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P68-告别吼叫-06课-影响孩子行为的第一要素-身份

P68-告别吼叫-06课-影响孩子行为的第一要素-身份

作者: Veronique228薇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2-20 12:34 被阅读0次

06-影响孩子行为的第一要素-身份

什么叫身份?

案例1、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飞的母亲在他身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而这四个字让岳飞从小明白自己人生的使命和责任是什么,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了报效父母,也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是为了精忠报国。岳母刺字核心是给岳飞一个正明确的归属的身份。

案例2、再看另外一种社会现象:假如作为一个员工,你会发现他容易迟到,容易指责,容易报怨,最关心什么时候放假,什么时候工资有没有少发。而他做老板的时候,他就会兢兢业业,天天睡在办公室。不是员工道德水平、或者职业操守变好了,而是员工身份转变了。

影响人的行为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身份

       人一辈子都会为了实现美好的身份而追求而努力,就向马思洛需求理论一样,我们都活在这个身份的印象当中,当生存生理需求满足之后,人会追求更高的精神,思想层面的追求、或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追求价值实现的背后,就是身份的归位。

       为什么有的人有钱后,要买奔驰、买宝马,住豪宅,买名牌、买奢侈品。。。。都是通过外在的物质来证明内在的价值,和渴望别人的认同的身份感、独特感、差异感、特殊感,骄傲感,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和别人不一样。通过外在的证明、渴望爱和得到别人的认同,背后还是在证明自己。

有句话:明不正言不顺,当身份被丢失,被否定、被排斥、被抛弃、被打压的时候,他的自我也就迷失或者消失了。他接下来就会去寻找自我。

当一个人没有自我的时候,就是寻找自我。寻找自我的表现:

1)不断的证明自己,如女强人,都是在证明自己

2)讨好别人,如女性在两性关系中,过渡付出;还有的人在人际关系中,不敢说不,不太敢拒绝别人,老好人;这都是潜意识讨好别人。讨好的背后就是恐惧和失去;

3)对抗。孩子的叛逆的背后也是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来自于身份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活出自我的本质就是身份的回归。一个人的自我缺失或者丢失,是从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和父母的成长过程当中,被父母教育的过程当,就已经形成和开始了。对于主体而言,身份就是一种自我认知。个人对自我认知都一样。我们每个人对自我认知主要来源于从小的时候,生命当中那个最重要的人对我们的评价、对我们的定义,就是指我们的父母。一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他父母对孩子人的定义,决定了我们内在的自我认知。负面消极的评价、定义,消极的对孩子的评价,导致孩子低的自我认知,或者低的自我价值感,或者消极的自我认知,消极的自我价值感。价值感低的孩子一定有低价值感的行为。以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中,70%以上的青少年,都被自己的父母进行了错误的对待。当然这种错误对待虐待,指的就是精神层面、语言层面的暴力:

如: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蠢,你还不如去死,我就不应该把你生下来,等等。。。

父母常见的错误评价孩子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用消极负面的错误的结果,对孩子的人进行连接,如:你长大了连媳妇都讨不到、你以后没人喜欢你、未来你怎么可能有出息呢、以后你怎么可能考上清华呢,门都没有。。。。。把孩子未来可能出现的预设的消极的结果,与孩子这个人进行连接;

2)把消极的道德行为表现与孩子进行连接,如:你怎么这么不孝顺,没良心,你就是个白眼狠,你怎么就不懂感恩呢。。。等等;

3)把负面的特质与孩子进行连接,这些特质往往又是从客观层面很难改变的。如:你怎么这么笨啊,你智商怎么这么低啊,你情商怎么这么低啊,你怎么这么磨蹭啊、悟性差啊、记不住啊。。。。某些从外界无法改变的客观的特质与孩子连接,孩子一辈子就无法在这些方面表现优秀了。

4)把孩子的坏行为与孩子进行连接,如:你就知道欺负弟弟,你就知道玩游戏,你除了玩游戏还会干什么,你就知道花钱,你就知道买东西,你还会干什么 。。。等等。当你这样定义孩子,孩子的行为永远逃脱不了了。

