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如排山倒海而来,位于暴风最中心的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终于出手了。
财政部启动临时担保计划,保证货币基金投资者本金安全。美联储向银行提供贷款,银行用贷款来购买货币基金的资产。为货币基金提供资金。这样一来,货币基金就不会因为人群大量的赎回而出现挤兑的情况。此外,美联储为商业票据市场进行担保。因为很多的货币基金持有大量商业票据,当货币基金大量赎回时,它大量赎回商业票据,从而引发商业票据市场的动荡。商业票据利率攀升,无人再愿意认购。
因此,作为最终贷款人,美联储发挥了中央银行的职责,通过不断“印钞”保持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抑制了投资人的恐慌情绪。
2008年的危机相比以往的危机,它更具有破坏性。银行因债务问题倒闭时,问题只发生在储户与银行两者之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金融体系日趋复杂,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在了市场的方方面面,从经济交易商到回购市场到货币市场基金到商业票据。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倒塌。
虽然美联储在国内通过此等手段暂时遏制了恐慌进一步蔓延,可仍远远不够。美国作为一个全球最重要的、完全开放的金融中心,已严重影响到了全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欧洲同样满目疮痍。美国与欧洲央行达成一致采取金融救助行动。
利率工具作为最常用的货币手段,在利率下调为0的时候即为该手段用尽的时刻了。美联储开始采取另一种手段——量化宽松QE。通过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和政府支持型企业抵押证券,来把大量资金注入市场。
这里也要稍微普及一点:虽然央行拥有自主印钞的权利,可印出来的钱是无法直接投入到市场的。央行将钞票印出以后,需要经过银行或者财政部的手段才能真正流入市场。于是在那场危机中,美联储通过上述的大量采购行为,才能把资金从印钞厂转移到银行和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中。随着债券被美联储大幅收买,债券市场在售的债券减少,进而推动债券收益率降低。市场上的融资成本才得以一步步降低。
金融危机此刻才得到控制。不过衰退结束并不意味着经济回到常态,而只是意味着紧缩停止。供给方面,房屋超额供应量和空置率很高;需求方面,房贷状况紧张,很多人无法获得住房抵押贷款。房价下跌,新建活动开展很少。很多领域的信贷状况吃紧。
至于这场12年前的危机到底又多大影响,最终又是在什么时刻完全解决,没有人知道。我们只能一点一点来反思和学习,为的是在将来能更好地面对可能到来的危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