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古诗词文艺调频中国经典古诗词
沩水?还是妫水?——闲读《随园诗话》(98)

沩水?还是妫水?——闲读《随园诗话》(98)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0-10-12 23:1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七〇】

余过大庾,邑宰袁镜伊欣然相接,自言倾想者三十年。同游了山,又亲送过梅岭。自诵《雪》诗云:“远近枝横千树玉,往来人负一身花。”赠人云:“雪调静听孤唱远,云程遥望一痕青。”本籍宣化,故有句云:“山排云朔从天下,水合桑沩入地无。”皆佳句也。镜伊名锡衡,乙酉孝廉。有勋贵过境,傔从殴伤平民,镜伊缚置狱中,取保辜限状。嗣后过者肃然。

大庾,指今江西大余县。隋开皇十年(590)改安远郡为大庾县,隶属广州总管府始兴郡,此为大余建县之始。隋开皇十六年(596)废始兴郡,大庾县亦由县改为大庾镇,复入虔州南康县。唐神龙元年(705)复名大庾县,隶属江南西道虔州。此后,除领属关系变化之外,大余建县历史不变。1957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庾县改称为大余县(因庾字生僻,推行简化,方便群众),属赣南行政公署。1999年7月成立地级赣州市,大余县属之。

袁锡衡,字镜伊。宣化万全(今张家口市万全区)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乙酉科举人, 任江西大庾县知县。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任《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校对官。

了山,是“丫山”之误。丫山,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城东10公里处,因最高峰双秀峰呈“丫”形而得名。

梅岭,山名。即大庾岭。五岭之一。在江西、广东交界处。古时岭上多植梅,故名。唐·杜甫《哭李常侍峄》诗之一:“短日行梅岭,寒山落桂林。”

宣化,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归化州为宣化州。明代,宣化为宣府镇,又称宣府镇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废宣府卫所,改置宣化府,辖一厅、三州、七县,宣化为府城所在地。2016年,撤销宣化县、宣化区,设立新的宣化区。

云朔,指古代的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区)。

桑沩,指桑干河、妫水(按:沩,当为“妫”之误。沩,音wéi,沩,水名,在湖南。而妫水则在宣化)。

傔从,音qiàn cóng,意思是侍从;仆役。《旧唐书·封常清传》:“每出军,奏傔从三十馀人。”

辜限,亦称保辜。中国古代法律中规定的确定殴伤他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危害后果的期限。期满后,据情定罪判刑。

【闲言碎语】

学习的乐趣在于掌握了新的知识,尤其是通过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实在是愉悦的体验。假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并纠正了前人的错讹之处,那种幸福感与自豪感是别人难以体会的。并不是觉得自己比前人聪明,而是避免了后人继续以讹传讹,再重复自己走过的弯路。

这条诗话吸引我的有两点,一个是大庾知县袁锡衡的本籍是宣化,我曾经在此学习两年,故对“山排云朔从天下,水合桑沩入地无”很有兴趣;再一个是想弄清“取保辜限状”的意思,这是古代司法业务知识,与我的职业有所联系。

一番仔细阅读,发现了两处讹误。一个是“同游了山”中的“了山”。因为是原文是文言文,“同游了山”,肯定不能当白话文来理解,“了山”一定是个某座山的名字。而搜索下来,没有发现有这样的山名。再看原书,确实是“了山”二字。既然袁枚在大庾县游玩,按照古代官场规定和交通工具情况,他们一定在大庾县境内。再搜索查找,果然发现在大庾县境内有“丫山”风景区。丫山,位于江西省大庾(今名大余)县城东10公里处,因最高峰双秀峰呈“丫”形而得名。据记载,丫山历史悠远,古时即以宗教活动和游览胜地闻名遐迩,南唐始建的江南名刹灵岩古寺坐落山中,张九龄、苏东坡、王明阳等名人大家都在此流连忘返,创出佳作,镌于此山。袁枚作为一代诗坛领袖,对这些历史必然熟知,前往游览胜景、凭吊古迹,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丫”字与“了”字,形状相似,估计是刻书匠误刻,而校对时未曾发现改正。

“山排云朔从天下,水合桑沩入地无”一联,出句中“云朔”自是指“云州”、“朔州”,此二州均在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之中,地域在今山西大同一带。明代,宣化是北部边防重镇,不设地方政府,只沿长城设九镇,宣府镇为九镇之一,辖四海镇至大同1300里的防御任务,是宣府镇总兵驻地和指挥中心,又称宣府镇城。因此,云朔地区亦在辖区范围之内。从山形地势上看,云朔地区多山,整个地势为西高东低,用“山排云朔从天下”描述,气势雄伟,恰如其分。