       再次强调,孩子有什么样的身份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当你给孩子定义完身份,孩子的行为就被固化了。不管你通过未来错误的结果,消极的道德行为,或者负面的特质,或者坏的行为来进行连接,那么孩子的行为就进语言的引导。所以,孩子不是你口中的孩子,但他会变成你口中的孩子。但一个人内在有坚定不移的自我认知的时候,他的行为一定会受到自我认知的影响。如果错误的认知就会有负面的影响,如果是下面的认知就会有下面积极的影响。而这种坚定不移的影响来自于父母不断的催眠确认。因为你是孩子最亲近最依赖的人,你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坚实的精神支柱,你是他的依赖、你是他的寄托、也是他的自我认知内在世界精神建立的来源。所以父母对孩子恶毒的、负面的、指责的话,都会变成对孩子人生的诅咒。而这些诅咒很难消除的,你怎么骂孩子,你怎么定义孩子,孩子未来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孩子可以不在乎全世界任何一个人,但他没有办法不在乎他的父母。父母给了他生命,他一生必须完全对父母的忠诚和跟随。因为你是他的根,如果他不把你的预言变成事实,他就没办法面前潜意识背叛父母的愧疚感,包括我们自己今天有很多不满意,因为我们也活在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定义中,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命运就是证明父母说的话是对等的过程,命运就是忠诚和不陪伴父母的过程,命运就是把父母的语言变成事实的过程。

当你赋予孩子某种生命的时候,并且深入孩子潜意识的时候,他一辈子都脱离不鸟身份对他的影响。

笑话:猴子在争夺母猴子竞争中失败,垂头丧气,不想活了。上帝看它楚楚可怜,就跟它说:可怜的猴子啊,你在猴王争霸赛中被打败,我要把你点化成人。上帝问它,你成为人之后,第一件事情想干什么?

          猴子回答:我要打死现在的猴王,夺回王位,所有的母猴不都归我了吗?

可怜的猴子,思维定式决定了悲哀。有些人你可以给他更高级的身体、更高级的职位,却给不鸟他更高级的思想。而这背后的所有的行为和选择,都来自于我们对自己身份的定位。而身份定位就来自于父母对我们的定位。当一个孩子有了负面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义,一辈子都在证明这种自我认知是对的。恶性循环的命运怪圈。

我们现在的所有负面的定义,负面的评价,都是过往成长中被定义出来的。如果要走出来,就要跟过往分离。如8大分享中,母婴的分享。

那如何正确的给孩子身份定义呢?

直接定义孩子是个什么什么样的积极正面的人。

方法如下:

1)横向确认。把孩子所有跟身份相关的正面的词语与孩子积极正面的行为连接,你是一个好孩子、好儿子、好孙子、上进的学生、勇敢的男生、诚实的孩子。。。。。。人永远没有问题,确认孩子的过程当中,把人跟错误的结果、错误的行为、以及错误的选择、坏的道德行为全部分开。即使当下孩子做的事是错的,那也只是这个事错了,当下的行为也是错的,即使犯了错误等等,那也只是当下这个事情没有做好,跟人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即使行为错了,对他这个人要正确定义。如: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在这件事情对妈妈谎话;你是一个有素质的人,只是这一次没有跟XX叔叔打招呼,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你有什么苦衷难言之隐吗,什么原因吗;人永远没有问题!!!

2)家庭属性确认。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属性,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你生的,于是认为孩子是你的,总把孩子叫成你的宝贝、你的乖乖、叫小名。。。等等。你觉得这个孩子活在妈妈的私有财产当中,怎么可能会有好的结果。还有的家长会无知的问孩子:我跟你爸爸你更喜欢谁啊,以后娶她媳妇会不会忘了娘啊,妈对你好不好啊,你以后准备怎么孝顺我啊。。。。这些都会把孩子一生引导到回报妈妈、或者活在母婴世界里出不来, 这个孩子一辈子永远干不鸟大事。这样的结果会让孩子变成非常的狭隘、非常的自私、永远活在母婴关系、家庭关系当中出不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恋母情节、啃老、妈宝男,孩子长不大,男人没有责任感、承担、没有抱负心、没有事业心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一个男人没有长大的标致之一。儿子跟妈妈没有分开,儿子心里觉得归属于妈妈,妈妈也觉得孩子归属于自己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所以,在家庭当中,建议称呼孩子大名,少干涉孩子的事情,让孩子有独立的空间,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允许孩子有隐私空间,让他在成长过程当中建立起独立的健康的完整的自我。不要老去侵犯他,侵犯他的主权、隐私空间,这是多么糟糕的教育。异性父母保持好跟孩子的分离。三岁分床、五六岁分房,关于具体的分离,要不就听线下课程,要不就听《正确的性教育》课程。

