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次与资深流浪者聊起西藏,还是在山西大同的青旅,很幸运遇到了《Lonely Planet》的一位作者丁海笑。A了一餐晚饭,夜幕的古城街道上我问:“西藏怎么样?”
“呵呵,现在不太好了,不像是十年前,在拉萨随处可见的臧漂还有嬉皮士。”
“呃~”
“现在好多人在拉萨还要发个定位宣扬下,在拉萨住一晚很正常,不如在羌塘住一夜。”
“羌塘是啥?”
“无人区……”
(二)
大学时代,同届的一名同学为了骑行进藏,运动锻炼、规律睡眠、调整饮食,足足准备了半年的时间。
(三)
广东南部大雨,广州到深圳的城轨或晚点或取消,急匆匆的我挤上最后一趟动车。微信收到凯蒙消息
“接下来去哪?”
“过个关,晚上就回来”
“下半个月有安排吗”
“没啊,你有?”
“一块去耍吧,自驾西藏”
“好啊,什么时候”
“下周,洛阳出发”
“ok,后天去趟长沙就回河北”
我并没有什么西藏情结,心怀猎奇就驶上了318国道。这条路上除了汽车还有行者和骑士。行者分为两种,半徒半搭和纯徒步;骑士也有两种机车骑士和单车骑士。于我而言最为叹服的就是不借助机械动力的纯徒和单车的进藏者。所以路上我曾写下:拉萨只是客驿,信仰就在路上。
318国道的海拔图素有“心电图”之称,过了雅安之后几乎每天都是几百甚至上千米的落差。上坡迂回,下坡险峻。
天路十八弯
进藏第三天,康定出发,雅江到理塘的路上要翻越剪子弯山,这里就是一路盘山的上行路,后来才知道那里是有名的天路十八弯。剪子弯山海拔4659米,上了这十八弯,真的就是在天路上走了。
当晚我们休息在理塘(海拔4014米),犯了进藏的一大忌讳,就是在高海拔区留宿。进藏第四天全员高反,前进178公里没有过中午就到巴塘休整一天。
怒江七十二拐
进藏第六天,八宿县(昌都地区)途经川藏线的招牌天堑“怒江72拐”。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业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盘旋下降至邦达镇海拔4100米。正是这种极速落差的惊险,成为进藏骑手和车手既恐惧又兴奋的路段。为了保证道路安全,每一辆车都会领取一张登记卡,规定行驶时间,限制速度。
走过业拉山口不远有一处观景台,可以俯瞰72拐的全景,非常值得停留一览的地方。曲折盘延,顺势而下,一揽全景犹如羊肠细路近在咫尺实则遥遥之外,天地之美,山川之大,极目所不及。
下山的路就是真正的72拐,左盘右旋,时而临深渊,时而贴岩壁。还好反向的车辆几乎没有,一路有惊无险的走过,不过这还是10年重修之后的道路,不知道在从前的弹坑路况,是怎样的勇士才能征服的。
君试思,方寸此心微
驾车而过的我们尚且如此,何况单车骑士。不仅有天路十八弯和怒江七十二拐,进藏路上一边山壁一边溪涧的道路更比比皆是。这也让我更加敬佩318上的骑士,他们所秉承的信念令人钦仰。
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信仰就在路上前行着未曾停歇。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西藏篇·叁【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