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课余时间就疯了一样的啃噬《解读罪与错》。讲真,这一周以来每次一投入到书中所还原的犯罪现场之时,我总是能够感觉到一阵寒流冲破一层层的屏障。从眼睛,到脑,到心……
我能够感受到人性的冷漠,能够想象人已倒在血泊,能够想象到被害者临终前求助求生的眼神……没有人就是完美的,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你承认吗?
【此文写的有些杂乱无章,因为所有的情节及其原因都是存在联系,多者之间环环相扣。同时社会与人是矛盾的。】
我总结了一下所谓的“儿童心理”,我将它们列下来,以至下面讲到的时候方便更好理解:依赖、自私、模仿、嫉妒、‘断奶困难’=过分渴求爱、受不得委屈,经不起打击、自恋。
∷∷∷
独裁的个性。独裁的人,很有可能就是虐待狂和受虐狂。虐待狂有三类,一类是想使别人依赖他,并有绝对而且无限制的权利来控制别人,视其为自己的工具;一类是不仅要控制还要驱策,利用甚至瓦解他们,在精神上完全控制;一类是愿意使别人痛苦,包括精神方面的,他的目的就是主动的使对方困窘,羞辱及伤害他人。或者是愿意看到这种场面。就具体的人而言,一般是两类或者三类的结合体,趋于一种病态。他们喜欢统治,但仍不满足。这类人喜欢钻法律的漏洞,以至于恶霸横行,肆无忌惮。而社会对这类人也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去恐吓,去报复……其实,可怕的不是那些文盲,社会的人渣都是多多少少接受了一些教育的人,这类人总是最飘忽不定的,他们凭借自己所仅有的知识,暴戾恣睢。相同的思想,文化,信息可能到了不同的人群那里就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因为这是无阶级性的。但是对于有些图谋不轨的人来说,这也就为他的犯罪心理增枝添叶了。起了一个暗示的作用,就拿医生来说吧,医生是救人的,但也有医生缺失基本医德,凭借知识去害人,且害人不浅。
∷∷∷
自杀它有着遗传因素。容易自杀的人是因为脑脊液里面的某个物质比其他人的要多。这个意思上来讲,物质决定意识。在这些自杀的人中,有80%的人在临死之前会向身边的人透露过“不想活了、想跳楼、我要自杀”此类的心理暗示。往往倾听者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以为是牢骚。
∷∷∷
往往缺陷,贫穷,饱受灾难的人会嫉妒。可能是无心的,但是嫉妒总是接踵而至。看到别人受到损害,称为是自己的一种补偿。自己得不到也不想让别人得到。一种“合理”而又趋于病态的思维是:自己身边的人得不到。因为那些在你视线之外的招不起你的嫉妒。古代的封建制度是消除嫉妒的消极办法。因为那里有着社会等级的分布,同出于一个等级的人也就不会对身边的人起嫉妒之心,而那些身居高位的,你也只能是羡慕,而不能造成伤害。说到身居高位,女性其实也挺难的。遇到骚扰时要做出的选择太难,要么选择尊严,要么出卖自己。有些女人识时务者,则青云直上,作为权势者发泄性欲的工具,成为社会的悲哀。我忘记在哪里看到的推文了,女主人公同样遭遇猥亵,一开始不敢吭声,后来事情严重,告诉了自己的丈夫。但是由于该权势者的势力范围比较大,把黑的说成了白的,活活把此女逼死,一个美好的家庭破碎。既然身居高位,更需有一个正确价值观。
∷∷∷
【无地域歧视】犯罪具有地域因素。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发现这本书中的山西,陕西,河南,黑龙江等地方被提及多次。山西陕西在过去是落后的地区,所以文明之风很难进入。记得之前在某位简友的文章中看到女大学生被拐卖到山西,几年之后才有了机会逃了恶魔之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面对一群无知的村民但却无力,挣脱不掉,只能挨打受虐。只有有了儿子,能够传宗接代对方才放松了警惕,终于逃脱。但也在自己的人生长河中留下了难以抹灭的伤痕。此事为真事。东北,大都为“闯关东”的山东人,而山东的土匪文化在当时也盛行。闯关东,走西口的人都是具有冒险精神的,而且东北人好斗也热情,形成了大男子主义,因此打老婆这件事也比较常见(同时大概受日本人和朝鲜人的影响。以前的人都是抽手板,直到清代的时候以及近代受到日本人的影响开始打耳光,这也作为惩罚的恶劣行为,因为中国人都要脸。)水土好斗,崇尚权利的文化造就了军阀与土匪。湘西南,在过去的长江以南地区大部分未开发,是流放犯人之地,缺少管理,导致部分地区民风不正。
∷∷∷
春风凉意社会的动荡因素来自于离婚和家长离婚后被抛弃的孩子。离婚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欲离不能离。妇女作为弱者,忍受不了家暴往往就会提出离婚,这是一个女人经历了一次死心的过程。因为97%的离婚家庭中,都已有孩子。往往母亲是最能容忍的也是最不想家庭破裂的一方。这是被自己的丈夫所逼才无能为力的选择离婚。这个时候一些心里扭曲的男人不想离婚,还是向上文说的控制力一样,他们不想让“俘虏们”溜走。他们变本加厉,家暴行为也愈演愈烈。终于母亲无法忍受,造成惨案。孩子从小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拥有暴力倾向是他不想学都无法不在潜意识里形成的东西。于是,被家庭抛弃,被社会抛弃,他们开始拉帮结派,抢劫打杂,走上犯罪。如今的青少年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尤其是在17岁以下的孩子。花季承受了这个年纪所不该承受的。因为这些人他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于是借酒浇愁,嗜酒如命。七十年代有个研究称,酗酒者一般有以下5个特点:①以自我为中心,寻找自己的舞台,不管别人方不方便②大都缺乏耐心③脱离现实,容易想入非非④常有罪恶感⑤孤独。心理上拥有缺陷,嗜酒也具有遗传因素。
