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活动
观湘博《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如饮醇醪,烟云尽态令人沉醉

观湘博《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如饮醇醪,烟云尽态令人沉醉

作者: 阿山的诗和远方 | 来源:发表于2023-01-08 00:27 被阅读0次

近日,笔者来到湖南博物院,参观了该院正在举办的“烟云尽态——湖南博物院藏《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第二期)”,感觉如饮醇醪,沉醉其中。

笔者清楚记得近两年前,也是在该院,参观过同题展第一期,当时展出的主要是《三希堂法帖》系列善本,所展不过该主题展内容的三分之一。据了解,这次展览,则遴选60多位古代著名书家的100多件作品。该展览从2022年12月底展出至2023年8月结束,免费向公众开放。

根据资料介绍,清代乾隆皇帝好文艺,嗜书法,于1747年敕命梁诗正、蒋溥等人从《石渠宝笈》中甄编、摹刻上起魏晋、下至晚明历代名家珍品,历时7年才完成,名其为《御刻 三希堂 石渠宝笈 法帖》。其所收之帖,卷帙浩繁,摹刻精良,一些在收藏和流传中散佚的原迹,有幸留存“下真迹一等”之貌,使今人得以借此窥见其风神。其中,特别收录了三希堂内乾隆的三件“最爱”——《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

徜徉在展厅中,从晋代开始,笔者沿着时间的长河顺流而下,饱览了清代以前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真的大饱眼福。

晋唐书法经历了楷、行、草书的过渡、发展和兴盛期,奠定了后世各种书体的基本局面。这一时期名家墨迹存于世者可谓凤毛麟角、无比珍贵。

清内府除继承明王室的遗产之外,又成批地吸纳了梁清标、孙承泽、安岐和高士奇等著名私人藏家的藏品,因此呈现了晋唐名家法书云集内府的盛况,从而为《石渠宝笈》《三希堂法帖》的编纂、刊刻奠定了基础。

《三希堂法帖》的编排,一改以往官家刻帖多置“帝王书法”于帖首之旧制,尊崇书艺,遵循时代顺序,以钟繇《荐季直表》冠诸帖首。其所选书迹,绝大多数著录于《石渠宝笈》,并位列“上等”。

这一部分,集中分别展示了民初拓《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三、四册)及清晚期拓《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五册的纸本墨拓:

隋代佚名书的《出师颂》;唐代的欧阳询书《卜商帖》(摹本)、《张翰帖》(摹本)、褚遂良书《倪宽赞》(宋仿)、冯承素(旧传)摹《兰亭序》、颜真卿(旧传)《告身帖》、颜真卿 书《湖州帖(江外帖)》(宋仿);宋代的米友仁题跋、赵佶(旧传)题跋、许将题跋、王安礼、黄庆基题跋、朱光裔、李之仪题跋、李秬、王景通题跋、王景修、张太宁题跋、王景修题跋、仇伯玉、朱光庭、石苍舒题跋、蔡襄 题跋、米友仁题跋;元代的赵孟頫题跋、邓文原题跋;明代的董其昌题跋;清代弘历题跋。

晋代的王羲之书《姨母帖》《初月帖》、王荟书《疖肿帖》、王慈书《郭桂阳帖》、王徽之书《新月帖》、王献之书《廿九日帖》;南北朝(梁)的姚怀珍、满鶱题名、唐怀充题名、徐僧权题名、王志书《雨气帖(喉痛帖)》;南北朝(齐)的王僧虔书《太子舍人帖》、王慈书《柏酒帖》《汝比帖》;唐代的佚名摹《王氏万岁通天进帖》、王方庆题签、王方庆题跋;五代的杨凝式书《夏热帖》《韭花帖》(摹本);宋代的岳珂题跋;元代的张雨题跋、鲜于枢题跋、赵孟頫题跋、张晏题跋;明代的文徴眀题跋、董其昌题跋、贾希朱题跋、陈继儒题跋、徐守和题跋、凌世韶题跋、项元汴题跋;清代的张照题跋。对照着唐·孙过庭书的《书谱》拓本释文,本人逐字逐句认读和欣赏了拓本全文书法。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三希堂法帖》为此作了详明的注解。两宋享国320年,而该帖所收两宋法书达11卷,占全书篇幅的1/3以上。

该帖所选北宋法书,从名臣韩琦、范仲淹、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司马光到书法大家李建中、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的手迹全部涉及,名帖盆集,基本勾勒了北宋书法的全貌。所选南宋诸家力求全面而略倾复古书风,其中以赵构、薛绍彭、吴说、吴琚为重,也不乏范成大、陆游、张即之和朱熹等诗人、名臣、大儒的书法手迹。而在两宋帝王书法的选择上,重高宗而轻徽宗,这应与乾隆皇帝的一贯审美旨趣甚或特殊政治诉求密切相关。

这一部分,集中分别展示了清晚期拓《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六、七、十、十四、十六、十七册纸本墨拓:

