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做高中英语阅读题时,总会有很无力的感觉:每句话都看懂了,为什么整篇文章看完后不知道讲啥,甚至记不住问题是什么?
英语阅读和语文上的精读课文与泛读课文的区别是一样的。有的文章大致懂得意思,会做选择题,就OK了,但是有的文章要细品,要读出文章中深层含义,比如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这么说,有什么历史背景,作者用这个比喻是出于什么原因。
类似于第二种深层次朗读的阅读理解,就要考学生多年的理解能力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在初中毕业的时候,甚至中考的时候,分数都不低,但是他在高中,一时间难以接受高中的学业和题目的难度,成绩立马滑下来。
高中的阅读自然牵扯到词汇量和阅读量的增长,但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即使你词汇量达到了,语法构架懂了吗?我们来看看这句话吧:
例如:I was the first Western TV reporter________66_ (permit) to film a special unit caring for pandas rescued from starvation in the wild. (2016年全国卷1)
在这里,如果你不知道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就不可能了解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也就不可能做到填空。
这个就是前面的I was the first western TV reporter。而后面的也不是从句,而是由permit的变形引导的后置定语,用来修饰reporter的。
而后面还有一个动词的变形:rescued,在此,它做的也是后置定语,来修饰pandas的。
但是,有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连动词是做谓语还是非谓语动词都没分清,怎么可能把句子的意思搞懂呢?
他们的阅读,充其量只是把一个个单词意思串起来,大致意思知道说的什么就不错了。这样地看文章,是不可能了解每句话之间隐藏的含义,而且也不可能清楚地了解每个段落的意思。
你需要知道的就是高中的阅读理解,即使都是选择题,但考查了很多细节问题。在不清楚句子的意思的情况下,是很难搞懂作者的意图,甚至猜测词义,还有推断作者的观点的。
于是,有的学生又要疑惑了,难道那我做每一个阅读理解前都要像精读课文一样,把每个段落的内容以及中心思想总结出来吗?
那也没有必要。
正常做题时,还是要掌握速度的,因此,这就需要平时积累和训练阅读速度了。
在此,我建议大家在做学校或自己购买的练习题的同时,也扩大阅读范围,在此推荐《中国日报》、《北京周报》、《经济学人》和《环球时报》等。都可供高中学生阅读。在阅读这类报刊文摘的同时,遇到的词汇可以记录到小本子上,平时就可以多翻看,加深记忆。
要知道,我上面所说的提高阅读速度和分析句型结构,都是在平时不断阅读中积累的速度和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正式考试的时候,快速地分析出语句中的关系。所以,刷题吧!孩子们!
还有另一种情况,学生读完全文不知道说的什么,以及不会做题的情况,这是因为没有带着问题去阅读。
因此,大部分老师会建议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看题目,我也这样操作的。并且,学生在读题目的时候,看到考察某个人,可以给他做个记号,然后,再读文章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人的行为和话语肯定是考察内容,自然,就会更加关注。对于猜测词义的题也是这样操作的,这个词前后的句子都是重点内容。
最后提醒大家,做到这几步其实不容易,每天要不停地练习,而且要持之以恒,所以,订好计划并自律才是你能攻克阅读的关键。
光有远大目标不行动,完全不行。
光死命阅读,不讲求方法也不行。
光重视阅读数量,不重视效率更不行。
我是一名从事高中英语教学近20年的高中英语教师,带领超过10000+位学生取得超过110以上的高考英语成绩,知乎名:林老师说英语 ,让你学英语的路上多一位良师益友。
任何不明白的英语学习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交流,我会一一解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