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不合作就是不听话?

孩子不合作就是不听话?

作者: 可能主义者 | 来源:发表于2019-12-07 23:32 被阅读0次

作为老师,你是不是发现班上寡言木讷的孩子挺多的,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常常是自己一个人在背台词唱独角戏?你是不是觉得学生没有立即响应我们的要求就是不听话,就是不尊重,然后气得要命?

我们都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道理,也努力地要想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但是,在我们关心自己的学生,期望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时,却常常事与愿违——尽管我们真心实意地爱着我们的学生,却无法给予他们内心渴望的东西。这时候的我们,就如同在昏暗的房间里,用生锈的器具做手术的人。怎么办好呢?

我觉得,自学一些有关心理学有关疗愈的书籍,应该是大有禅益的——有助于我们学会察颜观色,多元地判断我们面临的状况,避免口不择言,使孩子得不到与人相处的有益的反馈。

在乔尼丝韦布《被忽视的孩子》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天,凯瑟琳和她的爸爸在沙滩上玩,玩堆房子什么,玩得很愉快。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她的妈妈说,到点了,过来,你的爸爸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他得休息,不可能整天陪你玩。过来妈妈给你读书,然后那个爸爸没有任何反应地就开始收拾那些工具,把沙子都拍掉。凯瑟琳非常失望地从那个沙坑走到妈妈这儿来听妈妈读书。

这是一个典型的情感忽视的表现——愉快的玩耍突然被硬生生地拉过来读书,凯瑟琳的情感上是缺乏回应的——没有人会在意孩子情绪的变化,没有人对她的情绪变化作出反应。这样的症状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影响——“他学到的可能是有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是自私的表现,以后,他只能把这些愿望、需求和感受埋藏在自己心底。”

读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心里一惊,孩子们的寡言木讷是不是曾经遭遇情感忽视导致的?若是,我得如何应对,才能够与学生实现共情,从而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学习,才能助其疗愈?

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而爱永无止境。真正充满爱意和关怀的老师要能及时地给学生传递出正确的信息:你遇到的问题是重要的,要学会从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对于很难服从规则的问题学生,我们要让他们在与规则和违反规则的后果的冲突中学习如何做出好的决定和如何管理他们的冲动;我们要学会对学生充满期许——我知道你努力了,但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因为,如果我们对学生没有期待了,那他们也就对自己没什么期望地混日子了;有个叫戴维林登的神经科学家指出,我们的大脑可能会沉迷一些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对成瘾者(如沉迷于网游的学生)抱有同情心。当然,我们还可以做孩子的哥们、朋友,但不能忘了他们是一个需要学习规则的孩子,我们要帮助他们管理自己的冲动行为。

坚守与每朵花的约定,按时叫醒沉睡的花儿,这将是我继续学习的一个动力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不合作就是不听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pp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