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80后,从小是乖乖女,好孩子,到了职场,也依然用听话,自觉,努力的方式在职场发展,虽然不一定有多么出彩,但是不会出错。成为管理者之后,我对下属有很高的期待,希望我身上所没有的,不足的,她都能填补,比如聪明,能干,坚强,独立,有想法等等。
事与愿违,90后的下属,表面看起来是我期待的。我觉得对待90后下属,就得像对待家里的小朋友一样温柔。然而这种温柔,换来的是得寸进尺,以及背叛。
不仅对方不和你一条心,还想方设法让你成为她上升的垫脚石,你需要事无巨细的辅导,提前规划她的工作安排,来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工作,虽然你已经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她。不爽了就找隔级老板要求换经理。
我还是傻乎乎的掏心掏肺的指导建议,然而我发现,当面临真正的工作压力,工作结果交付,以及团队合作,沟通上挑战时,她又胆怯得很,战战兢兢,啥也不是。
这让我非常失望,在考核上,我给了她不达标的结果。
然而小朋友接受不了了,自我认可度极高,怎可受此屈辱。开始各种挑我的毛病,什么发现她的问题没有及时反馈和沟通了,什么给不出发展建议啦,什么不爱与人沟通了,等等。
不仅如此,又开始频繁的去找我的隔级,部门老板,部门HR,部门其他同事,诉说自己的委屈,想换经理。但是没有人觉得我有什么问题,投诉无果后,一会儿想换部门,一会儿又在不同的人面前表决心,要好好干。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她的信任一次又一次被她摧毁。根据她的表现,我觉得她的能力不适合现在的岗位,我要给她调岗,她不同意,觉得这是对她的伤害;我认为,根据她的能力,她需要重新打基础,需要严格的管理,她在表面上答应我之后,背后又搞小动作,投诉我管理太严格,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坚定我开除她的决心。
不过,对我来说,经验教训有三:
1.选人一定要想清楚,选一个自己第一眼直觉上就觉得让自己舒服的下属,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我选这个下属的时候,其实是有些犹豫的,但是当时担心岗位长期没有找到人,就会被取消,而且这个下属还是其他同事推荐的,没有想到看走眼了
2.不要投射自己的期待,压力管理是个试金石。我对下属的期望很高,但是下属却不是我投射出来的模样,如果一开始我就能客观的承认,我不了解我的下属,并且给她足够的压力来考验,也许就不是今天的局面。严格管理不是坏事,别再用80后,90后个性不同来说事,管理者就是管理,都靠个性,那就不需要管理者了。
3.不要自我怀疑。我曾经认为也许是我的能力不行,所以才带不好这样的下级。这是不切实际的目标。刚开始学管人,连识人都还没到位,就想管好这么刁钻的员工,对自己要求也太高了。
最近,也找了一位老师大吐苦水,这中间真的很难熬。有自我怀疑,有抱怨运气不好,有怨恨,内耗非常大。老师跟我说,这只是你的一个角色而已。在职场,你需要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做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对方也只是在扮演员工的角色,你把这当成一个游戏,尽力的玩好这个游戏吧,和个人通通无关。
现在回头看看过往,觉得自己真的是用力过猛,投入那么多感情,信任,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这样的下属,人家把你当朋友了吗?人家需要你这样吗?对待其他的同事也是,还是保持边界感比较好,谁不是来赚钱的呢
好在,轻舟已过万重山,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