当人类“归根曰静”,或可突破现有存在模式的限制,化茧成蝶,走去更加玄奥弥远的宇宙深处。

从人类存在的方式看,老子的观点只是一种备选,无所谓反不反动;而之所以常被误解为反动,是因为这些观点常常被不甘清静无为的统治者拿来为自己的贪婪和恶行背书。

相关文章

  • 再……说《道德经》(七):老子的“反动”!

    《道德经》中,治世之道占据篇幅最多;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具体分为两个方面:制己与治民。对于前者,赞成的不少,真做的...

  • 老子很反动

    《道德经》云“反者道之动”,下面就把这句简称为反动,谈一谈它的妙处。这句说的是如何用功,就在一个反字上用功...

  • 反动社会观

    老子的社会观极其反动,老子把他的社会观,把他对人道的总结和看法。写在《道德经》第八十章。第八十章表述了符合天之道的...

  • 二曰俭

    老子《道德经》中持有反动社会观的思想,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俭这个字的古...

  • 一曰慈

    老子《道德经》中持有反动社会观的思想,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这个字在周...

  •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道德经》中持有反动社会观的思想,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什么叫人类文...

  • 字源其说帛书老子第七章

    字源其说帛书老子第七章 撰稿人程勇 道德经通行本: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

  • 让更多的人读读老子《道德经》——弘道积德老子文化奖

    让更多的人读读老子《道德经》——弘道积德老子文化奖 让更多的人读读老子《道德经》——弘道积德老子文化奖 让《道德经...

  • 2021-10-18

    字源其说帛书老子第七章 撰稿人程勇 道德经通行本: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

  • 读书分享 202112 《老子道德经注》

    这是今年我读的第12 本书。 《老子道德经注》 页数: 216看到有人说,抄写《老子道德经注》可以提高自己的运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说《道德经》(七):老子的“反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lf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