3)社会属性的确认。从小培养孩子远大抱负,利他的格局,民族情节,家国情怀。自古以来,好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四海为家、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等等一系列说法,都属于社会属性。如开始讲的岳母刺字,就是社会属性。中孝两难全,其实讲的就是社会属性。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想让孩子有远大抱负远大理想,一定要记住,他一定要从家庭属性当中解放出来,让他更多的回归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大于家庭属性,孩子才会有担当。一个孩子具备了这样的社会属性,或者赋予了他是这种社会属性,这个孩子未来才可能成为真正站在社会角度、民族角度,有家国情怀、能站在国家高度和角度好好看待问题,有担当的孩子。他才会在国家民族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成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骄傲。所以,一个孩子伟大的梦想不是激发出来的,而是定义身份后的必然产物。梦想是动态的,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社会的需求而变化的。一个8岁10岁的孩子,是没有能力去判断自己未来做什么 的。但我们归属孩子的身份,让孩子明白我做每件事情的动机是什么,那这个孩子永远都为成为国家的栋梁。为什么说孩子是天之骄子,这是明白世间万物真相和规律后的本来的身份回归。只有这种伟大身份回归之后,这个孩子才有民族家国情怀伟大的格局利他使命,才会有国家民族的高度。

4)性别属性的确认。决定了孩子一生幸福不幸福。一个男孩必须回归男孩,一个女孩必须回归女孩。一个男孩自信来自于对自己性别的接纳,一个女子自信来自于对自己性别的从容,性别的接纳。一个孩子任何一个人,对自己性别的接纳和骄傲感,认同感 ,才会从骨子里蹦发出那种自信心。黄导经常说一句话:你要否定一个人,直接否定他的性别根上直接把孩子的自信价值感给灭掉了。所以,家庭教育中不要说男孩不像男孩,女孩不像女孩。

        表现一:取名字。给男孩取个女孩名字,给女孩取个男孩名字。你想想看,你个男孩名字叫马翠花,女孩名字叫张刚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人生怎么可能会幸福呢。性格性别被变异了。一个女孩被父母投射出对男孩的期待,特别是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想生更多的男孩,结果一胎二胎三胎。。。都是女孩,于是把生男孩的期望和情愫都投射到已出生的女孩身上。给女孩取的名字叫张胜男、张招弟、张有弟。。。你发现这个女孩一生都带着父母对男孩期待的投射,一生潜意识都在跟男人竞争,要不证明在男人面前坚强,要不在男人面前跪舔,要不让自己变成男人,为了获得父母的爱和认同。

        表现二:穿衣服。父母让男孩穿女孩衣服,女孩穿男孩的衣服。这个性别归属很重要,连衣服颜色都不要弄错。如果一个5岁男孩穿着妹妹或者姐姐的裙子,然后再摇摆摇摆,不就是引导孩子向往异性了吗?

        表现三:上厕所。不要带男孩上女厕所,也不要带女孩上男厕所。性别归属认知就会混乱就会异化。

        表现四:父母言语上的引导。很多妈妈对孩子说:不许哭,再哭就不是男孩啦,不英雄啦,男孩不哭的。。。一个女孩子怎么这粗鲁,能不能斯文点。。。这都是潜意识把孩子与异性划上等号。导致孩子会讨厌自己本来的性别,或者向往异性的性别,或者是自己对本身的性别不接纳不认可。要强调孩子性别属性,男孩就要说你是什么什么样的男孩,女孩子就说你是什么什么样的女孩。把男孩子相关的好的特质与男孩挂钩,把女性好的词语特质与女孩挂钩。这个孩子才会在骨子里对性别的认知。就算你想生个男孩,也不要把这种情愫投射到已出生的女孩身上,她是无辜的嘛,大不鸟你交点罚款再多生一个。

5)生命来源的确认。很多孩子会问家长“妈妈我是怎么来的?”这句话孩子都会问。哲学世界会研究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中国教育领域,没有一个人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的。教育学是一个哲学,教育家是思想家,思想家首先是哲学家。单纯的去研究心理学的技术很难成为一流的教育大师。教育家先是一个哲学家,所以孩子一定会问你一个问题“妈妈我是怎么来的?”你会发现孩子从小就开始研究哲学了,研究生命的起源了,研究自然规律的问题了,但我们家长不懂啊,

