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有德之人不用惧怕孤单---学《论语 里仁第四》第二十五章

有德之人不用惧怕孤单---学《论语 里仁第四》第二十五章

作者: 微尘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1-26 13:11 被阅读71次

        今天学习了《论语 里仁第四》第二十五章: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所谓“德”,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为什么呢?孔子说,这是因为“必有邻”。从字面上来理解,“邻”就是“邻居”。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邻里关系是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这章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孔子还说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宪问》,这是在德和力之间作比较。还有,孔子的德具体讲就是指仁德,所以这章与《论语》整体思想以仁为思想的核心之核心有关,有德者就是仁人、仁者。

        有时,强调什么往往就是出问题多的地方,孔子在第三篇《八佾》里重点讲述了礼的重要性,背后反映的是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在《里仁》篇里强调仁义仁德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当时有很多人离仁德越来越远。经济越发展,思想越多元化。

        在现代社会中,有德的人也常常感到孤立。 春秋战国时代和我们改革开放以后一段时间非常相似。经过西周时期的发展,经济、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变化,不像西周时期那么单纯、朴实。又由于春秋时经济结构的变化、税制的改革、战争失去正义,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离德离仁,追求生存、利益是主体,故而使得礼崩乐坏,社会极度缺乏道德的支撑。故圣者仍然疾呼德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有德之人不用惧怕孤单---学《论语 里仁第四》第二十五章

    今天学习了《论语 里仁第四》第二十五章: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所谓“德”,指的是有道德的人,...

  • 学习《论语》2.0

    每日抄诵《论语》 里仁第四(二五) 字词解释: “邻”,邻居,引申为亲近之人,同道之人。 大意: 孔子说:“有德的...

  • 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第四》第二十五章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只要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

  •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25〉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25〉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①孔子说:“有德行的人...

  • 仁的境界,孔子的理想境界

    今天,继续学《论语》里仁第四篇。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住处,在这里,为动词。 处:住处...

  • 《论语解悟》里仁 第一、二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二十五、二十六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里仁 第三、四、五章 里仁是《论语》的第四篇,内容上...

  • 东北的冬日更温暖

    清晨,一缕金灿灿的阳光,透过满是湿气的玻璃窗,霸道又温柔的抚慰着梦中初醒之人,耳边响起论语「里仁第四」子曰:“里仁...

  • 190523~自律一

    自律~早起 自律~论语学习 0523学习笔记 前四篇总结: 1.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各篇章...

  • 见贤思齐 自律当先

    自古以来,人们无不崇尚贤人、有德之人。万世师表——孔子的《论语 里仁》中有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 家道传承之:文史之道—《论语》鉴赏

    我一直讲关于《论语》只要学完前四篇,也就说第一篇学而第一,第二篇为政第二,第三篇八佾第三,第四篇,里仁第四。这只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德之人不用惧怕孤单---学《论语 里仁第四》第二十五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ni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