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水侗乡寻亭记

作者: 精进的医生 | 来源:发表于2021-11-29 04:38 被阅读0次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和我家先生又来到芭蕉,来到了夷水侗乡。我们恩施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芭蕉乡则是侗族人相对集中的地方。在历史的长河中,侗族发展成为一个单独的民族共同体,在共同地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本民族语言,在社会交往和同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他们相互依赖,团结互助。

    这里以鼓楼为核心的侗乡风情画与风雨桥,石板路、大歌等民俗事象相联系,形成了独持的侗族文化模式。而凝聚侗族人民集体智慧并代表其建筑艺术最高成就的鼓楼群落,熔铸了他们最富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思想感情,在夷水侗乡你可以亲身感受到侗族文化的精髓和他们的生活习俗。

    侗家种旱粮的习俗,就称作“刀耕火种”。一是烧过的焦土适合黄粟生长;二是焚烧过的草木灰是黄粟生长的良好肥料, 三是烧过的山地虫害减少。 在立春前,男人身背柴刀,到山坡上将成片的茅草、荆棘砍倒,铺于坡地上。待到播种季节,先点火烧掉砍倒的茅草杂物,然后撒播苞谷、小米、高粱等种子,出苗后进行一次除草、移苗、匀苗,以后也无须任何管理,秋后再来收获,这就是“刀耕灭种”的生产方法。

    侗族习惯于聚族而居,少则几十户,多则上百户,上千户。且以独姓和大姓立寨为多。侗族立村建寨一般都选在前有绿水,后有青山,地势开阔的“龙虎之地” 。村寨周围林木深深、山花点点、流水孱屏、田坝层层、屋舍叠叠、道路阡陌、藏风聚气、人杰地灵。

    夷水侗乡我已经来过多次了,鼓楼、风雨桥、金丝楠木屋等地方我都去过,今天看见了山顶的亭子,便想爬上这亭子去“一览众山小”。这亭子有两层,六角、黑瓦、红柱,顶上还有个高耸云端的避雷针,在周围绿树、红叶的衬托下,它显得那么突出,成为山顶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蒋勋老师的讲课我听了许多,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关于“亭子”的描述,他说,“也许大家都有印象,爬山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亭子,或者你走到溪流旁忽然有一个亭子,你发现亭子的好处就是让你停下来的地方。它是一个建筑空间,但也是一种提醒和暗示:不要再走了!因为这边景观美极了。”

    是的,这两年在北京常常逛公园,自己曾在很多个亭子里面休息过,也欣赏了很多美好的风景,不过北京的山都不太高,没有爬过像恩施这么高的亭子,而且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目之所及除了松竹等耐寒植物,几乎所有的树都光秃秃的了,在这个季节即使爬上亭子,也没啥好看的。在恩施就不一样,冬天都还是一派郁郁葱葱,风景是极美的。

    今天很想挑战一下,想去爬海拔一两百米的亭子。只有经历千辛万苦,爬到最高处的亭子,才能欣赏到最美的风景,才有有一种成就感,也才有一个自我觉醒的空间。就像飞越千山万水,和好朋友见面、深聊之后,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亭子或许是我们更应该尊重的一个生命,这个生命占据最好的地势,恭候着你去欣赏人世间的无限风光。

    先生照例在夷水侗乡风雨桥下面的河边钓鱼,这条河水清澈,里面有小的刁子鱼、黄骨头鱼,而且青山的倒影在河水中,成群的鸭子在水上自由滑行,一只只麻雀在水面上飞翔,真是美极了。他可以边钓鱼边欣赏美景,我可不愿意就呆呆坐在旁边等他尽兴,于是,我指着高山上的亭子对他说:“我要爬上那个亭子!”真是豪气冲天,连究竟从哪条路爬上去都不知道,就豪言壮语了。不过,这怎么可能难倒我这个爬山高手呢?要知道我从小爬山,各种泥泞小路我都走过,没有什么山路能够难倒我的。

    这亭子应该是属于夷水侗乡的二期工程,亭子修好了,疫情来了,这里的老板没有资金投入到修路上面了,当我找路的时候,只看见一条沙土路。因为荒置的时间太久了。有些路段充满了荆棘、杂草、芦苇、马尾巴草、蒲公英等,我从中间穿过去,我穿的一件呢子大衣,上面也沾满了苍耳籽、鬼针草等等,而我的头上也粘了一些,手上还被划了一些小伤口。

    走着走着前面就没路了,我就四处探路,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往上一看居然有一个回廊,上面爬满了绿藤,于是从山石路上爬上去,看见这是一个似乎荒置了很久的回廊,地面上、石椅上积满了落叶,我走在上面听到一声声“沙沙”的声音,走在这么荒凉而幽静的地方,真庆幸自己是大白天来的,如果是晚上,那就直接进入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的鬼世界。不过,即使是在白天,也有些阴森森的感觉,这场景真的和《西游记》中的妖精们曾经住的过的洞穴差不多,感觉这里也曾是什么妖魔鬼怪住过的地方,不过现在已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罢了。

    到离亭子只有十多米的地方又没有明显的山路了,只有一条巨石垒起的凹凸不平的路,为了爬上亭子,我也来尝试如此难走的路。我走在巨石阵上面,慢慢接近亭子。终于经过蜿蜒曲折的小路和巨石阵,爬上了山顶的亭子,亭子的四周有一幅幅梅花、松树等的水墨画,画笔都还在亭子的地上,亭子里也都是落叶,四壁也有很多残缺,这里也应该很久没有人来过了,我顺着楼梯爬到亭子的二楼,在楼梯间还有一棵树的树干从中穿过,这是当初修建这梯子时,人们舍不得砍断这棵大树,专门保留其中的。

    我站在山顶的亭子上,看着远方绵延起伏的山脉,天空无穷无尽的云层,还有近处高耸入云的鼓楼、风雨桥、蜿蜒的芭蕉河、一块块茶园、一片片红黄绿的树林,全都呈现在眼前,视野真是开阔,夷水侗乡的全貌如画卷一般缓缓展示在我的面前,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吃了那么多苦头,终于爬到山顶,想起了王安石文章中的经典名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原本以为建好的亭子必定有通往它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大道没找到,竟然被自己发现了一条崎岖、险峻的道路。这条道路充满了风险,杂草丛生、荆棘遍布,不过,我终于到达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并且看到了奇伟、美丽的景观,看来这一路上吃过的苦头都是值得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夷水侗乡寻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nc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