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帮妈妈们聚到一起,孩子们也玩的很开心,大家都感慨这样的聚会应该多点,毕竟可以暂时从一个人带孩子的过程中解放出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位妈妈一直很无奈,孩子不是抢玩具,就是表示要打人不跟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这让妈妈不得不一直跟着帮忙解决问题。
时不时还跟我们表示无奈,孩子就是有些自私而霸道,且不说这过程孩子的情绪管理和人际沟通能力,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孩子抢玩具的话题!
有时候,大人们喜欢说这类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并告诉孩子要学会分享,也会对抢玩具的孩子加以“小霸王”的称号。
实际上,家长要明白,这并非自私,也不是霸道,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再自然不过的正常现象。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三山实验,在桌上放置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让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结果发现学龄前的儿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
三山实验证明了一个观点: 学龄前的孩子还不具备从他人的角度来理解事物的能力——也就是换位思考。
举个例子:你是否在孩子两岁多的时候玩过这样的游戏,躲猫猫,有时候孩子只是遮住了自己的眼睛,就以为你是看不见的,愉快的玩了起来。
而这一阶段的儿童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只关注自己的需要,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不是霸道自私,而是他们心理上意识不到这是不合理的行为。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适当给以孩子引导。
所以当你看到宝宝抢玩具,不喜欢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零食时,引导比斥责或一味的宠溺更重要。
那如何引导呢?
首先,学龄前的孩子可以做情绪管理的学习,让孩子识别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进而逐步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行为。
其次,在人际沟通方面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靠哭闹和打架。
两三岁的孩子占有欲强,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占有东西来体验「我」的存在。所以最后家长还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东西可以不分享,但不是自己的东西也不要拿。
平时可以让孩子多和其他小伙伴接触,参与团体活动,让孩子去接触更多小朋友,在与孩子们玩耍中磨合,从而懂得合作,从相处中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难免遇到磕磕碰碰,但能帮助孩子建立完善的人格,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