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考试(TOEFL)是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在1965年开始承办的一种针对非英语国家学生申请美国、加拿大本科与研究生学习的一种语言能力测试。目前,托福考试采取IBT(基于互联网的上机操作考试)模式。
总体来说,托福考试是一种基于学术语境的语言能力测试,这一点在听、说、读、写四个考试模块的内容安排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因此,在备考托福的过程中,大家需要特别注意如下三个要点:
了解学术表达的逻辑习惯:“若干意群(句群)服务一条内容主线”是学术表达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中,内容主线是基础与目标、意群是拓展与细化。因此,在备考阅读、听力这两个单项的过程中,考生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迅速理清内容主线与意群关系的能力。此举不仅有助于同学们提高把握要点的效率、大大降低解题时间,而且可以帮助大家提升解题的准确性(特别是文章概述题、段落概述题、关系题、指代题、推测题的解题准确性)。同时,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写作、口语这两个单项的备考。在拿到一道作文题目或口语题目时,同学们要按照“理清主线(逻辑推展脉络)+ 考虑意群(主观点用几个分观点支持;一个分观点用几个或怎样的事实支持)”这个次序准备答案。由此可见“若干意群(句群)服务一条内容主线”的学术表达概念可以帮助大家解答学术逻辑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个首要问题。
了解学术表达的用语习惯:任何一种语言都分成口头用语(普通话+ 方言)、书面用语(记叙文用语、说明文用语、自然科学论文用语、社会科学论文用语)。托福考试的内容多为书面用语中的后两类。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的用语习惯具有两个共性:用句复杂(为了确保单句表达的逻辑精准)、用词专业(为了准确表达学术观念与概念)。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托福阅读、听力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复合复杂句理解、专业单词整理这两个要点。同时,大家也要有意模仿学术情境中的用句、用词习惯,并将这些习惯逐步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与口语中去。采取这种方式,同学们就可以逐步在听读(输入)、说写(输出)之间达到一种互通平衡、融会贯通。
了解学术背景的基本知识:为了测试考生在多种学术场景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托福考试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其中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化学、商业、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门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考生都存在自己的擅长领域和薄弱领域。有的考生遇到社会科学类话题就会成绩陡增、遇到自然科学类话题就会分数大降,有的考生则反之。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积累的不均衡”。与美国横向教育(extensive education)强调培养多重思维人才(talents of versatility)这一原则不同,中国专项教育(intensive education)往往强调培养专业思维人才(talents of expertise)。这种差异无形中造成了一个尴尬的现实:中国学生不适应美国教育的复合内容考察体系。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依靠两个方法:
短期(冲刺)方法:同学们需要在短时间内(不少于两个月)以TPO、巴郎、开普兰、三角洲四套托福真题为基础加大每日阅读与听力量,以期在短时间内对托福的考察场景形成全景型认识。
长期(积累)方法:同学们可以在长时间内(至少一年)养成托福真题配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读者文摘、经济学人的方式每天进行一篇文章的精读,并做词汇、句式、理论(定义)笔记。
托福考试虽难,但只要遵循科学的备考方法,同学们获得100乃至110分以上的成绩也是指日可待。
祝大家早日向托福SAY GOODBYE。
2017年3月1日
马良
于大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