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马上上高中了,老家里的很多人选择了陪读。何谓陪读,就是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每天接孩子上学放学,附带监督孩子的学习。
陪读,是我从未想过的问题,自认为管不了孩子,也没时间管孩子。
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在身边,平时工作繁忙,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回到家里,夜深深,只能看见孩子熟睡的脸庞。早上,孩子老早就坐着校车上学去了,从小学一年级,孩子就做校车,身为父母送她的次数屈指可数。

一二年级时,孩子在班里的成绩还是数一数二的,后面便慢慢下滑,六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在班里中等。偶尔看到她的成绩,也很吃惊,出乎自己意料,不是一直挺好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小升初时,惊慌失措的给她报了各种补习班,然而于事无补,临阵磨枪并没有带来好的成绩,反而把自己的焦虑传染给了她。

浮躁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也是浮躁的。休息日偶尔监督孩子学习,发现孩子压根静不下心来,那时的我,心里很焦虑,对着孩子怒吼,各种指责,甚至打骂。孩子在这种压力下产生了逆反心里。在培训机构,培训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期间偷玩手机,除了气愤还有指责,可是只能让孩子更加逆反。
初中一年级,孩子对自己所在的学校各种抱怨,吃的不好,没有学习氛围;偶尔一次,在孩子的床上翻到了手机,晚上睡觉时,总是要起来几次,看看孩子是不是玩手机,有没有睡觉等等,各种心操碎了,对于孩子的成绩依旧没有半点提升。
初中二年级,思来想去,还是把她送回了老家的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管得很严,不能带手机,住在宿舍里,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什么都是按时的。同桌之间还展开了竞赛,哪个科目考的多,哪个科目考的少,每个人都在心里暗暗努力。
学校的宿舍就是一个小社会,每次看望时,孩子各种吐槽。或许是距离产生美,对于孩子的吐槽,不再那么烦躁,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其实,送走孩子后,也时常检讨自己,在带孩子方面缺了什么?或许,最缺的是耐心,耐心的陪伴。一个月看望一次二次,居然能够放下手中的工作,每次都能以极好的心情,极好的耐心陪着她。

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她的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盼,和自己所幻想的美好不符合时,才发现,呆在父母身边的生活是如此美好,只可惜自己当时没有珍惜,然而此时却没有退路。
更或许就是因为每月一次两次的陪伴,亲子关系缓和了很多,每次见到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里发生的各种有趣的、无趣的事情。父母也可以发现孩子有进步的地方,虽然有些进步很小。闲暇时,也时常反思,该如何做好孩子的向导,该如何引导孩子。下次再看望孩子时,按照自己之前的想法做,想尽各种办法引导孩子。
中考陪考时,在考区旁边的一个小区里散步,看到两个上了年纪的人,大约50多岁吧。于是上前询问,是不是本地人,她们俩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陪读的,在小区里租了一室一厅一卫的房子,一年一万三,还不算水电费。这里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还算不上什么一级二级城市,等多算个三线城市。
想必她家的娃也不止一个吧,毕竟有那么大年纪了,陪读意味着什么,放弃工作?或者在本地找个工作?房租是一万三,还有其他的呢,学费呢,生活费呢,三年下来,十来万是有的吧?!
她们俩的孩子已经高考完毕,就等成绩了。静静地看着她们俩,一个坐在树荫下摆弄着渔网,一个站着闲聊。听不懂她们说的什么,有些羡慕,更多的是无奈。
一个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回到县城能不能找到工作是一回事,找到什么的工作又是另一回事。找到工作之后呢,还有没有时间,每日陪孩子呢,真不好说。最重要的是,要负责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且不说自己做的饭菜孩子并不是多么喜欢吃,甚至并不愿意多吃一口。
孩子放学回到家后,学习还是要监督的吧,孩子上高中,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还能像小学时,盯得那么紧吗?盯得太紧,每天催促,除了能给孩子制造焦虑,还能带来什么呢?不敢想。
三年,有些长,也有些短。孩子真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吗?回忆一下,小学初中都是呆在自己身边的,六七年的时间。六七年的时间里,作为父母,还不是为了那几斗米折腰。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并没有培养出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受父母情绪的影响。
小学初中是如此,高中如果还是如此,有什么益处呢。作为一名学生,首先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然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这两者都具备了,学习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上面的那两位家长,他们的孩子所在的高中是省示范高中,成绩一定不错,也必然有些好的学习习惯。父母过来陪读,让孩子吃的好些,睡的好些,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自己家的娃,并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制力也差,又容易受环境影响,一有干扰就容易分心,回到家中,学习做事更无章法,摸起手机就难以放下,父母再催促,能催出什么结果来呢?估计又回到以前,倒回去了。

家里的环境很嘈杂,有人要看电视,有人要学习,还有人要做其他的事情,窗外各种噪声也时不时的传过来,有什么学习的氛围呢,父母也抱着个手机刷刷这,刷刷那,孩子难免不受影响。不知道别人家的父母是怎样保证孩子的学习氛围的,自己家里做不到,不打扰孩子。孩子也做不到,一心一意学习,不走神。
陪读,也只能陪那些自制力好的学生,每天固定时间学习,每天固定投入一定的精力在学习上。对于自制力差的学习,则需要一个学习氛围,放在学校里,坐在教室里,大家都在学习,那她也会跟着学习。

陪读,对于一个需要夫妻两人,才能赚到菜米油盐钱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困难,也是一个取舍。陪读,对于没有学习习惯的孩子来说,很可能更难培养学习习惯,与其如此,还不如放到学校里,稍微严一点的学校有学习的氛围,更容易培养学习习惯。
陪读,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的,更是精神上的。如果在陪读中,拿不出陪孩子的耐心,拿不出陪孩子的时间,那陪读就没有什么意义。高中的孩子,是马上走向社会的少年,独立、自律都很重要,陪不陪读,自个儿衡量吧,量力而为,不走形式,对彼此都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