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白话解释】
有问有答名为语,无问而自己说名为言。本章孔子很少直接说利、命、仁这三件事情。
为什么很少说呢?因为世间的利在孔子看来都不是利,孔子的「利」是结合知命与行仁的内涵,且能通达性与天道。「命」是能通达天命,懂得趋吉避凶。而「仁」是利他的心态与行持。站在利他的本质上充实自己历事的能力与通达性与天道的学问。这三件事情,一般人或者听不懂,或容易误听,或不愿听,或听而毁谤,因为不契机,故孔子少言。
【章旨】
此章论孔子希言难及之事也。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白话解释】
古代五百家为一党,犹如现今的村、坊、里,「达巷」是一个党的名称,今山东滋阳县溪北五里。达巷党人,姓名不传,或是指项橐,或是指甘罗,难以考订。
达巷党人称赞孔子很伟大,所学的学术包括形而上的天道与形而下的人道,非常广泛,因而不能指称孔子是哪一方面的专家。孔子听闻达巷党人的称赞,便对弟子们幽默的说:既然我是不能以一艺成名,那我要找哪一门专长来成名呢?在六艺里面,我究竟要学驾车?还是学射箭呢?我看我还是认真学驾车好了,因为驾车比较容易,一学成功,我就是一位驾车的专家了。
此章虽是孔子表现谦虚,但更有趣的是以幽默的语气不敢承担博学。
【章旨】
此章记孔子听闻他人赞誉自己,以幽默的方式表达谦虚。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白话解释】
孔子说:用麻织成的礼帽,要用两千四百缕经线,麻质很粗,必须织得非常细密,颇费工夫,是合乎礼制的。而今用丝来制成礼帽,丝虽然比麻贵,但丝质细,容易织成,手工简易,虽不是古人所用的材质,但现在都改用丝做的礼帽,我跟从大众用纯丝做的礼帽。古代臣见君主,依礼,在堂下就必须拜,如果君主说不用拜,则升入堂上再拜。而今臣子却都直接上堂才拜,行为骄慢,谁在堂下即拜,谁就违背众人的意思。但我还是主张在堂下行拜礼。
用麻织成礼帽改为丝织,不但没有其他弊端,且便宜许多,所以孔子取其俭。至于堂下拜改为升入堂上再拜,那是当时为人臣骄泰的作风。既是既定的礼节,孔子即依国家礼制,遵从在堂下先拜,再上堂拜的礼制。虽然在堂下拜,看不见君主。但是依礼不论看得见或看不见,都必须拜,这是对国君的礼节。所以一则可以从众,一则不得不违众。
【章旨】
此章记孔子依礼有从俗有不从俗,从容中道。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白话解释】
意是心里起的念头,有私意有公意。有喜怒哀乐的情绪。毋意是意念的体性空,待境而生,如遇顺境方有欢喜心或贪心,遇逆境则不生上述之心,但若知逆境对自己的耐心与坚忍是一种帮助也会产生欢喜心。总之心念是对境方能生,不能自性生,谓之好意。
必是在面对境界时,在功过、是非、利弊两端,取顺应时机的那一端,毋必就是必的自体性空,要办的事或相处的人两端都不一样,两端中哪一端是必要也得看时机而定。
固是执持事理,毋固是固的体性空,执持事理的体性空,所以执持事理也需观待时机而有所改变,例如谦虚是美德,但对某些刚强者,度化他们反而不能用谦。老师有时用折法方能调伏调皮捣蛋的学生。
「我」是于身心名言安立的总称,而毋我是对自我的误执,我的体性空,非实有,一般人却以为有个实体的我而坚持不舍。孔子在周易系辞传里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而观待游魂的结合生起的生命现象,生命现象变来变去,原来这个「我」只是在变异的生命现象中,安立一个总相的名言,让这个生命去执行我的意思。
修学形而上者要对此用工夫,开始时,困知勉行,必须毋此四者。至于孔子的境界,工夫已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无往而不率性,连这「毋」字也就自然的绝了,所以绝毋意,毋意也是体性了不可得,意的体性空说毋意,而毋意也是观待意说毋意,毋意亦非自体有,故毋意亦空。毋意是亦空,绝毋意就是空空,如论语上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叩其两端而竭焉」。绝毋必、绝毋固、绝毋我,说法都同上。
【章旨】
此章论语的纪录者,非常高明的阐述孔子任运证悟本体,此乃至圣的成就相。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白话解释】
历史背景: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匡地被匡人误认为阳虎而拘留五天。为什么匡地之人会围困孔子呢?因为在这之前,鲁国季孙大夫的家臣因为叛乱,逃至匡地,受晋之任命主持匡地之政。因施行暴政,匡人深为怨恨,孔子的相貌又与阳虎相似。且当年为阳虎驾车者即是孔子的弟子颜克。
白话翻译: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匡地,被匡人误认为阳虎而拘留五天,情况险恶,孔子便安慰弟子们说:文王继承了尧舜禹汤的道统,文王虽然已经过世,但载道的文化在我身上,将由我传下。老天如果有意灭除文化道统,则我将不得知此文化道统,然而我既得知,可见天意仍需保留文化,由我而传,既然需由我而传,匡人岂能奈我何?