他们感叹命运的不公,在学校里他们欺负弱小,走到社会开始报复社会。由于社会地位以及财富的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贫富差距的过大,人是需要不断刺激的,没有了刺激,就会千方百计的去寻找刺激。同时让他们心生嫉妒,受到家庭的影响他们想保护自己的利益又想在他人身上掠夺。也就形成了校园暴力。社会有警察,但学校没有,所以这几年的报道层出不穷。归根结底就是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不当。在学校,或许不是宣传法律的重要性,因为涉世未深不曾接触,我认为更多的可以去宣传爱与道德。社会也是有责任的,一些电视剧电影等媒介的大力传播出的暴力色彩,不得不让孩子们去模仿,去学习,上面讲到儿童心理的典型就是模仿。就拿盛行于80年代的古惑仔来说吧,也是对一些人产生了不良影响吧。拿刀拿斧头的,就会认为那是权利的象征。还有懵懂无知的小孩去伙同其他孩子去模仿包公铡头。以及也会有些人会拿小说中的人物比自己,比身边的人,甚至与其中同悲同喜。以至于离婚案的增多。
又说到离婚了,那么也有很多是受不了妻子,男人无奈离婚的。性格不合是仅次于性生活不和谐造成关系破裂的第二大因素。女人的性格暴烈,男人就会敬而远之。被成为具备“癔症气质”。她们往往反复无常,她们敏感,有的时候甚至一发不可收拾不可控制。她们意识狭窄,这类人在城市文化中的子女中占到了70%。而且这个数字我相信会是一个让人琢磨不定的。一方面现在家庭对孩子的娇生惯养,以至于让他们不曾去关爱他人。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更加注重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培养。
仇恨学校。仇恨老师。不想上学。中小学的老师以女性居多,妇女在家庭中是容易受气的。女老师的嫉妒心也是非常强的,文明地方的公办老师要比民办的要强。那些落后的地方,她们会把孩子当做出气筒,一是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得到爱,不知爱也不会爱。一是从小被娇惯,自我中心,不能爱也不愿意爱。自私是种性格与爱无关。她们会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老师的法子是如何惩罚自己的,这就是为什么说一代代的遗传暴力。如今的学校教育,通常采用“叫家长”作为老师的杀手锏。美名其曰为“配合教育”实则是借家长的手去“教育”。孩子们大都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尤其是很小的孩子,他们更倾心于温柔而又关爱他们的老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把兔子放在老虎的笼子旁边,即使老虎是被关起来的,也在旁边给兔子准备好了食物。但是兔子超不过一段时间就会死掉。因为恐惧。在学习的开初,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渊博的知识,课的组织,试听工具的使用和教学程序的决定,讲座质量的高低和参考书本的多少,全不相干。尽管这些因素在某一时间段是有用的,甚至是有益的,但学习不靠这些,学习靠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靠这种关系中相互间的作用。而且在发达国家,幼儿教师要比中学老师的要求更严格。相应的,幼儿教师的薪资也比中学老师甚至大学老师高的多。因为他们知道,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潜意识的伤害和更需要关爱。没有一定的文化甚至没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阿姨,尽管是出于好心,但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了无形的伤害,也还不知道。
∷∷∷
吸毒者最大的问题是精神的归宿。鸦片起源于印度,但是印度人吸的却很少,因为他们有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是他们终身灵魂的寄托,他们可获得心理上的安慰。而中国人则缺少这一点,他们就会去寻找刺激,吸取毒品要比性交刺激的多,因此往往追求刺激,寻找心理安慰,走上了吸毒之路。所以这样讲的话,戒毒可难可不难。就像希腊人总是担心在信念上困住了自己。
∷∷∷
《黄帝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明相庆也。大多的犯罪时间多为满月之时。人体内80%是液体,月亮的引力能像引起海水潮那样,对人产生作用,引起生物潮……
不能将儿童心理更加具体描绘出,有些可惜。
终于接近尾声,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教育的重视刻不容缓!
春风凉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