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营养》读书笔记06-3

《心理营养》读书笔记06-3

作者: 智慧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22-03-06 20:36 被阅读0次

    冷静型孩子:小心谨慎、思维能力强

    女孩天生“忧郁气质”成分比较多一样,

    “冷静气质”在男孩身体里的比重也较大。

    因为女性天生感受因子较多,男性思维因子较多。

    冷静型气质的孩子,看上去比较安静内向,喜欢独自一人待着,会选择与少数几个特别信任的人联结,社交风格来自于他天生谨慎的个性。

    性格关键词——天生谨慎、温和稳定、擅长思考

    为了做事情比较有把握,通常习惯于做事前搜资料、做计划、多思考,甚至最好别人给他一个榜样示范,让他看到一件事情可能出现的结果。

    单靠脑袋,想一件事情就能想得非常细腻,甚至滴水不漏,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考虑得非常严密。

    会选择普通颜色(通常是暗色)、普通款式的衣服,绝不标新立异。(人群中没有人发现、注意他)

    如果冷静型孩子的父母比较爱出风头,希望孩子可以在大家面前展现一下才艺,诸如唱歌、演讲等,父母的这类期待和勉强会让孩子非常不舒服,不会因此有享受的感觉。

    温和稳定

    有逻辑、有条理、思考力强。

    把一件事前前后后想好后,可以照着自己的想法去行动。

    情绪稳定,不易受外界影响。

    一个家庭里,父母关系不和,总是吵闹,冷静型孩子可能会这样思考:“爸爸妈妈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能不能帮忙?”如果得出结论:“即使我很想帮忙,但原来这根本就是我帮不了、管不了的事情,那我就站远一点。”

    比较有界限感:

    “爸妈的事,他们自己处理,我自己的事,自己管好就好了。”

    非常愿意按照条例、规矩做事。

    面对这样的孩子,要把期望他做的事情,一二三讲清楚。

    如果他达到了要求,他希望你会感到满意,不要拿那些没有讲清楚,他也没做的事情来批评他。

    他会觉得自己很好,很负责任,受到批评会觉得不公平。

    冷静型性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实人,他很少惹麻烦,交代给他的事情,如果他答应了,就一定会有头有尾地完成。

    自得其乐

    面对不理想的家庭环境,冷静型孩子会想:“怎么办?”他可以想一些办法开解自己,并且自得其乐。(家庭养分的需求相对平和)

    不需要很多朋友,有少数几个知心朋友就够了。非常享受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光。

    养育关键词——接纳慢节奏、多给肯定、鼓励表达感受

    比较少让父母操心的类型,数理化成绩都会比较好,对金钱的管理能力强。

    做什么都比较慢,不管是吃饭、洗澡,还是做功课,整个人的动作节律都比别人慢半拍。

    因为个性谨慎,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多一点时间思考和准备。

    人的生理、外在节奏和心理节奏是一致的,当冷静型孩子天生慢节奏得不到尊重和理解,心里会觉得很不妥善、没有安全感。

    因为性格温和的关系,当他被催时,他也不会发脾气,他的方法是,更加拖拉、更加被动。

    看上去个性温和,骨子里非常固执、倔强,他觉得任何事情,都尽可能要想周到,不希望别人干扰他思考、行动的过程。

    如果父母不嫌这样的孩子慢,他的整个人基本会没有问题,没有纪律问题,没有破坏问题,没有情绪问题。

    看上去总是精力不够

    从事办公室工作,回到家就好像刚做完苦工一般疲累。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的事,冷静型的人思考都太多,氧气大部分都输送到大脑用于思考,因此他真的很累。

    孩子也一样,因为慢,再加上看着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父母很容易觉得这样的孩子懒。实际跟懒无关,是精力不那么旺盛)

    不那么活泼,不那么爱跑爱跳,时常需要休息一下,身体是很有智慧的,知道有太多精力要消耗在脑袋里,所以会自动休息,保护精力。

    懒或者慢的外在表现方式,很容易让父母指责、批评孩子。

    冷静型孩子,如果希望他哪个方面做得好,多在他那个方面做得好的时候认可他、表扬他,通过正面肯定的方式,才会激发孩子积极行动的动力,让他变得比较有力量,比较有行动力。

    鼓励表达感受

    冷静型孩子从小就比较好养育,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进入婚姻以后。

    天生不喜欢表达感受,亲密伴侣常常会有一种面对木头人的感觉。

    从小要引导孩子表达感受,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表达的环境。

    对孩子说:“这有什么好哭的?”“男子汉这点事,还值得生气?”孩子就会更加觉得表达感受不被接纳,不够安全。

    在家庭这个最值得信任的地方,只有从小练习表达感受,并慢慢发现表达感受并不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才有可能习惯于表达感受。

    开始的时候,需要给予更多的接纳和耐心,去倾听,甚至主动引导他表达感受。

    只有在家庭里,先养成“可以表达”的习惯,孩子才有可能在面对外面信任的朋友时,也尝试表达感受。

    不要逼迫他交很多朋友,只是在时机合适的时候,鼓励他尝试和别人相处、交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营养》读书笔记06-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vw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