【章旨】
文化的传承不在典籍,关键在传承道统的人,天意让孔子承担传承道统的责任,匡人又能如何呢?
論語正音及白話(子罕9-6)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白話解釋】
太宰問子貢:你們的老師是聖人吧!為什麼說他是聖人呢?因為如果不是聖人何以會有如此多的能力呢?子貢回答:上天本來就有意放縱我的老師成為大聖人,而又多能。(可見多能與聖者不能混為一談。)孔子事後聽聞他們的對話,撇開太宰讚揚他是聖者的話,很幽默地就「何其多能」這句話發揮,說道:太宰他知道我嗎?我年少的時候地位卑賤,必須謀生,所以會做很多粗鄙的小事,雖然這些生活的瑣事會得很多,但與修道、治國平天下沒有關係。不但聖人,即使是君子,也不必多能於這些謀生的技能。
【章旨】
子貢辯才無礙,巧妙地糾正太宰對聖人內涵的誤解,並說明多能與聖者不能混為一談。於此章中能領略聖人幽默的面相。
論語正音及白話(子罕9-7)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白話解釋】
牢是孔子的弟子琴牢,字子開,或子張(琴張),是衛國人。
子牢憶及:孔子曾說,因為我沒有被國家試用,所以有時間多學技藝。
【章旨】
孔子自說未替國家辦事,所以能多學技藝。孔子、周公,都是聖人,尚且多藝,普通人豈能一無所長。
論語正音及白話(子罕9-8)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白話解釋】
有兩端則疑,疑則不能不問,本章是凡事皆有利弊兩端、正反兩端,本末兩端、是非兩端。孔子說:我有知嗎?我是無知的。這裡的無知是講無能知所知,所知的境不過是依緣而生,沒有體性,尋覓境的體性了不可得,易經所說易無體。所知的境實體性了不可得,能知境實體的心也不生,謂之空空如也。此時有粗俗無知的人問到內涵深不可知的孔子,空空如也的孔子,那是一種超越世間名聞利養、生死之外(因為尋覓名聞利養與生死的實體性也看不到的意境)。此時孔子只問明這位世俗之人所問事的利弊兩端,再將這件事的利弊兩端說清楚,至於要如何做則由鄙夫自己決定。
【章旨】
想要入世的人,必須要有出世的能耐。孔子是出世的聖人,通達形而上,故能入世。
論語正音及白話(子罕9-9)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白話解釋】
本章歷史背景是魯哀公十四年的春天,往西方狩獵時,叔孫氏的車夫鉏商,獲得異獸以為不祥,請孔子往觀。孔子去看時,異獸已被殺傷前左腳,且已死。這隻異獸正是麒麟,麒麟是有仁道的靈獸,是有德天子出現的吉兆,但卻生在亂世,被人打死,好比孔子一生未遇明君,雖有救世之道,終不能行於世,使孔子慨歎道已窮盡,並停止著述〈春秋〉。
孔子慨歎地說:沒有看到鳳凰鳥,河裡也沒有出現圖書,我的道恐怕是不能行了,在我的有生之年太平盛世是不會到來的吧!