宋代的赵炅(旧传)书《敕蔡行》、郑穆题跋(伪)、黄庭坚 题跋】(伪);宋代的赵构书《付岳飞》、赵昚(shèn)书《赐曾觌(dí)》、曾觌题跋;宋代的苏轼书《答钱穆父诗帖》、《与季常二帖》之《新岁展庆帖》、《与季常二帖》之《人来得书帖》、李楶题跋,元代的万金题跋,明代的张弼题跋、董其昌题跋,清代的弘历题跋;宋代的米芾书《历子帖(粮院帖)》《寒光帖(向乱帖)》《盛制帖》,明代的董其昌题跋;

宋代的周邦彦书《特辱帖》、张舜民书《五味子汤帖》、章惇书《会稽帖》、蔡京书《与节夫帖》、《与宫使帖》、蔡卞书《雪意帖》、翟汝文书《与宣抚帖》、李纲书《近被御笔帖》、王之望书《与季思帖》;宋代的范成大书《垂诲帖》《与先之帖》《与养正帖(雪晴帖)》《尊妗(jìn)帖》,陆游书《与仲躬帖》《拜违帖(桐江帖)》《与原伯帖(秋清帖)》,汪应辰书《与子东帖》,张即之书《与殿元帖》。

同时分别展示了民初拓《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八、九、十二、十三册纸本墨拓:

宋代的李建中书《土母帖》、范仲淹书《道服赞》、文同题跋、戴蒙题跋、柳贯题跋、黄庭坚题跋、文彦博 书《得报帖》、欧阳修书《修史二帖》;元代的胡助题跋;明代的姜良题跋、萧引高题跋、王尹实 题跋、王偁(chēng)题跋、戴仁题跋、吴宽题跋、王世贞题跋、吴宽题跋、祝允明题跋、文徵明题跋;

宋代的蔡襄书《与杜长官帖(离都帖)》《笔精帖(陶生帖)》《精茶帖(暑热帖)》《谢郎帖》《与当世帖(思咏帖)》,苏洵(旧传)书《与提举帖》,曾肇书《奉别帖》,曾布书《与质夫帖》;

宋代的苏辙书《与定国五帖》之《宴居帖》、《与定国五帖》之《上谒帖》、《与定国五帖》之《晴寒帖》、《与定国五帖》之《新晴帖》《晚来帖》《与国博帖》,苏迈的书《题郑天觉画帖》、苏过的书《与贻孙帖》、《诗帖二》之《赠远夫诗帖》、《诗帖二》之《试后四诗册》;以及宋代的黄庭坚书《松风阁诗》。

《三希堂法帖》编纂者意图通过法帖的编刻,呈现出他们所梳理和想展示的中国书法史及其发展脉络。元、明两朝去清不远,法书遗存丰富,也为他们的表述带来了便利。

因帝王喜好,清代早中期赵(孟頫)、董(其昌)书风盛行,“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这在帖中得到了充分反映。全帖所收135位书家中,赵孟頫法书的数量最多、篇幅最大,董其昌紧随其后。由此,足见二人书法对康熙、乾隆及法帖刊刻者的影响,乃至对整个时代广大而深远的影响。

不仅如此,赵氏书风群体的其他书家——赵氏一门及其追随者选刻亦多,如赵夫人管道升、儿子赵雍、外孙王蒙、友人及学生鲜于枢、康里巉、邓文原、张雨、陆继善、俞和等人都受到重点关注。同样,在选择明代文徵明、文彭、文嘉、周天球、张凤翼等“吴中”书家群的法书时,也是这样。

这一时期,侧重分别呈现了清晚期拓《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十八、十九、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册纸本墨拓:

元代的赵孟頫书《临右军帖》《纨扇赋》《与德俊帖》(摹本)、《与进之帖》《与次山总管帖》《与明远帖》《与子方帖》(摹本)、《与静心帖》《与义斋帖》《与子阳二札帖》《与次山帖》《与明仲帖》《吴绵帖》《致八弟帖》《付二哥帖》;元代的饶介书《送孟东野序》《梓人传》;元代的张雨书《听泉亭绝句》,倪瓒书《与默庵诗帖》,廼贤书《南城咏古诗帖》。

明代的沈度书《与镛翁帖》《四箴帖》、沈粲书《御赐五咏》;明代的文徵明书《与希古帖》《与野亭帖》、文彭书《与华麓跋》、周天球书《与壶梁帖》、张凤翼书《与龙冈帖》;明代的董其昌书《孝经》《临淳化五帖》;清代的彭元瑞题跋。

当然还有民初拓《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二十三、三十一册纸本墨拓:元代的康里巎书《渔父辞》《颜鲁公论书帖》;明代的董其昌书《汉书·倪宽传赞》(上)。

清末民初拓翻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三十一、三十二册纸本墨拓:明代的董其昌书《汉书·倪宽传赞》(上)残页;清代的梁诗正/蒋溥/汪由敦/嵇璜题跋及辑刻成员表。民国石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二十五册纸本墨拓:元代的吴志淳书《墨法诗四首》。

从晋代至明代各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名家书帖、书法作品展示,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和众多的观众仿佛在与古代书法大家们面对面交流,得到顶级水平的书法美的享受,油然而生对名家名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湘博《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如饮醇醪,烟云尽态令人沉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ee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