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聚焦那些你认定必须做的,适应自然,而不是违背生命目的,在患得患失中迷失。追求更加坚决吧,理性和耐心都会随着时间而消磨,最好的创造时间,应用在行走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b114581e508735a0.jpg)
做好手上的事。你会说,不是让我读《沉思录》吗,让我学心学三要素,理性的判断,理性决策吗?我的朋友,马可·奥勒留写书的时候,可没有耽误他当皇帝四处征战,而心学三要素,并非要参禅打坐,而不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比如做一个好父亲,好兄弟,好朋友,相反,目的是让你履行使命,持续安宁的完成人生旅行。
马可说:“灵魂保持在一种状态和活动之中,宇宙的实体是忠顺和服从的,那支配着它的理性自身有任何原因行恶,因为它毫无恶意,它也不对任何事物行嘉奖,也不损害任何事物。而所有的事物都是根据这一理性而创造而完善的。
如果你在履行你的职责,那么不管你是冻馁还是饱暖、嗜睡还是振作,被人指责还是被人赞扬,垂死还是做别的什么事情,让它们对你都毫无差别。因为这是生活中的活动之一,我们赴死要经过这一活动,那么在这一活动中做好我们手头要做的事就足够了。”
不时回关自身。我是谁,如何才能成就完善自我?这是旅途中要不断思考的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纳博科夫在《洛丽塔》、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都有同样的想法,价值观点迷茫的时候,应当回归自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cda8a01fc26b8b3c.jpg)
返观自身,不要让任何特殊性质及其价值从你逃脱。“为什么我愿意滞留在一种各事物的偶然结合和这样一种无秩序中呢?为什么我除了关心我最终将怎样化为泥土之外还关心别的事情呢?为什么我要因为不管我做什么我的元素最终都是要分解的而烦扰自己呢?而如果后者是真,我便崇拜、坚定地信任那主宰者,当你在某种程度上因环境所迫而烦恼时,迅速地转向你自己,一旦压力消失就不要再继续不安,因为你将通过不断地再回到自身而达到较大的和谐。”
思考本质问题。陷入了太多的琐碎之中,所以你会被扰动的灵魂折磨。你渴望爱、财富、荣誉、权势,可是又如何会觉得有止境?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9b5337590178796e.jpg)
马可认为,让宫廷和哲学是他的后母和亲母,经常地回到哲学,在它那里得到安宁,通过它他在宫廷中遇到的事情,看来就是可忍受的了,他会在宫廷中表现出忍耐。
我的朋友,你也应该忍受生活的蒙蔽,不要急着发言,那些本质的东西会慢慢浮现,只要你习惯性的透过现象思考。
“这些印象就是如此,它们达到了事物本身,贯穿其底蕴,所以我们看到了它们是什么。我们在生活中恰恰应以同样的方式做一切事,对于那些看来最值得我们嘉许的事物,我们应当使它们赤裸,注意它们的无价值。”
当意识到你能够长久的沉浸在具体事情之中,也能够无愧怍的审视自我的良心的时候,你应该为此骄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