《尚書‧益稷》篇:「鳳凰來儀」,鳳凰是明君在位的瑞相。相傳舜為天子時曾出現,周文王時曾鳴於岐山,以匹配聖人在位,《周易》繫辭傳言:「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指得是河南的滎河,古時候在滎河龍馬負圖出現,伏羲氏根據圖上文理,畫成八卦,謂之龍馬負圖。大禹治水洛水出現神龜背上有圖形,禹因而分天下為九州,此時鳳鳥不至,河不出圖,看不見祥瑞,孔子藉此感歎不逢明君,不能行其大道。
【章旨】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看不見祥瑞,孔子藉此感歎不逢明君,不能推展大道。
論語正音及白話(子罕9-10)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白話解釋】
本章敘述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穿喪服的人、官位至大夫的人、盲人,包括身上其他器官不完全的人,見到這三種人,有其特別的禮節。雖然他們年少,孔子也必定有所動作,例如坐時必須起來,立時必須變換所站的位置。從他們身邊經過的時候,也會快步走過。
【章旨】
此章言孔子對喪事的人表達同情,對國家官位表示尊重,對殘廢的人表示憐憫。
論語正音及白話(子罕9-11)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白話解釋】
顏淵以讚歎孔子感歎自己的語氣說:夫子之道高深莫測,說到高,譬如仰望高處,越望越高,望不到極處。說到深,又如鑽鑿一物,越鑿越堅,無法窮盡。說到莫測,是夫子之道雖高深又無處不在,看著就在前面,忽然又在後面,前後左右,無不是道。亦即夫子日用平常所顯示的就是高深的內涵,高深的內涵又可化為日用平常,然這種平常又是極具高深的內涵。
雖然如此,夫子卻有次第善巧地引導我入他的道,廣博的教導我,以文開我見地,透過廣學多聞,開發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見地,而此見地又能作為日用平常以禮待人接物的本質。
在夫子的循循善誘下,學而時習之,充滿喜悅,縱然想把道放下不學不修,卻放不下,於是竭盡我的能力來學習,卓然如有所立。雖然想依著孔子的善誘繼續進修,但因其道彌高彌堅,所以沒辦法學到究竟。
【章旨】
本章顏回讚嘆孔子聖人的境界及善巧的教學方法,最後言明自己跟隨孔子學道的感想。
論語正音及白話(子罕9-12)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白話解釋】
孔子病趨嚴重,子路以其在弟子中的年長地位,為孔子預備後事。他因為孔子曾經做過魯國的大夫,所以準備以大夫之禮為孔子治喪,以表示尊敬。大夫有家臣,治喪時,行臣禮。孔子此時已無家臣,子路便使孔子的弟子權充為家臣,以大夫之禮為孔子治喪,以尊崇孔子。
孔子的疾病日漸減輕,得知子路想要派同學當孔子的家臣,準備喪前喪後的事宜,便說:我生病已有一段時日了,我辭去大夫沒有家臣已久,不可用臣,應該以士禮治喪。然而子路卻想偽裝有家臣,這是實行詐欺,我能夠欺騙誰呢,欺人欺不了,那只有欺天,欺天就是欺騙自己的心,況且我與其死在家臣的手裡,還不如死於諸弟子的手中。大家以弟子的身分為我治喪,名正言順,而且親切,何必死於假臣之手。況且縱然沒有家臣為我舉行卿、大夫的大葬禮,我難道會死於道路上,沒有人管嗎。
