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鄘卫三地,本来是殷商腹地,《玉篇》所说:“纣城东曰卫,南曰鄘,北曰邶”。纣亡后其子武庚封于邶,管叔于鄘,蔡叔于卫,称为三监。武王没后三监作乱,被周公平定,尽以其地封康叔。所以《三家诗》以邶鄘卫为一卷,共二十八卷。《毛诗》分邶鄘卫为三卷,共三十卷。
《汉书·地理志》中说:“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阻”当是一种山水相间的地形,《释名》中说:“水出其后曰阻丘”。卫民就在名为桑间、濮上的“阻”聚会,场面应该很欢脱,让我想到尼采所说酒神的聚会。
《礼记·乐记》中痛斥:“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后文又有魏文侯对子夏的自白:“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和齐宣王语孟子之“好乐”异曲同工。无论是政治原因还是地理原因,邶鄘卫之诗确实有独特风格,也确实被长期歧视。
荑,茅之始生也《静女》的主题众说纷纭,《齐诗》结合《易林》的五则林辞,将“静女”断为齐侯夫人所媵之同姓,称“季姬”。则《静女》一诗的主题,戴震说为:“此媵俟迎之礼”。关于此诗的作者,王先谦断言:“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具体《师之同人》的林辞:
季姬踯躅,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
《涣之遯》则为:
季姬踟躕,望子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
《同人之随》相同,最后多一句“君上无忧”。《谦之巽》则作“季姜踟蹰,待孟城隅”。
《大有之随》则:
踯躅踟蹰,拊心搔头。五昼四夜,睹我齐候。
《易林》或许必有所本,以齐侯媵妾之事坐实,但清人已不清楚。按《齐诗》杂糅《诗》、《易》以说政治,林辞常改《诗》说《易》,未必即《诗》之本旨。
《小序》以为:
《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笺》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关键在于对“彤管”的解释,《毛传》认为:“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又:“彤管以赤心正人也。”所以郑《笺》以为:“赤管炜炜然,女史以之说释妃妾之德,美之。”
此说不知何据?孔疏中引《周礼》“女史八人”解释,但《周礼》中没有“彤管”。这个“女史彤管之法”,博学如孔颖达也只能说:“此似有成文,未闻所出。”到朱熹就很干脆,直接承认:“彤管,未详何物。盖相赠以结殷勤之意耳。”
这是汉学宋学最大的差别,汉学以解经为主,字字必务求有解。宋学则解经之大义,反而脱出樊笼。朱子认为《静女》:“此淫奔期会之诗也。”是自己从诗文中读出来的,也符合他对郑卫之音的认识。
(插图来自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细井徇,细井东阳所绘:《诗经名物图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