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小巷的第七课作业

作者: 青石巷边花雨伞 | 来源:发表于2017-03-30 21:54 被阅读19次

如果创作类型小说,你偏好哪一种,主一类型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作品,请评价此部作品,不低于200字。

我喜欢历史类型的小说,尤其喜欢以人文地理、乡风民俗为背景主线的小说,总喜欢把自己置身其中,去读懂写故事的人,看清故事里的主人,和他们传递的思想与情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b3cbed01015x1m.html短篇小说《远山》

夕阳将晚秋的群山晕染成一幅泼彩水墨,花青铺衬的山峰谷底到处流淌着大块大块的橘红杏黄,教人直担心不小心一伸手就会蹭一片湿漉漉的墨彩。风摇摇晃晃地站在山头上窥视着,等太阳刚刚吻住西山,便一头扑将下来,山坳的黄昏骤然灌满了浸透肌肤的寒意。我靠坐在父亲的坟头,望着远处那座最高的山峰。他远远地避开夕阳最后的热闹,抱守着苍凉的黛蓝色,孤寂地缄默着,眼神落寞而微茫。自从父亲长眠此地后,我就一直固执地认为,这座远山就是我的父亲。

文章开头便用画家的调色板了描绘了黄昏。而“我”坐在父亲的坟头看着远处的-----山。

严父教子,“父亲”以身作则,学历不高,学识学文却高深莫测;商贾家的公子哥用独特方式做公关,使家族产业在动荡的时局得以站稳;闹学潮展露了热血青年的行为。地主与军属则写出成分帽子给人带来的无耐与悲凉。写出了老济南时局,也写出了父亲的样貌。

文章通篇不离乡风民俗,影射了父亲注重乡士民间的所谓传统。人们往往传统仪式看的非常重要,要守礼守孝,而因恰恰是因为守礼守孝的传统,直接造成了大哥的死。即达到了真实性,真实的故事更能打动人。

晚年,摘“帽”却是“光头”,豁达心胸换来舒心的生活。

远山,真实而感人,透过小说本身看到了济南的民俗文化与成长发展,也记录了犹如沧海一粟的小人物。

相关文章

  • 青石小巷的第七课作业

    如果创作类型小说,你偏好哪一种,主一类型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作品,请评价此部作品,不低于200字。 我喜欢历...

  • 青石小巷

    我的老家在浙西的一个农村,据村史记载是姜维的后裔繁衍生息之地,对,就是三国时蜀汉名将姜维。可是村子实在是没有什么旅...

  • 青石小巷

    一条青石小巷,两侧青瓦老屋、斑驳的墙面,马头墙裙。细雨飘摇、蜿蜒阁楼、院子水乡......小巷的记忆,在流逝的岁月...

  • 青石小巷

    本文参与主题征文【睿丨吾乡】[https://www.jianshu.com/c/36f21c1c8de0] 那年...

  • 青石小巷岁月长

  • 青石台小巷(中)

    傍晚时,从青石巷小街朝远山眺望,云雾里隐隐约约透着青色,那是树的影子,炊烟缕缕从烟筒里升起,飘进云层中,与云雾融在...

  • 青石苔小巷(上)

    岁月沉重的年轮一遍遍碾压而来,在所有人都快要遗忘时,最渺小的尘埃里似乎也有花朵正在破土而开。 镜头定格在一片片陈旧...

  • 青石台小巷(下)

    苔花有好几次试着去修补那些木雕,她往村上跑了好几次脚,问了好多师傅都说补不了,可这一次阿婆却没劝苔花放弃,阿婆说她...

  • 青石小巷的第二课作业

    1.摘出张爱玲的小短篇《琉璃瓦》中的五个比喻句。 (1)西方人对于大眼睛,长睫毛的崇拜传入中土,姚太太便用忠实流利...

  • 青石小巷的第五课作业

    1.读熟《声律启蒙》卷一“一东”、”二冬“部分的第一段后闭卷填空,填完后再对照原文修改。(要有闭卷填空的过程,不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石小巷的第七课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zp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