【章旨】
本章是孔子反對子路以大夫之禮為他辦理喪事,孔子在魯雖是大夫,然此時已去魯,故當依《禮記.王制》中說「大夫廢其事,終身不仕,死則葬之以士禮」,明遵守禮制的重要。
論語正音及白話(子罕9-13)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 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白話解釋】
歷史背景:孔子周遊列國而無所作為,子貢想了解夫子內心的想法,故以比喻探問夫子到底是有心想作為呢,還是要把自己藏起來。
子貢設一個比喻問孔子,有一塊美玉在這裡,是要放在櫃子裡藏起來呢?還是找一個識貨的商人來賣掉呢?夫子何等高明,一聽便知,也用比喻回答子貢:賣了吧,賣了吧!我等待識貨的商人來買。
有道德有學問的君子,當然要入世造福人群,但不能求售於人。
【章旨】
此章子貢善巧的以比喻探問老師的心志,孔子答以待價而沽。全章問答,皆用比喻,意在言外,猶如詩篇。
論語正音及白話(子罕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白話解釋】
歷史背景:君子志在行道,雖道不行,但不怨天、不尤人。此處不行,可以到別處,此乃退而求其次的用世思想。本章即是孔子想要往九夷行道,非是要藏身於九夷。九夷在何處,不必詳考,就當時來講,在中國以外的,沒有受過中原文化教化的地方,可謂之九夷。
孔子想要移居九夷。有人不了解孔子化夷之志,而認為:九夷之地文化閉塞落後,是一個鄙陋之地,住到那個地方有什麼意思呢。孔子回答:有道德學問的君子去住,能夠教化人群,還有什麼陋不陋的呢?意即君子居在那裡,就不陋了。例如地處蠻貊之邦的臺灣,在一九四九年戰亂,有許多人仁人君子大儒來臺並教化臺灣人,臺灣不但不落後,反而成為文化道統的保存處。
【章旨】
此章可見地方的鄙陋與否關鍵在人,有君子居住,何陋之有。此章也可窺見孔子存心淑世的精神。
論語正音及白話(子罕9-15)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 頌各得其所。
【白話解釋】
本章歷史背景是魯哀公十一年冬天,孔子從衛國回到魯國,那時候魯國禮樂已經崩壞,亦即雅不成雅、頌不成頌,孔子便定正音樂,雅頌等詩章也歸於正了,使魯國的音樂與雅頌得以復興,這是孔子對魯國的樂壇最大的貢獻。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各諸侯國的民謠與樂曲,「雅」是宗周地區的詩詞與樂曲,「頌」是宗廟祭祀之詩詞與樂曲。
孔子說:我從衛國回到魯國,將樂音與樂章修正,雅頌等詩章樂曲也歸於正了。
【章旨】
此章言孔子自衛反魯,而刪詩書、定禮樂,使樂音得其正,雅頌之詩各得其本。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白话解释】
孔子说:出去办政治,便按道理事奉公卿等长官。到了家里,便按道理事奉父母兄长。办理丧事,不敢不勉力,要慎终尽礼。不受酒的困乱。这四桩事,我能做到那一桩呢?孔子自谦不敢承当。
办国家大事,需与公卿和合办事,故事公卿重要。谋造家庭和谐,事父兄是必要,父母之丧更是孝子的大事。至于在朝廷、在家里以及参加丧礼、庆典,这些喝酒的场合,都不可因酒醉而丑态百出或耽误正事,或将饮酒变成嗜好,而伤身败德。以上四件事都是大事,都需反省自己做到哪些呢?