“水合桑沩入地无”,桑,指桑干河,旧作桑乾河。为永定河的上游,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上源为山西省的源子河与恢河,一般以恢河为正源,两河于朔州附近汇合后称桑干河。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与夹河村之间汇洋河(洋河在宣化境内)后,经官厅水库后,始为永定河。长506千米。 桑干河的名气很大。著名作家丁玲写过一部反映华北解放区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年出版,1949年被译成俄文,在苏联《旗帜》杂志上发表,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这是一时颇为轰动的解放区文学标杆。现在,除了专家,估计是没有人读了。桑干河,有说是因为每年夏至前后,正值桑葚成熟之时,其河水干涸,故曰“桑干”,其实这是瞎说的。夏至前后,恰是河水丰沛之时,那来干涸之说?桑干河,古为“桑乾河”。《说文解字段注》:“乾,上出也。此乾字之本义也。自有文字以後。乃用为卦名。而孔子释之曰。健也。健之义生於上出。上出为乾,下注则为湿。故乾与湿相对。俗别其音。古无是也。”由此我们可知,古代乾字并不读“干”,其本义也是不“干”的意思,只是后来为对应于“湿”才有了“干”的意思与发音。《康熙字典》中,对乾字取了两种读音。对桑干河作了如此记载:“又桑乾,河名。卽湿水。《水经注》湿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乾县南,又东过涿鹿县北,又东南出山过广阳蓟县北。”至于为何在隋唐之后改名“桑乾河”,目前没有定论。虽然有各种资料,但考证复杂,不赘述了。

关于“沩水”与“妫水”之正误问题。沩水在湖南。而妫水在河北。妫(音guī)水,古文献记载较多。《魏土地记》:“妫州有妫水,水源于城中,外城有舜井,城北有历山,山上有庙。”《旧唐书·地理志·妫州》曰:“隋涿郡之怀戎县,贞观八年改名妫州,取妫水为名。”妫州,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是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北燕州而设置,属河北道,州府在怀戎县(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保岱镇)。此地在汉代时为上谷郡的潘县(潘读去声,音判)。《涿鹿县地名资料汇编》记:“潘县故城遗址位于涿鹿县城偏南十二公里处。”潘县城中有个大泉子,名叫潘泉,东出城流入协阳关水,名妫水。现在已经干涸了。由于涿鹿县在明清时归宣化府管辖。所以,才有了“水合桑沩入地无”之说。现在查资料,一般都称“妫水河”发源于北京市延庆区城东北13公里处,横贯延庆盆地,在下屯乡大路村北入官厅水库后入永定河。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为加强军事,“徙妫州治于旧清夷军城(今官厅水库下废怀来县城)”,妫州府从今河北省涿鹿保岱徙至废怀来县城。因此,发源于延庆东北流经于废怀来县城的古清夷水也随之改名成妫水了。

文末提到的“辜限”,亦称保辜。是中国古代法律中规定的确定殴伤他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危害后果的期限。期满后,据情定罪判刑。相当于现在鉴定伤残等级的期限。始见于汉。《唐律疏议·斗讼》曰:“凡是殴人,皆立辜限。手足殴人,伤与不伤,限十日;着以他物殴伤者,限二十日;‘以刃’,刃谓金铁,无大小之限,‘及汤火伤人’,谓灼烂皮肤,限三十日;若折骨跌体及破骨,无问手足、他物,皆限五十日。”“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明清律中亦有此类规定。由于在伤害案件中,伤情在发生伤害之初是变化的,故需要等待伤情稳定之后再进行鉴定。从具体的法律规定上看,伤害越重,“辜限”的时间越长,仅此一点,就可以知道,古人立法的科学性。一部《随园诗话》,除了诗文之外,其他方面也是一座知识富矿,的确值得细细研读。

相关文章

  • 沩水?还是妫水?——闲读《随园诗话》(98)

    【原书卷十·七〇】余过大庾,邑宰袁镜伊欣然相接,自言倾想者三十年。同游了山,又亲送过梅岭。自诵《雪》诗云:“远近枝...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硬读《随园诗话》(98)

    卷三(七) 贫士诗有极妙者。如陈古渔:“雨昏陋巷灯无焰,风过贫家壁有声。”“偶闻诗累吟怀减,偏到荒年饭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沩水?还是妫水?——闲读《随园诗话》(9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hm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