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最后一章还是放弃了阅读这个思想巨人的作品。。据说尼采写完第四部《查拉图斯拉特的诱惑—中间剧》就疯掉了。对于尼采的崇拜来自于《当尼采哭泣》这本心理分析的经典作品,书中有很多精彩的哲思辩论,当时只觉得晦涩,只记下了——尼采是一个孤独的天才,他陷入了自我的辩论而逐渐失去理智。
读罢本书之后,渐渐同意了尼采逐渐失去自我的意义。因为“人之所以伟大,乃在于他是桥梁而不是目的,人之所以可爱,乃在于他是过渡和没落。”这句话也是本书最重要的观点“人应该是某种被超越的东西。”我浅显的理解就是,人必须不断地拆分自我,使一些破旧的观念分崩离析,这样才可以成为桥梁。尼采说:“人必须是要被克服的东西:因此你当爱你的道德—因为你将因道德而毁灭”。所以尼采的“疯掉”只是彻底抛弃了循于常规的外壳而已。
孤独的人是自由的。因为“有那样一种人,他有自由的精神和自由的心情:因此他的头脑只不过是他心情的脏腑,而他的心情却驱使他没落。”理智和情感是我们人生的掌舵人,尼采提倡绝对理性而拒绝情绪的引导。
一句十分犀利的话“偶尔吸一点点毒:可使人做舒服的梦。最后,吸大量的毒,可导致舒服的死亡。”直觉像是在描述普通群众的日常状态,尼采还对世界有消极的论断—“这个世界,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一个永远矛盾的映像和不完美的映像—对于它的不完美的创造者,乃是一种陶醉似的快乐。”
但是尼采提倡“上帝已死”,从大量的嘲讽和譬喻来讽刺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义和制度。拒绝虚无主义和提倡顽强使自己的生命蓬勃发展。“我们被看不见的手极其厉害地弄弯和折磨。”这是指我们被一些无端的道德约束着,“它越是想往高处和亮处开上去,它的根就越发强有力地拼命往地里,伸向下面,伸进黑暗里,伸进深处,伸进罪恶。”
对于女性和男性的本质也洞察得使人脸红——“在女性的内心里,有一个奴隶者和专制者藏身得太久。因此,女性还没有能力交友,她只知道爱情。”这个论断让我想起张爱玲在《流言》中的文字——“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得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都讽刺了女性没有除了爱情之外的自我追求,现代社会仍然充斥着“工作好不如嫁得好”等单一化女性人生价值的论断。关于男人的论断——“真正的男人想要的有两样:危险和游戏。因此他想要女人,作为最危险的游戏。”
思想巨人从来超前人类,十七世纪的尼采主张试婚。并且有大胆的观点——“婚姻破裂还胜于委曲求全的婚姻!一位妇女对我如是说:我确实是背叛了婚姻,可是,最初是婚姻背叛了我。”所以尼采为避免这种悲剧,主张婚前试婚,尽管这个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些许争议。
书末的文字渐渐使我觉得陌生,也许尼采也懒得让世人理解了。就像他所说的:“一道长长的暮光,在我面前一瘸一拐地走开,这是一种黑的要命,醉的要死的悲伤,它打着哈欠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