【章旨】
孔子言忠顺、孝悌、哀丧、慎酒之事很重要。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白话解释】
孔子在川岸上看川流不息的水时,有感而发的说:一切世间人事物的迁流变化与消逝,都像此川水一样,日夜不停的流去,谁也不能使其恒常不变。
【章旨】
孔子见川流不息,慨叹万法世事无常,剎那不留。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白话解释】
历史背景:孔子在卫国时,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乘一辆车子出去游览。南子要求孔子一同去。孔子因为在卫国作客,不便拒绝,就乘另一辆车随同出游。灵公与南子等在大街上招摇而过为前车,孔子随从在后为后车。这时,孔子心里不以为然,认为国君不办公事,却带夫人出门兜风,在街上招摇,于是在后车上发出了本章的原文。后来,《史记‧孔子世家》推定孔子说这话时,是鲁定公十四年,孔子离开卫国,前往曹国。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好德的人如好色者一般,意即没有见过喜好有德者,像喜好美色的人一般。
本章暗讽卫灵公是无道之君,何以是无道之君呢?不能喜好有德者(孔子)像喜好美色者(南子)那样,是一位亲女色、远君子的无道君主。
【章旨】
夫子感叹世风,诸侯国君及卿大夫等,爱好贤人的少,大多只爱好美色。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白话解释】
孔子说:譬如堆积一座山,尚未完成,只亏欠最后一筐土,如果停止不做了,止未成,只差一竹笼的土,这是我自己停止不前,要怪就怪自己未堆最后一筐土,责任在己,不能埋怨别人。又譬如在平地上倾倒一箩筐的土,就比原地高,再进一箩筐的土,更高,最后堆土成山成功了,也和别人不相干,而是自已肯往下努力的结果。
孔子说此堆土成山的比喻,可以泛指很多事情,拿求学一事来说,念一本书,就增长一本书的学问。再念,学问再增长。虽然增长了学问,但是学无止境,不到圣人的地位,不能停止,纵然距离圣人地位只有一步之差,仍须迈进这一步,才算成功。
【章旨】
为学与行道,其停止或前进,皆在己不尤人。若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学者当自强不息。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白话解释】
孔子说:能够让我愈讲话愈不厌倦的,大概只有颜回吧。因为颜回闻一知十,听孔子讲话,不违如愚,所以孔子教颜回,愈教愈有兴趣,不感觉厌倦。
【章旨】
本章孔子是以颜回之例勉弟子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学问,并见师生的教与学是互相观待的。观待颜回的悟性及好学,方有孔子的不惰。观待孔子想讲,颜回也才能受教。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白话解释】
解法一
孔子与人谈话,谈到已死的颜回时,便感叹的说:可惜啊!我只看见他一直往前进,从未见他停止过。可惜颜回短命,还不能达到至圣的境界。
解法二
孔子与人谈话,谈到已死的颜回时,便感叹的说:可惜啊!我只看见他一直往前进,从未见他停止过。可惜颜回早逝,无法传承道统。
【章旨】
孔子评论颜回是在因上精进不懈,没有停止,而在果上未止于至善。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白话解释】
稻禾的成长分三个阶段:苗生、吐华、成谷。孔子说:种谷,有的生了禾苗,而不能吐穗开花。有的虽然吐穗开花,而不结果实。
【章旨】
求学不能「苗而不秀」,也不能「秀而不实」,一定要求满意的成果。孔子以务农植圃而喻,只要有心栽种,庄稼必然由生长、开花到结果,由此来勉人精进不懈。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白话解释】
孔子说:不可以轻视二十岁以前的年轻人,因为后生的前途不可限量,怎么知道他将来的成就不如我们呢?然而,如果这位后生不知上进,到了四十岁或五十岁,他的学问事业尚未听说有何成就,他也就不足以敬畏了。
少年时期,记性悟性都好,容易成功,到了中年,学习能力递减,五十岁以后,体力渐衰,所以无论学业事业都要在四十或五十岁前成就。即使到了四十、五十以后有了德学事业的声名,仍须继续勤学。孔子曾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圣人尚且如此,何况平凡人。
【章旨】
孔子一则教人不要轻视学业未成的后生,一则勉励后生及时努力求学。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白话解释】
古圣人所说的话载在经典,言词都合乎正道,不能不听从。但是听了以后,要改正自己的行为,这才可贵。恭维称许的话,谁听了都会喜悦。但是听了以后,要寻思其中的意思,人家说你好,或是迎合你而说的,或是委婉地劝你,要听出弦外之音,方可贵。若自己以为这只是小毛病,没有关系,自我感觉良好,依然喜悦自傲;接受了经典的教诲,而行为依旧如此,像这种人,我就不知道要如何教化他了。
【章旨】
本章孔子激励那些冥顽难化的人,希望他们能改之绎之。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白话解释】
