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
德才兼备还是唯才是举?

德才兼备还是唯才是举?

作者: 木头170315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17:01 被阅读0次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困惑是:用人是要德才兼备还是唯才是举?毋庸置疑,任何一位老板都喜欢德才兼备的员工。可是,在实际中,德才兼备的人少之又少,对于发展稳定的大企业来说,人才可以筛选,但是在发展中的中小型企业,能网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实属不易。那么,在用人过程中,是不是只能唯才是举,不顾品德呢?这个观点估计很难得到大家认同。很多人会说,能力再大,品德不行,对企业的伤害更大。事实也可能会这样,不过笔者认为,对优秀的人才,如何通过制度设计不给其犯错的机会,这是我们的方向。

在与同行交流中,说面试招聘中,我们最注重的是品德,一个人能力再强,品德不行,我们不敢用。然而,过分的重视品德,可能会带来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招聘到的人,是个老好人,有德无才,对企业的绩效不能起贡献;二是,在人才使用中,会出现求全责备,只要出现一点道德问题,人才就可能被打入冷宫;三是,会出现虚伪的道德,很多人可能使用欺骗的手段点缀自己的道德高尚,弄不好,企业里会出现道德的“浮夸风”。

我们回归到企业的本质来讨论这个问题。任何一个企业,最终的目标一定是要持续的盈利,实现盈利,就需要每一位员工都能持续的创造绩效。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使用人方面一定是能力优先,也就是我们需要唯才是举,但是又要确保企业的利益不会受到能力强的员工因为品德问题的伤害。因此,关于德与才,笔者认为应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首先,在招聘,我们应该注重的是才,也就是唯才是举。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我们过于注重人员的品德操守,导致与不少优秀人才失之交臂。笔者认为,企业是靠利润来生存,脱离绩效谈管理都是耍流氓,任何员工如果不能创造出价值就不应该被录用。特别是在中小型发展企业,更应该注重人才的能力是否与岗位想匹配。

其次,对于德,我们应该通过制度和流程,不给品德有缺陷之人以犯错的机会。人无完人,是人都会犯错,对于小瑕疵,我们可以装糊涂,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给人犯错的机会,这就考验我们管理者的智慧,考验我们的管理能力。

再次,在开拓性岗位,我们要注重才,在稳定性岗位,我们要注重德。开疆拓土,我们需要用枭雄,纵观历史,凡是枭雄总有不足。我们不能因为一点不足而不去发挥枭雄的长处,因为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在特定的条件下,用枭雄其利是大于弊。在稳定性岗位上,我们要注重德,德在才先。

    总结起来,关于德与才,我们需要用“才”去创造绩效,用“德”去维持稳定。是唯才是举,还是德才兼备,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岗位的性质,考虑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唯才是举,兼顾道德底线,同时在发挥人才的能力同时,不给人才犯错的机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关文章

  • 德才兼备还是唯才是举?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困惑是:用人是要德才兼备还是唯才是举?毋庸置疑,任何一位老板都喜欢德才兼备的员工。...

  • 以道德之名消灭你

    读历史的时候,总能看见这样一句话:“乱世,唯才是举;治世,德才兼备”。起初总是疑惑,无论何时何地,具体的才能无论是...

  • 132讲听课笔记

    132“唯才是举”的得与失 主讲:姜鹏 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曹操唯才是举政策的得与失。那么唯才是举,它是不是像...

  • 唯才是举

    世上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用人的人不能正确使用。选人用人的正确程序应该是,正确地考察、准确地评价一个人,进而对使用这...

  • 131讲·听课笔记

    131讲曹操为什么要提“唯才是举” 主讲:姜鹏 曹操之所以提出唯才是举,针对的就是东汉后期的那种选拔制度,它...

  • 事有对错, 人无善恶。 唯才是举, 功成于做。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见贤思齐 注释: 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 释文: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原文: 《论语·里仁...

  • 曹操的“唯才是举”

    三国还挺有意思,看现在的俄乌战争又使我想起了三国时的纷争。 今天听姜鹏教授讲曹操的的人才论,发现在人才选用方面,我...

  • 漫谈十二字人才培养"套路"

    在很多人看来,中山大学要搞"德才兼备",是再正常不过了,哪一所大学不搞"德才兼备"?进一步说,搞"德才兼备"的大学...

  • 《论语》中的成语(中)

    1.见贤思齐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自】:《论语·里仁》:“见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才兼备还是唯才是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xn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