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读到这段话,颇为认同。
美国社会学家安德鲁·切尔林认为,婚姻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度婚姻。通过婚姻获得更多的基本需求,和免于被外界伤害。在这一阶段,人们更看重的,是物质层面的满足和利益的最大化,而将精神需求放在较为次要的地位。
所以,人们会为了某种利益而放弃感情,又为了某种安全感而选择坚持痛苦的婚姻。
第二阶段:陪伴婚姻。当基本的需求和安全感可以在婚姻以外得到,夫妻双方更看重的是精神的愉悦和满足,譬如爱与被爱,譬如激情与浪漫。这时候,在婚姻里,精神的需求超出了物质。
第三阶段:个性化阶段。当女性的教育程度已经等同于男性甚至超过男性时,当女性的经济地位和男性不相上下,而女性的精神已经独立到无需仰赖男性和婚姻,那么女性对婚姻的要求,提升到了能否促进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体现的高度。
我想我还不够独立,经济也好能力也好,乃至于见识浅薄,精神世界匮乏。好在生来便倔犟,凡事也无所谓得很,可以慢慢的走到第三步。
这个时代,幸运的是,尚有选择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