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自我感觉苦难不如意的生活,许多人后悔当初。后悔当初没有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甚至会抱怨父母当初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好好学习,抱怨父母当初没有给自己讲清讲懂学习的重要性。
我相信,除了受经济制约的家长外,更多的家长在孩子的学习阶段从来都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至于当初家长是不是能讲懂讲清学习的重要性,我倒是认为多数家长讲不清讲不透,或者讲透了你也听不进去听不懂。(其实讲透很难)
抱怨已经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你现在为人父母,懂了学习的重要性,不让你现在的不如意在孩子的未来重现。
当初好好学习还是不好好学习更多是你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取决于你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当然,这种认知的形成与诸多因素有关,譬如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教育方式、所处生活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等等。
围绕主题谈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感受:在由家长和孩子构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当孩子逐渐长大懂的道理越多的时候,家长的幸福感越强!有研究证明,当一个人的幸福感很强的时候,意味着身体的免疫系统功能越强大。
因为:懂道理=会选择=方向对,所以:选择(方向)很重要
反思和总结我们每个人曾经走过的路,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最大的归因之一是当初的选择。
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选择(方向)比坚持更重要的观念在当今社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懂道理是一种理论认知,是会选择的前提,方向对则是成功的前提。
许多人把人生路上的选择比喻为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十字路口是一个太简略的比喻,表达太不够精准。十字路口,无论是本意还是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事实上复杂上百倍,是无数个方向。
假设把现在所处的路口当作起点原点,那需要选择的路是以此原点出发的射线。之所以说是射线,一是想说多,大家知道因为围绕一个点有无数条射线。二是说这些射线越到远方,间距也越大,差别越大。而每一条射线之间的关系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来比喻毫不为过。
或许有人会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没错,问题是每条通向罗马的道路各不相同,有的是一路坦途,有的崎岖不平,更有的是险象环生。
只有你是一名冒险家的时候,会选择险象环生的那条。而且,本文的选择是把经济的因素假设为允许,而现实社会中,许多人根本没有或不具备选择的条件。
选择到底有多难?
趋利避害是最简单的选择策略,但事实上,要想全面客观分析利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感受:即使各方面非常优秀的人,独自面对复杂环境和问题的时候,选择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为什么?这里说的选择不是面对生活常识问题的选择,而是结构不良问题,是共同决策也会存在瑕疵的问题,是关系到今后人生发展路径的问题,是需要专业知识才能丰富社会经验做支撑才能决策的问题。
比如高考报志愿的问题。将来孩子学习什么专业,这个专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不要说孩子不知道,即使家长不在其领域行业,大部分也不知道。
观点一 孩子不具备选择能力之前,帮助孩子选择是家长的责任。
选择需要对未来的走势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当孩子不具备这种能力的时候,选择就是家长的责任。从这个角度说,家长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片面理解“尊重孩子的选择”弊大于利。所谓“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当孩子具备选择的能力的时候。自己的孩子根本就不具备选择的能力,却要孩子自己选择,纯粹是扯淡。所有家长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和经历。孩子小的时候,即使面对危险也会奋勇向前,家长会及时出手阻止。当问及家长为什么的时候,家长都会说孩子还小,不懂道理。比如说,孩子会伸手触摸发烫的盘碗,家长一定会阻止。再有,某孩子步入社会之后,不安于现状,向父母拿钱做生意,父母没有考虑到娇生惯养的孩子根本不具备做生意的能力,而是说尊重孩子的选择,一股脑儿借钱投入,最后赔进去积蓄不说,还借了一屁股外债。尊重孩子的选择,需要家长对“选择”把关,要和孩子一起讨论辨别选择对还是错。过早的撒手放任,弊大于利、害大于益。
