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名师教学设计训练营 Day3
课程链接:依据网址提示课程进入学习。
完成学习任务,今日进度51%
1.观看学习约需要27分钟
同课异构08---09
2.打卡3/5(打卡要求:50字以上感想+学习笔记或课程截图)
【实操练习】
请对《用字母表示数》两堂普通课堂作简要的评课。
……………………………
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
【观后感悟】
①今天听了于老师和蒋老师的课感觉也是收货满满!于老师的课亮点设计在于:在错中找正确!通过五位同学展示不同表达方式,让全班同学通过思考判断排除错误的表达方式,从而引出正确的表达形式!让学生经历了思考—判断—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三维目标!蒋老师课的亮点在于第三个盲盒的问题设计上,她脱离一青蛙一张嘴,两个眼睛四条腿的思维固化,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让字母表示数不仅可以表示倍数关系,还多了加减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散发性思维!而散发性思维是一种很可贵的精神品质!蒋老师最后还通过希沃视频总结为什么用字母来表示数这一原因!不过两者在细节的处理上,我还是比较赞同上节俞老师的先讲用什么用字母表示数的授课顺序!先讲为什么—再讲怎么用!这样更符合逻辑思维!
②于超和蒋佳二人讲的课的内容,就是平常我们认为的同课异构的方式,也就是说同一个内容不同的老师讲授的时候采用的不同的讲课方式、教学方法。
从整体来看,他们两个也不同于俞老师的同课异构,俞老师一个人面对不同的受课群体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
再从某一节课的细节来看,于超老师开篇时让几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展示的是不同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想法有不同的授课方式,也是因材施教。蒋佳老师也是。
今天的课堂上用到了信息技术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提升课堂效果。
核心素养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允许任何学生不同声音的存在,因材施教,尊重生命的课堂,人性的课堂,社会进步下教育的需求、人格健康成长的需求。
③今天于超老师的课,我真的感觉有任景业教授的分享式教学的影子。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背后是教师对学生和教材的深入挖掘。心中有学生,才能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他们的发展为基点,进行学与思的引导,进而形成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33968/433d182334b6079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