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茶游记
寻茶东山镇,融情碧螺春(下)

寻茶东山镇,融情碧螺春(下)

作者: 渣人自扰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16:56 被阅读4次

匠人,坚守,传承

      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师从碧螺春非遗传承人严介龙大师,学到很多做人做事做茶的道理。还有就是了认识严大师一家,拣茶叶烧火的阿姨和炒茶的师傅们。一切和茶有关的人真的都超级Nice~

严介龙大师

      第一次见到严大师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大师的笑容更是如同太湖上的春风那样和煦,有一种没来由的亲近感。为我们介绍和品饮碧螺春,带领我和父亲参观御封茶厂。知晓我的来意是拜师学艺之后,大师并未一口答应下来,而是让我先在厂里帮帮忙试一试。

      后来师父和我聊天的时候告诉我:“现在有太多人想要找我拜师,但是有些人并不是真正沉得下心想要学习这一门技艺,所以不想收徒弟,后来看你真的喜欢这个行业喜欢茶,就乐意教你了。”还有一句话让我记忆很深刻“你这个年纪正是积累的时候,从现在起两年你都不要想着用这个来挣钱,等你积累到足够的水平,自然就会走出一番天地。”严大师就像是洞庭碧螺春的卫道者,坚守着这个行业的纯粹,维护着碧螺春的传承。

师父教我如何挑选鲜叶 手把手教学 我的第一锅碧螺春

      严大师告诉我,他从16岁起就开始进茶厂炒茶,那个时候的工钱是5毛钱一天,一个月才15块,刚开始炒的时候,也是做的不好,能做到现在这样,也是年复一年积累出来的。确实啊,能够在一个行业里面扎根并深耕几十年,怎么能不成为行业的大师。何为工匠精神,这就是工匠精神。

果木烧火的制茶土灶

      师父从业38年,传承祖辈的技艺,发扬碧螺春茶古法的全手工炒制工艺,挖掘失传的制茶土灶,炒制的碧螺春屡获国家大奖。自费拍摄古法炒茶微电影,投放多家媒体,传播洞庭山碧螺春茶炒制技艺的精髓与奥秘。这,是一个匠人的传承。

洞庭吴红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严师父还研制出小叶功夫红茶新品种“洞庭吴红”。用碧螺春的原料,加工成独具花果香味的红茶。解决了鲜叶过剩的问题,拓展了茶叶生产周期,丰富了当地茶叶种类, 促进了东山茶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这,是一个匠人的创新。

      在这短短的十天时间里,严师父待我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很是关心。记得第一天晚上我回住处的时候,师父站在茶厂门口,一直目送我走到宾馆门口才离开。这让独自身在异乡的我有了家的感觉,暖流涌动。从师父这里,我学到的不只是制茶技艺,更多的是对于行业的坚守和作为茶人的纯粹。

      师恩难忘。

严师父(右)和斌哥(左)

      严介龙师父是传统茶人的典范,那么师父的儿子严斌就是新一代茶人的代表。斌哥主要负责茶叶的包装营销,利用新概念,做符合现代市场的包装,运营新媒体做宣传推广。第一次见到斌哥,我们两个就聊的很开心,各自都交流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而且我在东山的十来天,他就像大哥哥一样照顾我,每次看我在忙都让我去多休息。还带着我去参加了炒茶大赛,长了很多见识,斌哥也赢得了炒茶“大师”的称号。

      在内心里面,把斌哥当做我要看齐的榜样。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处理生意,都面面俱到,从容稔熟。既扎根于传统的加工,又在新时代的市场中创新发展。这都是需要我去努力学习的。

      师父的家人们都待我特别好,让我有家的感觉。师母每天都会喊我按时吃饭,让我早点休息。嫂子经常会给我零食饮料和水果。还有严庆雯小朋友,每天都找我玩游戏,给我带来很多很多的欢声笑语。真的特别特别感谢你们~