修学求道,要亲近忠信的人,拜为老师。交朋友,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要找与自己相似、志同道合的人。而人非圣人,都有过失,有过不能自知,经师友指点出来,不要怕难而不改。
【章旨】
此章言亲近老师、交友、改过的重要。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白话解释】
孔子说:作战时可以将对方的三军统帅俘虏过来,虽难但办得到,但是夺取不了一个平民的志向。 有志气的人志向只要坚守不失,谁也夺不了他的志,亦即他的志向不能被改变,由于志不可夺,所以没有办不成的事了。
【章旨】
匹夫匹妇的志都不可夺,有心成为君子者更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27)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白话解释】
贫民穿著破旧的乱丝或乱麻制成的衣服,与穿著用狐貉的皮做皮衣的豪贵之人站在一起,而不感觉羞耻,有此能耐的大概只有子路了吧。
普通人穿了破衣服,与人一比,总觉得可耻。孔子弟子安贫乐道,修道的人要把心放在道上,不耻恶衣恶食。但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子路做到了,所以孔子称赞他。
【章旨】
孔子弟子安贫守道者多见,但与富贵者站在一起能不气馁、有气度气象的,只有子路了,故孔子称许,借此也勉励弟子向道。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28)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白话解释】
孔子举《诗经》卫风邶风雄雉篇里的两句诗,说:『一位不嫉害他人,又不要求别人完备,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不善的呢?』子路听后,经常背诵且按照这句诗学习。孔子又说:「做人固然要不嫉害他人,不求备于一人,但如果终日只守持这一道,算得上是一个好人而已,但人更重要的是追求大道,只守不忮不求的道,何足以称为善呢?」意思是修身不害人不求人,只是好人而已,而非最高境界,望子路能更上一层楼。
【章旨】
孔子期望子路不要停留在「不忮不求」的小道上,要由此进修大道。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2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白话解释】
孔子说:岁暮天寒之后,才知道松柏树后凋。
普通树木到冬天都凋尽了叶子,枝也枯了。而松柏在严寒时,只受一些小凋伤,直到春天,生长新枝,才落旧叶,不露根枝,所以没有香松,谓之后凋。
平常时候其他树木都很茂盛,比喻太平时节。以岁寒比喻乱世,松柏比喻君子。太平盛世时,小人能修整自己,样貌与君子同。到了乱世,小人变节,维持不住原本的样子,而君子能坚守正气,不改节操。
【章旨】
君子在岁寒前便有松柏之志,才能被「然后知」。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30)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白话解释】
孔子说:智者能把事理看得明白,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所以不会有疑惑。仁者为公,做事正大光明,不在乎名利,故不会患得患失,所以没有忧愁。有道德勇气的人凡事只问是否合于道义,是否合于众生的利益,故不会畏惧眼前的困顿障难。
【章旨】
具备三达德,有智能、有仁心,有道德勇气,就能成就为君子。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31)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白话解释】
孔子说:可以共同求学的虽多,未必可以一起往修学圣道的路上走;可以共同往修学圣道的路上走,未必可以在道上立住不移,八风吹不动;可以立在道上,不受顺境逆境的影响,未必有通权达变的智能,有些状况必须行权,随机变化,表面上与道不合,实质却与道相应。
本章学、道、立、权四个境界,层次分明。学是各种学问,道是修行圣人的大道,立是修道而能立定根基,权是推行大道而能通权达变,《易经‧系辞传》也谈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权达变与时俱进,才能长久。
【章旨】
本章可为学者渐进的次第
论语正音及白话(子罕9-32)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白话解释】
有一首逸诗这样说:「唐棣这种树开花,与其他花开花相反,普通的花开花,是从花苞慢慢打开来,是先合而后开;而唐棣花是从花瓣慢慢开回花苞,,是先开后合,与众花不同。由唐棣之花做喻,明人与人之间有了阻碍,就跟唐棣之花一样,反开花而未合,指人与人距离愈来愈远。难道没有想到对方吗?只是愈住愈远,相距愈来愈远。」孔子由此兴发而说:只是没有想念罢了,所思的对象不论是贤者或是仁心的内涵,即使遥远,一思便在眼前,又有什么遥远的呢?
【章旨】
本章由唐棣之花先开后合,比喻行权,先反而后顺,此章言「思」之重要,所思对象无论多远,一思便在眼前,学得这个字,修道便有大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