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听到复旦大学文学教授梁老师讲阅读与写作,收获颇多。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对写作非常有帮助,将有所启发。
第一个方面的内容:阅读前了解作者当时的背景与历史关系
以前,我阅读小说的时候,从来不会去了解作者写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经济环境和历史条件。
其实很多名著,都具有非常强的人性,这也是名著的一个普适性特点。
想要提高写作能力,多读经典作品是前提条件,反复思考,咂摸小说里面的人物性格和命运。
从古至今,人类的情感与欲望无外乎就那几种类型(如金钱、权力、地位等),这是不变的,而变化的只是历史与关系的问题。
当我们在阅读经典作品的时候,学习作者如何通过作品的主题(如“爱情”)来处理人际关系、社会结构和历史的。洽洽作者处理这些关系的方法就是我们需要反复阅读与咂摸的地方,也正是我们特别需要学习的方法。
第二个方面就是对生活的体会与顿悟
我们现代人所经历的喜恕哀乐,其实古人们也经历过。老师举了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李白,他有一句诗:“举头望明月”。我们所周知的是这首诗体现出的孤独感。
老师认为,可能在那个瞬间,李白并没有觉得孤独,反会是觉得是美好,很幸福,想要跟家人一起分享,故尔写下的一首诗。
写作需要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仅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金句积累,对素材的积累。更深层次的说,是关注生活中的问题,积累我们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有了这些,我们的写作才有落点。
有了写作落点,还可以再提升一下我们的逻辑能力。
因为编故事的能力体现的就是对生活,对生存的反逻辑能力,这种反逻辑使读者意料不到,特别是在故事的转折点上。
这种反逻辑能力需要我们要打破写作的套路,打破日常写作的惯性,跳出原来固有的循环圈,才能创造出生活的无限可能。
坚持记录是好习惯。看完了别忘记拿出小本本,记下来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