      表现一:孩子问“我是谁”,家长一般回答:“你怎么这么笨,你是我的乖乖、你是我的宝贝。。。”把孩子身份搞没了

      表现二:孩子问“我从哪里来的”,家长一般回答:“你是从垃圾桶捡来的、你是充话费送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没有正面回答,孩子在大街上见到垃圾桶,就抱着垃圾桶又摇又晃喊着“妈妈你怎么在这里”,为什么呢?因为你说他是从垃圾桶里蹦出来的嘛。

      表现三:“我要到哪里去”。家长经常用负责消极的预设孩子:你这样以后长大了怎么会有出息,媳妇都取不到。这一下子把“到哪里去”搞没了。

这孩子一生怎么可能有出息呢。黄导经常说:“孩子不是你口中的孩子,但他一定会成为你口中的孩子。当你胡言乱语,胡说八道,把孩子这三句话的方向全部都引导偏了,不要乱开玩笑敷衍孩子。这样会给孩子内心潜意识觉得我是没人要、没爹没娘、被人抛弃的孩子,或者他会把自己对等于石头、垃圾这样的价值感,这个一生他就没有安全感。”

当孩子问“从哪里来的”时,可以形象的比喻去说明,也可以借助动物、植物生长规律去说明,花开花落,春夏秋冬,也可以借助宇宙万物、自然规律去说明。具体话术可参考《正确的性教育》那堂课。

当一个人,无论小孩子大人置身于某个角色的时候,他会执着于这个角色份内的事情。本来应该这样的事情,角色一改变,不这样不行。或者我必须另外一样才行。这就给人带来很大的行为的转移,行为的改变。为了让别人认可自己当下所担当的角色。有的时候人会超载过去某些原则和价值观,于是又变成一种新的人格,新的一种行为。

案例:

A、四世同堂里的齐家长孙在抗日战争即将暴发之前,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他有一颗强烈的为国捐躯的行为。但他是齐家长孙,祖传的长孙家训就是:在乱世中,一定要成全一家老小的安危,保住一家之安宁。在这种压力之下,他不得不在价值观出一些妥协,于是原来有主见有魅力的性格,就体现出优柔寡断的第二面性格。

B、同样有个小品《警察与小偷》,陈佩思主演。这里面的人心人性耐人寻味。小偷为了跟同伙望风,穿了警察的衣服,扮演假警察角色。正好遇到真警察路过,刚开始真的不知道假的是假的,于是在一系列的互动和警察角色的体验当中,假警察的小偷体会到了,警察在做一个好人、指挥过马路挺好的。小偷体会到做警察的价值,在角色不知道不觉中,他忘记自己是小偷放风放哨的,于是他就扮演成真警察了,还帮真警察抓住了自己的同伙小偷。虽然是一个娱乐小品,但也揭示了角色的力量。

       改变角色,改变对孩子的错误定义,改变对孩子身份的定义,就能快速的引导孩子的行为。针对一个人对地位身份的追求,有的人通过数字财富表现出来,有的通过消费炫耀的行为表现出来,有人的通过奢靡的生活告诉别人我是与众不同的人,其实这背后都在证明自己的身份。所以从哲学层面讲,身份是外在显现出来的,他内在又是心灵的灵魂的,精神世界的。一个人内在精神层面有什么样的追求什么样的定义有什么样的身份,身份的归属,决定了外在的某些行为。很多人外在的行为是为了证明自己,很多人外在的行为是为了证明自己伟大的灵魂,不需要证明的存在,这才是身份的价值感的回归。有的人拥有巨额财富但内心是孤独的,灵魂是无价值的。

        一个人外在身份的追求只是内在心灵的匮乏,那不解决他内心灵魂精神的认知,那这个行为问题永远没办法解决。虽然身份可以改变孩子的行为,但我们给孩子赋予身份,是发自内心对孩子的认同,并且是发自内心对孩子的接纳。

        教育孩子不是方法而是心法,认同孩子给孩子定义身份,是发自内心对孩子的认同,不是带着改变孩子的目的,孩子才会骨子里蹦发出那种被接纳后的自信和坦然,那份勇敢和无惧。

        当一个孩子无条件被父母接纳和认同定义之后,孩子才会从骨子里蹦发出那份被接纳后的自信和坦然,勇敢和无惧,那么他长大后外在的行为就不需要通过证明自己的身份特殊来满足自己的价值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68-告别吼叫-06课-影响孩子行为的第一要素-身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dq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