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百姓莫为官

作者: wind骨 | 来源:发表于2020-03-03 23:45 被阅读0次

    什么样的领导干部才称之为——官

    个人认为“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个地方,成在官员作风,败也在官员作风。所以正人先正己,官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公私分明,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正大光明,才能受到民众的拥护。

    “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总提及这句话,为什么?我觉得,为官一任,就是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是要为民办事。否则,啥也不做,为啥选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有这么一句话“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可以很明白的得出,民情才是国家根本,为官者疏于民情而只“勤”于自身,则愧于官。

    做官,首先要有官德,而好的官德就是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站在百姓的立场看问题,着手解决和处理好每一件人民关心和受益于人民的事。把智慧奉献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融汇于人民,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一切工作首位,尽心尽力的为百姓出主意、想办法、谋利益,而不是把“鱼水关系”异化成“油水关系”。同样,为官者,要牢记三件事——日清、日慎、日勤。所谓的“清”就是清廉,公正廉洁:“慎”则是慎重,谨言慎行;“勤”说的是勤勉,勤奋好学,刻苦上进。这也就要求为官者时刻要提醒自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严守党纪国法。正所谓“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做官,更要懂得修身,因为修身就是养德。从古至今,都称道“为官不发财,贪财不做官”所以,官者,得时刻鞭策自己,严守道德底线,时时反躬自问、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时刻清醒,知晓自己到底是谁,心里又挂念着谁?官者,心系人民,就会更好的服务人民,就会更好的严于律己,也就不会贪财惘政。

    所以,官者,更多的是廉政、修身、养德、爱民、自律、勤奋,摒弃一丝贪念、为官做福、以权谋私、苛待百姓、虚伪浮华、疏民惘政。如若不作为,不勤政,不自勉,不公正,不爱民,只图享乐和“拉帮结派”形式主义。官,必然塌。

相关文章

  • 心无百姓莫为官

    什么样的领导干部才称之为——官 个人认为“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个地...

  • 我爱习大大

    年少学习下基层,百姓酸苦记于胸, 风霜雨雪心无鹜,阅书识人不等闲。 清贫为官忆焦桐,严惩腐败促发展, 国际风云瞬息...

  • 黄霸为官,百姓诚服!

    在我国西汉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普通人,叫做黄霸。他虽然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是他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一定要做一个...

  • 莫, 无,心,静

    一片叶,一菩提。

  • 无尖不商

    “无尖不商”对!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打错。 古时商人分为官商和私商,百姓在卖粮食时以一斗计数,官商是...

  • 天上掉了头大蟒蛇(四)

    “阿莫,如果我他日为官,一定要做一个名垂千古的好官,造福这一番百姓!” 原勤说这话的时候,看着田里劳作的农人,目光...

  • 天上掉了头大蟒蛇(四)

    “阿莫,如果我他日为官,一定要做一个名垂千古的好官,造福这一番百姓!” 原勤说这话的时候,看着田里劳作的农人,目光...

  • 曲终人在

    今日听书《曲终人在》,感慨颇多。书中的欧阳省长为官清廉,一心为了老百姓办事,裁减臃肿的政府机构,关停污染环境...

  • 工作会前诗言志

    治乱从来要担当, 三心二意莫商量。 但无私心公理在, 长存正义邪气藏。 中正平和树风尚, 凝心聚力见真章。 为官就...

  • 感事五首其三

    百姓多怨声,时因腐败惊。 为官三五载,能有几人清? 1998.11(37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无百姓莫为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ar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