全家福 可爱的严庆雯小朋友

      除了严介龙师父一家,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厂里面的阿姨和炒茶师傅们了。厂里面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对于手上茶叶的负责。每个人都做好自己需要做的那一份工作,从挑拣烧火到炒茶出锅,保证不出任何差错,加工出符合标准的碧螺春。其实,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可能脱离于理论之外的细枝末节的东西。正是这样的点滴的细节,才保证了御封碧螺春的品质,才让茶叶真的具有灵魂。

我的师傅们~

      虽然只待了十来天的时间,但我们都留下了深厚的感情。在这里要感谢所有的工人师傅们,有你们才有绝佳品质的御封碧螺春,是你们留住了太湖湖畔的这一抹春色。还要特别感谢大光师傅,小光师傅,夏师傅还有烧火的阿姨们,谢谢你们对我炒茶技术的不断指导,我炒的茶才能够得到严大师的认可。明年我还会来!我还想再见到你们!

此行十天,转眼即逝。

此行十天,收获良多。

此行十天,不虚此行!


      采茶时节忙啊~

      我身边的同学朋友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进入了茶叶这个行业。朋友圈里面也已经被“绿色”刷屏,能够看到全国各地各种不同品类的茶叶,大开眼界。由衷的希望我们这一代,能够在前辈茶人们创造的优渥土壤中扎根,汲取营养,然后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厚积薄发,撑起一片天地。

      茶人当如此。


最后,用一首原创打油诗作为此文收尾:

洞庭东山春茶忙,

御封碧螺满庭芳。

精湛手法藏古韵,

但闻双手染茶香。

完。

                            张晨阳 于 2018.04.15

相关文章

  • 寻茶东山镇,融情碧螺春(下)

    匠人,坚守,传承 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师从碧螺春非遗传承人严介龙大师,学到很多做人做事做茶的道理。还有就是了...

  • 寻茶东山镇,融情碧螺春

    也许,茶具有神奇的魔力,把来自五湖四海的爱茶之人结上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次偶然,来到东山,驻足数十日,与碧螺春...

  • 品茶简谈──碧螺春

    碧螺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太湖西洞庭山和东洞庭山,主要产区在西山镇一带,属于典型的果农茶。 唐朝时被列为贡品,...

  • 苏州徒步寻茶碧螺春

    来苏州平江路闲逛,路边一苏州印象茶具夫妻店,丈夫坐柜台,妻子不时从后边端出看似简单可口的菜饭,吃过几次苏州小...

  • 茶·忆江南

    一缕清香从茶杯口氤氲飘散开来。 茶叫碧螺春,来自苏州太湖洞庭山。大学好友同室莹来自洞庭山西山镇,自小看着父母种茶采...

  • 为什么叫洞庭山碧螺春?——洞庭山碧螺春的发现

    洞庭碧螺春,是继虎丘茶和天池茶之后,成为苏州名茶的. 说起碧螺春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人说,因碧螺春最初产于碧螺峰而...

  • 碧螺春怎么选?

    之前写了乾隆最爱的西湖龙井, 这周来讲讲康熙最爱的洞庭碧螺春。 优质碧螺春具有哪些特征呢? 苏州洞庭碧螺春干茶条索...

  • 与"吓煞人香"的一期一会——东山陆巷古村茶调研

    吓煞人香,是碧螺春的旧称,康熙年间,皇帝品茗,但觉得茶的名称不雅,便赐予碧螺春,碧绿色螺旋样的春茶。 茶的名字是早...

  • 碧螺春辨真假,你也可以做资深茶友

    闻名于世的碧螺春产于洞庭湖,因此也叫洞庭碧螺春。因产量有限、茶香浓郁,所以价格极高,是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市场如此...

  • 碧螺春茶的传奇故事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关于茶的故事,就说说大伙都熟悉的碧螺春茶。 碧螺春是一种驰名中外的绿茶,自古就是茶中珍品,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茶东山镇,融情碧螺春(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gd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