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窗上,水花溅开,水沿着玻璃哗哗地往下流,形成了一层透明的水膜。”
这段对雨的描写出自于江南笔下的《龙族》,这个片段我一直推崇之至,如此寥寥几十字,几乎刻画出了我对雨的第一印象。而这大概也正是我觉得雨有点悲凉的原因吧。
雨流狂落,操场上白茫茫一片,天蓝色的校旗飘扬在天幕,雷在耳边轰响,楚子航终于下定决心给爸爸发短信。没等太久,男人就来了。
接上楚子航以后,车一瞬间破开雨幕,驶上了高架路,男人在他旁边炫耀脚下的车,问东问西,说些有的没的,车内音响放的歌有点忧伤,但被男人的唠叨冲淡了。这个气氛平和又温情,但这条路走完了,就是诀别。
我看完以后很久一直在想这场雨,虽然最后楚子航驾着车冲出了雨幕,但后视镜里变得越来越小的那个男人到底还是没有活着出来,那首歌还在放,但是他们之间的线断了。他停下车,停在雨幕中,打开天窗,全世界的雨仿佛都从那个天窗灌进来。
再往后?再往后就是某个全世界都在热闹中手舞足蹈的某个雨夜,“爸爸,又下雨啊。”
他在窗边缓缓闭上眼睛睡着了。雨就是在这个时候变得忧伤的。雨点在窗玻璃上闪烁然后流下去,放大,旋转……
那是在十一月,庞大的机体穿过厚重的雨云,俯身向汉堡机场降落,冷雨将大地涂得一片阴沉,那是渡边记忆中的那片草地,霏霏细雨……
村上春树在扉页上写道: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坦白地说,《挪威的森林》是我为数不多读完后印象深刻的书,其中的雨更是如此。
序章里的雨后草地看似平淡,但当读到全书尾章,那个让渡边浑然不知身处哪里的失落之境,却给我一种与开头飞机降落的场景一样的感觉,一直如幽灵般挥之不去的悲哀才如细雨般将我笼罩,给我一种缓慢又无法挣脱的窒息般的痛感。
大概雨总是逃不开悲伤的隐喻吧,“直子在晨雨中身穿雨衣清扫鸟合和手拿鸟饵口袋”“那天也是个雨夜”直子死后,渡边一个人独自去旅行,踏着初秋的海岸不断西行,西行……
我想大概直子的死就是渡边生命中的雨雪吧,但是雨雪过后,他想要联系绿子,但依旧身处迷茫,依旧是未尽的雨雪。
然而总有些雨会给人希望,救赎,甚至新生。一道雷光劈落,四野雨落如柱,安迪一下一下地用石头砸开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回声久久不停。
看到这里时我的内心无比震撼,在穿过狭长的下水道之后,安迪进入了雨中,我试图去揣摩他的心境,那是二十年后重获的自由,安迪一边踉踉跄跄地跑着,一边费力地脱下被雨淋湿粘在身上的囚衣,他最后站在雨中仰起头,向天空张开双臂,电闪雷鸣是对自由的喝彩。如此倾盆大雨是对新生的洗礼和对自由的礼赞。
《龙族》中的雨的确是令人悲伤但是它见证了少年们的成长,但是毕竟有太多奇幻元素,离现实有点远;《挪》中的雨阴郁柔美不可捉摸不假,然而纵观全书又过于沉重;《肖》中的雨凸显了对生命和自由的赞叹,但这样的英雄精神还是要远高于生活。我合上书本中的世界,将目光投向我们身处的人间,寻找这宿命般的雨雪。
我沿着记忆的线回溯,最近的一场雪落在高三的冬季。
那个时期每个人大都各自为战,失落时偶尔会互相帮扶,抱团取暖。大概对于那时的我们,高考就是一场暗无天日的雨雪,但至少知道,终点必将抵达。
那场雪是在下午开始的,活动时间没多少人出教室,即使有人想要放松,也就是趴在窗边看看雪,气氛甚是沉闷。“走,靖,跑两圈噻!”一个铁哥们儿叫我。我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走啊!”
愿有一人与共行,天下尽留名。
是的,不管读到这里的你即将经历痛苦还是欢愉,我都希望会有一人,与你共行。孤独是打不败的,我们只能与它和解。
在此感谢我高中时那群可爱的室友,我们一起度过了很多雨雪,很多时候想起我们互相吹捧又无下限自黑的场景,我还是会不自觉地笑出来。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与你们并肩作战。
也是那一年的国庆,我们一家子人去下玉米,傍晚将至,黑压压的云不知不觉都挤过来,天知道在酝酿什么,果然没多久,雨瓢泼而来,我们不得不狼狈逃窜,但是因为离家比较远,奶奶将麻袋的一角掖回去,给我们每个人头上套了一个,当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黑了。路上雨落如注,但是一点也没觉得冷。
在最初的雨雪中,我揪住他们的衣角躲在身后,爱是小学作文中爷爷撑伞时湿透的一侧肩膀;在以后的雨雪中,我想挡在他们的前面。
其实也有很多感动的场面不乏雨雪的存在:送教官时在微雨里的敬礼;暴雨淹没的路面中一手撑伞掀开井盖的陌生人,在雪坡上被死死拉住的下滑的汽车……
环顾四周是漠然穿行的影子,而那些人站在你面前,伸出手,人间雨雪便在顷刻间消融不见。
当有一人与共行时,留名或否,可能已经并不重要了。
那么,以后的路,我来陪你走人间雨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