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悦2019春节元宵征文专题我们爱写日记想法
新年旧俗,我们何时能寻回失去的年味儿与仪式感?

新年旧俗,我们何时能寻回失去的年味儿与仪式感?

作者: 玄春读旅吧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20:39 被阅读12次

过年走亲串户,免不了送礼和压岁钱。

这些现在都不是在讲究仪式了,钱大钱小,礼轻礼重,都可能因给这家和那家的礼不同,而失去这门亲戚。

都说礼轻情意重,反之想是不是礼重情越轻呢?

我不主张极端和绝对主义,但是过年的味道和仪式感,越来越缺失了。

怪时代?怪社会?怪自己?

怪礼物太轻?

让我们一起回忆儿时的年味和仪式吧!

我家在恩施巴东,别的地方不好说,在我家乡,已无“年”这味道。这个图,是腊月二十七号广场上的一棵树,树比人先过年。

新年旧俗,我们何时能寻回失去的年味儿与仪式感?

因为此时我妈还在和我商量一些不能久置的菜就先别买,除了初一初二买不到,其他时间都能买到菜,所以说比平时贵很多,吃一顿买一顿很好。

回想小时候,一到腊月,山前山后的妇女们,自家都在腌制着盐菜,做腊肠前灌洗肠子,肠子是新鲜的,里面一股子屎腥味儿,如今想起,那是“年”的味道。

家家户户在院子里挂起了几斤重的鱼,它们被开膛破肚,撒上调料和盐,找一个通风的地方晾干。

住在农村里面,很多蔬菜水果是自己种的,除了些糖果,瓜饼,酒水需要买。其他的都是自家产的。

到了年间,大家相互送礼,自家腌的菜,酿的酒,做的圆子……还有很多不知学名的小吃食。

平时吵再多的架,此时大家满脸欢喜,相互说着拜年了,把一切隔阂暂时都放下。

那时不论真情或假意,过年时的感觉很慢,热闹,温馨,小孩子十块二十块的压岁钱那就是很多,很满足了。

甚至家家户户提前裁好大红纸,买笔墨纸砚,请一个会写毛笔字的老人写对联。

吃团圆饭的时候,摆好饭菜,所有人不得上桌,添好足数的白米饭,筷子平放在碗上,祭拜先人。过半分钟,大伙才能入桌吃饭。

可是如今,随着大量的人员到城务工,物价上涨,回家的成本也高。加上平时大家的感情都淡了。

“礼尚往来”成了一个空洞的词。

所有的仪式被可怕的花销吓退。

今年本地朋友圈有个笑话。说今年过年过年不敢回家,也不敢出门买菜,大家呆在屋里,假装不在家。

因为这几天的菜,太贵了。豆子十一二块一斤,芹菜十块一斤,还有一个素菜十五块钱一斤。更离谱一把茼蒿卖了三十块钱一斤。一个年过下来,之前大半年的积蓄没了。

还有一些熟人感叹,如今亲人之间不亲,半路认识的“野亲戚”反倒客客气气的,你来我往。

年间看了电视剧《姥姥的饺子馆》,里面跨度从八五年到一七年,主角姜桂芳刚入四十岁,她有大姑娘二姑娘各自结婚了,四姑娘读书,三儿子不成器,捡了个已经八岁的男孩作五儿。

他们平时吵架很厉害,五个子女间各种撕,老二做生意赔本,想卧轨自杀,一家人凑钱帮她还清了债务。

一到过年,老老小小围在一起包饺子,贴对联,孩子们抢吃的,给长辈拜年领红包。

他们过年的喜庆从屏幕里溢了出来。

看他们过年,是温暖。回到现实的年,怪冷清的。

在标题的开始用了“……丢掉的年味儿和仪式感”,边写也在边思考,或许不是我们主动丢掉的,而是不知不觉,慢慢失去了它们。

不是它们主动离开,也不是我们主动放弃。

不管过年有多累多无聊,能回家就回家。

很多老人过年盼着儿女回家,年轻人越来越不愿回家。

看到了很多事情让我明白一件事:年轻时候意气风发,只顾一时之气,到了老年吃的苦,一大半来自年少时的不服输。

不知何时能重新得到那些淡去的年味和仪式感,让我们一起等它归来!


第36周第2篇总107篇

相关文章

  • 新年旧俗,我们何时能寻回失去的年味儿与仪式感?

    过年走亲串户,免不了送礼和压岁钱。 这些现在都不是在讲究仪式了,钱大钱小,礼轻礼重,都可能因给这家和那家的礼不同,...

  • 真正的年味儿就是隆重的,仪式感。

    真正的年味儿就是隆重的,仪式感。

  • 传统文化出海记

    正值新年之际,家人团圆就是浓浓的年味儿,情感内核有了依托,春节所呈现的仪式更是将年味儿推向高潮。 春节特有的仪式包...

  • “仪式感”让我们的新年更有味儿

    还有三天就是大年三十,可除了超市及商场有一点新年的味道,其它几乎与平日无异,不知为何今年连路边的灯笼也没有挂起来,...

  • 简年5:《聊斋志异》里义鼠的仪式感

    《聊斋志异》里义鼠的仪式感 最近非常流行“仪式感”这个词,仿佛追寻回仪式感,就擦除了生活里的粗糙...

  • 新年旧俗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二十三,据说是北方人的小年。而我从小时候起就只过腊月二十四的小年,第一次听说有人早一天过...

  • 年味儿就是仪式感

    这几天王先生和我们分开住,可怜小硕硕总能听到爸爸的声音但见不到人。昨晚睡前我陪硕硕玩,他听到外面爸爸的声音,瞪大眼...

  • 寻找仪式感的年味儿

    迈过不惑,已近知命之年,不知从何时起,已经不知用什么来彰显年味了。毕淑敏说,无论你怎样等年,年总准时而顽强的站在一...

  • 《真正的年味儿,怎么可能只是仪式感?》

    《真正的年味儿,怎么可能只是仪式感?》 文/空十年 导读:你嚷嚷着没有的年味儿,其实依旧在我们风雨无阻的这一场相聚...

  • 儿时的年味|新年旧俗

    之所以说是旧俗,是因为现在已经基本上不见了,同时又因为是小时候每逢新年就欣欣然的,今天回忆起来,遥远的苏北农村,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年旧俗,我们何时能寻回失去的年味儿与仪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ac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