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创业是个职业,是个技术活,是向着所谓目标持续坚持、不断迭代,期望不断靠近目标的过程。创意只能算是起点,平凡人群中创意分文不值,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往下推演。让创意变成可以被描述的内容吧。
介绍一个创意再往前一步的工具或方法。
一、出处
“精益画布”是“精益创业实战”作者Ash Maurya根据商业模式画布改良而来,用于帮组创业者找到产品与市场契合阶段的标准模板。
二、应用场景
有个创业点子兴奋睡不着时,如何记录下来呢;
给别人一分钟内介绍自己的项目;
团队朋友头脑风暴时,围绕的核心素材不明晰;
做竞品分析时,可以把竞品套到这个框架中分析;
当你准备面试某互联网公司时,了解该公司产品为起点;
当产品准备增加新功能时,可以用此画布工具框一下你的新功能;
... ...
三、工具要素内容
上图,自己先体会体会,看我下面解读。
四、应用实例
1、一切灵感的源泉-用户
且不论用户,客户区别,这里暂用用户描述。“目标用户”、“找准目标用户”、“以用户为中心”...不是创业者,企业家口号,而是产品、服务、企业愿景、企业战略的源头。“
亲身参与一个互联网理财创业项目,始终没有对目标用户定位清晰。”中产阶层群体“、“85-80后北上广白领”、”被P2P骗钱的投资者“等等等。一次跟搞拉投资朋友聊天,豁然开朗。他的目标用户怎么定义?“北京郊区,家里刚拆迁后,中年男性”。目标用户明确后,你的产品服务、运营营销策略才可能明确。
前几天与同事网上聊天,给我看了他做的一个打算收费的软件,我问了一句话,你的目标用户是谁?他说“技术人员”,然后我就没有然后了。
我的经验,创业初期,目标用户一定要垂直再垂直、细分再细分,多用定语少用形容词。
比如:
上地软件园内上班位置离大门走路20分钟,经常加班,吃饭打车报销的程序员。
事业起步,没时间照看孩子,老人看着还不放心,期望小孩接受好的教育80后父母。
原来在动批卖衣服,动批搬走后,有一定姿色,但没专业技能的前途未卜年轻女孩。
说说你准备让他们享受你什么服务呢?
2、最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在脑中需求与目标用户应该一起产生思考,为什么限定目标用户,一个产品能解决好一两个核心问题就很不错了。
需求最容易骗人,要说开,就太多了。这里我想说说我经历过的几个容易误解的概念。
举例:
老太太到菜市场买菜,东挑西选,又要质量,还要便宜,打折买了些快烂掉的菜。
老太太到菜市场买菜,儿媳妇怀孕了,为了宝贝孙子,找一些balabala.....。
八百年不买菜的我,去菜市场买菜,心里默念要买哪几样菜,找明码标价,大的摊位完成。
小饭店采购员到市场买菜,直接找熟悉摊位,能给回扣的熟主去了。
从上面例子中看到了什么。
土豪家小保姆,菜市场买不到好菜,好吧,以后网易严选上买不到的,再去菜市场买,要质量,不要考虑价格。
考虑一下:
在互联网领域,买菜不能称之为需求,卖菜也不能成为产品服务核心功能。现在社会发展,人类几乎很难创造出新的需求体系。
目标用户不同,同一件事情,需求痛点不同。
目标用户相同,不同场景下,需求又有差别。
最后,什么算痛点的,买不着好菜、买不着最便宜的菜。这里列的是用户的需求痛点,不是需求本身,也不是用户提出的解决方案。关于需求,先到这,以后专门写文分析。
3、独特卖点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用户已经足够成熟,被养的足够的嘴叼。把传统业务搬到互联网上这种所谓创新,已经没有半点新意了。 如:网上订饭、网上购买基金,网上挂号,网上水果等等....
产品服务的卖点、亮点尤为重要。如果通过目标用户定位,需求挖掘到了这步,找不到产品服务的卖点、亮点,赶快回去重新分析用户、研究需求去吧。
产品服务拥挤,大众创业,差异化竞争是捷径。
4、解决方案
目标用户找到,用户痛点行内朋友都认可,卖点亮点可能用户还买账,到这步,就是考验内功时候了,需要实力和创意。
2分钟内充满的汽车电池!低成本废水净化系统!解决这些问题绝对会有人追着你给你钱。这里我们主要看我们资源、技术能力、团队能力能否解决。
心思放到针对需求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创造一个场景,创造一个需求。
举些例子:
用户要一匹跑的快的马,有人去杂交造马,而福特给了用户一辆车。
明星需要炒作,就有炒作服务。
单身男女都有约的需求,有人弄了个陌陌,有人去搞个酒吧,有人高party,有人弄世纪佳缘。
解决方案是体现实力、创意、内功的阶段,可能切入目标用户细分、场景、痛点不同而已。
5、关键考核指标
作为互联网产品、数字化营销如此发达今天,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能够被考核,或者别测量。举例来说:
考核阿尔法狗阶段性成功的指标是,能赢99%的人类棋手。(两只阿尔法狗对战会怎么样?
)
考核小黄车在北京覆盖率指标是繁华区,每平方公里n辆车。
考核小黄车在上班高峰8-10点利用率考核指标是,使用率25%+(杜撰)。
考核某个产品用户认可度,7日留存率大于20%。
当然产品服务不同阶段,考核目标是发生变化的。比如百度糯米,推广期肯定在乎有多少人下载,考核指标下载量。而稳定期关注使用率,考核活跃度。需要盈利时候,可能期望提升客单价。可以根据这些指标,制定不同产品迭代和运营策略。
6、渠道
你的第一批种子用户从哪里来,怎么获取。先关注种子用户和产品的冷启动吧。种子用户很关键,主要为了验证产品,验证需求。
7、门槛优势
创造你的产品、服务壁垒。防止别人发现快速抄袭。
就我了解,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难建立,比如:我接触一个创始人,居然把与运营商合作协议的折扣高低当成核心竞争力,或者与某某官二代熟悉之类等等。 按照我的理解,你有此核心竞争力,绝不应该投入到互联网这个行当,直接搞房产、搞PPP类跟政府相关事业去。
千团大战时,胜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滴滴、快滴补贴大战时,核心竞争力是?一对共享单车竞争时,优势着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值得思考?都说互联网后半场,核心是运营渠道,我是认同的。 据说当初美团胜出,复盘美团核心竞争力是成本控制力。
8、成本分析
略
9、收益分析
互联网产品收入模型现在也比较明晰,(后续有机会再解读)大致产品类:
售卖产品或服务。 电商、婚庆。
免费使用,付费会员享受增值服务。腾讯qq,印象笔记。
免费使用,产生流量变现。 百度广告、搜狗浏览器、360等。
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