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82万字的《教海漫记》是今年学校师徒结对,我和徒弟张伟老师共读的第一本书。9月29日拿到这本书时,着实吓了一跳:我的老天爷啊!560页,这么厚,我得啃到什么时候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5456641/0acefd5870903e29.jpg)
我猜张老师看到这么一本大部头,也会犯怵。我现在读完了,我想跟张老师分享,挺好读的,会感动,有启发,值得读!
全书分为四个篇章: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综合篇。共收录先生102篇文章。去掉封皮,整本书的内封是正红色,这是先生给晚辈们的红宝书。
之前读过先生的课堂实录系列和《我的教育故事》,说实话,在读这些书时,先生在我的心里是名师、特级教师,想跟着学几招,但是心里不免给自己找借口:于老师是名师唉!是特级教师唉!我又不是,我做不到很正常啊!
读《教海漫记》时,能真正的“看见”先生,看见先生对语文教学的执着与痴迷,看见先生对学生的关爱和牵挂,看见先生对教育的思考与探索,看见先生对故乡的思念和深情,看见先生对岳母的感恩……
读到《为了岳母和妻子》“真的,就是为了岳母,为了妻子,我也得干出个样儿来!”我被先生的真诚和最初最朴实的奋斗动机,打动了。
先生说,“不练就一身坐冷板凳的硬功夫,是断然成不了名师的。”“天才是巨大付出的代名词。”“成为名师的人必定是个读书人,是个肯思考、肯实践、肯总结、不怕苦的人,是个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不断地点醒我。我心中的先生,不只是名师、特级教师,更是一位身高一米六八,痴迷教育,不枉此生的活生生的前辈。虽然,先生离开我们快五年了,但留下的这些真诚的文字,依旧神采奕奕。
读这本书时,我正在准备区级教坛新星的遴选。当时在心里想:哈哈,等于免费请特级教师给我一对一辅导啦!
结果,第一轮就被刷了,虽然为了准备那十分钟的无生说课,一整夜没有合眼:优化设计、做课件、背稿子……再读先生的《教海漫记》,先生教导,“自己培养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油!
我的教师招考面试是先生“辅导”的
2011年暑假,我在何坝院租了一个单间,150元一个月。没有自来水,但是院子里有一口水井,需要用水,就自己用水桶汲水,手动往上提。单间只能放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光线很暗,白天也要点灯。因为在一楼,很潮湿,即使是盛夏,衣物两天不晒,就会生霉。所以,我早上起床后,把所有物品打包,搬到房东的平房楼顶晾晒,晚上再搬回来。
整个假期我一直在这间小屋里备考。得知自己进了面试后,家人建议我去找面试辅导班。我一打听,最便宜的也得6000元,辅导5个小时,不包过,不退费。我心一横,不报啦!自己准备。
我找的资料里,有一份是先生写给女儿的《给初为人师的女儿“支招儿”》里面有20条建议。我仔细阅读,记住了。
结果,面试时,考官问的两个问题,全是这篇文章里的。第一题,作为新老师,上课铃响了,你走进一间混乱的教室,你会怎么做?(建议1)第二题,结合自己试讲的这一课,说说自己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建议4)就这样,11年前的那个暑假,我在特级教师于永正地精准“辅导”下,高分通过教师招考面试。
先生2017年12月8日已经离开了。我没有见过先生本人,却被先生的文字领进门,感谢先生,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