不要认为年龄和选择的能力是正相关。一个人的年龄大小和作出正确选择判断不是一点关联度没有,但不是绝对的正相关。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只是具备了对一般生活常识选择判断的能力。“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虽然讲的是关于人的志向问题,但和人是否具备选择能力的道理是相通的。
所处环境不同,不要老拿外国孩子的故事说事。18世纪20年代,在法国朗格尔天主教耶稣会中学,有一个学生常常以出色的回答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他以优异的成绩使他的父母对他充满了期望。和所有天下的父母亲一样,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但是有一天,这个中学生忽然对他父亲说,他不想上学了。父亲没有责备儿子,只是看了儿子一眼,平静地说:"那好,到工场去吧,以后就当个制刀匠。"此后这个中学生离开了校园,到父亲的工场里成为一名工人。可是他接连5天为制作一把柳叶刀忙得团团转,还是毫无结果。父亲一声不吭。中学生糟蹋了材料,损坏了工具。但是父亲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第5天快过去了,父亲同样心平气和地问道:"怎么,干不了吧?"这个中学生一言不发。第二天清早他收拾好自己的课本,急冲冲地上学校去了。 后来这个中学生成为法国18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唯物论和文艺理论方面大大超过了他同时代的思想家。这显然是家长尊重孩子选择的一个故事,或许会成为某些持“尊重孩子选择论”家长的说辞。但我想说的是这种选择是有一些列背景做支撑。比如西方文化、制度、社会等层面的东西。
不赞成此观点的会说,家长不放手,何时孩子才会独立做选择。我想说其中道理就和当初孩子蹒跚学步时你何时放手的道理一样样。况且,如果你认可你和孩子是命运共同体的观点,那就不存在放手不放手的问题,而是共同决策的问题。
观点二 不是每一个家长都具备给孩子讲透道理的能力
许多家长根本就没有为作出决策提供支撑的社会行为体验或者实践。有的家长即使有但没有深度思考和总结,同样讲不出来。家长要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诸多条件的支撑,这个要求对家长来说似乎太苛刻。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孩子问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学呢?”大儿子上学不久问我。说:儿子,你知道吧?一颗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十年的树可以做檩(lǐn)条。二十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如果上6年学,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如果上9年学,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上12年学,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知道了吗?大儿子:知道了。不得不说,用孩子能听懂的故事去给孩子讲道理是一门艺术。
观点三 尝试通过建立有孩子参与的沟通决策机制弥补讲道理能力的不足。
当今社会,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重大的决策集体决定是一直提倡的。政府层面的重大决策有各级常委会决定,现代企业的重大决策要由董事会决定。毫无疑问,集体决策可以充分汇聚每个人的智慧。教育孩子是家庭的重大问题,需要家庭成员集体决策。
家庭建立的这种决策机制可以保证在孩子面临各种选择的时候,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探讨沟通,以共同决策下一步行动的方向,尽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机制不仅是当下有必要,更重要的是孩子长大以后更有意义。家长今天的专横无疑为孩子以后的反转和逆袭埋下种子。“我是老子,你是儿子”的封建家长制已经一去不复返。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越是贫穷的家庭,越倾向于教育子女服从权威,但可以蔑视规则;而成功的家庭恰恰相反,他们更倾向于教育子女服从规则,但应该蔑视权威。斯坦福大学从事贫穷和教育不平等研究的教授肖恩·F·里尔登(Sean F. Reardon)指出:“早期童年经历会对儿童在社会、情感和认知方面的长期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由于这些因素会影响教育的成功,进而影响以后的收入,因此早期童年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
关于良好的沟通机制,犹太人的做法值得借鉴。我从韩国著名学者全声洙编写的《犹太式教养》中得知,犹太人有“安息日家庭聚会”的生活习惯。餐桌上全家人开心地吃饭交谈。这样的一个仪式感很强的场合,起到了建立沟通机制的作用。这也就是许多文章提到的“家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回家陪孩子”观点背后的道理。这个“陪”不是一般理解的字面意思,不是简单的陪同陪护,不是同处于一个空间就叫“陪”。是建立一个家庭成员交流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机制。机制的意思就是让家长和孩子到那个时间就自然想到,到了交流的时间,大家可以彼此互相交流,充分构建父母和孩子之间稳定和谐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