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作者: 5706520bfcb5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11:53 被阅读24次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释:

    孔:大

    容:样子,形状

    象:形象

    窈:深远,微不可见

    冥:幽暗,深不可测

    精:精气,最微小的物质实体

    信:相信,真实

    甫:开始,引申为事物的开端

    此:代指“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至高至大的德行的形态,应该遵从“道”的意义。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道”这个物质很难讲得清楚,它是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的。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虽然恍恍惚惚,但是其中有些能够看到的形象;虽然恍恍惚惚,但其中的确存在某些物质。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它看似迷离且深不可测,但其中有一些极其微小的气的存在。

    这些精微的气非常纯真,这些纯真之气是可以相信并验证的。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从当今上溯到远古,它的名字从未泯灭,依据它,才可以更好地审视万物的初始。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我是如何了解世间万物最开始的状态的呢? 靠的就是这些,也就是一直所讲的“道”。

    老子提出“道”是宇宙的本源,但究竟“道”是精神还是物质,这也无法考证,无从究问。老子将“道”说得无形无实、无状无象、恍恍惚惚,但又确实存在,而世间万物,包括价值观的产生都是“道”孕育的,所以这里说“德”应该遵循“道”。

    《道德经》显然不否认“德”的真实性,尽管在现实层面,“德”的虚伪和工具特征已经暴露无遗,但通过向“德”的上游追溯,《道德经》发现“德”的源头在于“道”,而“道”是真实的。为了章显“道”的真实存在,《道德经》将“道”与感知世界对应起来,即在感知领域,“道”是恍惚迷离的,具象之物是实打实在的;而思想一旦进入“道”的世界,我们自然就会发现,具象之物是变动不居的,“道”则有精有信,是事物的内核,也是事物变化可以预期的准信。这个准信既可以在我们的沉思中呈现出来,也可以在历史的轨迹中呈现出来。历史地看,“道”的存在是永恒的,启发了一切开物成务的创造者,是“众父”的精神向导。

    --卢国龙教授

    宇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ui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