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伦·D·安吉尔
(源自《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一书)
1
好多年前,我几乎是在一种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给予”的法则。
大约是在1994年,我注意到,那些我曾经赠予一大包巧克力以表示自己的谢意的商业客户,往往会给我比较多的生意。
我同时我发现那些收到我礼品的客户,比那些没有得到我美味礼品的客户给我的生意,要多40%左右。
而在此之前的几年里,我的这些巧克力客户是在我的客户中生意最少的。虽然我努力想争取赢得他们更多的生意,但在那几年里,几乎不可能。
在我发现这一现象之后,我决意更多的去做这样的事情。
老实说,起初,这仅仅只是一个出于为自己考虑的想法。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看到了“给予”和“获得”的相互关系。
那个时候,我只是知道必须学习更多的东西,尤其是发现了“给予”这种全新的、充满神秘力量而又有效的方法,在幕后起的作用。
我第一次真正明白,人一生中所得到的是与他为别人所贡献的成直接比例的。我曾听说创造财富的秘密就在于为他人创造价值。可是,基于我的新发现,我现在知道,对“给予”法则的虔诚尊奉,是创造财富的一个好办法。
很快,对于“给予”的那种处于实用目的的相反,就转变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了。我或许还么没有意识到,这种转变将开启我内心深处神圣的精神家园。
为了进一步了解,给予是如何导致获得的,我做了几个有效的试验。结果令我非常吃惊,因为我发现通过深入的价值共享,是这样深刻的改变着他人的生活。
于是,我开始给予更多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巧克力。
我给予别人有价值的建议。我会花上一段时间和客户相处,会给我的朋友发一些关于他们个人喜好的电子书和报纸剪辑。
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这一切。
如果有人前来向我求助,我就知道,他一定有是有什么目的,于是我就乐于分享我有关的想法。我每一天对每一人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对于我的生意上合作的人是这样,对我客户也是这样。
这额一切就像一种魔力,它很快改变了我的心灵。
这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我的心灵能够同每一个我荣幸进入他们心灵的人,一起进入天堂。
我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我所遇到的人,都认为我是一名价值的创造者。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无私的、丰富的资源提供者。
你可以发现,如果说凭借“给予”开启我自己关注他人需要的心灵,那么我的“给予”的接收者,心灵也会为我而打开。
2
所以实践“给予”的第一步,就是对他人开放你的心灵。这是建筑好的商业关系,个人友谊的有效开始。
其次,要成为一名价值的创造者,必须发自内心地、无任何私利地、足够多地、顺其自然地“给予”,并且不能有明显的想获得直接受益的期望,而且我还认识到“给予”必须平衡的,这是为了尊重我给予的礼物的真实价值。
我给予的礼物不仅仅是我的意愿的一种反映,也是我们自己内在经验的切身经历的一部分。
对于你而言也是一样的,每一件你付出的礼物带有预期的意义和价值的帮助;对你的接收者而言,也是你自己实际经历的一部分。
付出的礼物是你的经历的一部分,这成为你付出和回报之间的纽带,而且也创造了与你以后所获得的回报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果那些接收者能够理解并意识到你的礼物的价值,那么,你的给予将对接收者产生神奇而积极的影响。
把“给予”法则作为人生哲学后不久,我开始发现一些附带现象的存在。
作为乔·维特尔(本书作者)的催眠理论的信徒,我把自己独特的发现取名为“催眠般的交换现象”。因为它揭示了“给予”结果的发生是如此的微妙,就像人们的条件反射一样。
“催眠般的交换现象”就是:
收到有价值的礼物的人会不知不觉的产生心里变化,应该立刻回报那位付出的人,且应该超出所收到的礼物。
那我吧,人们在接受我无私的礼物之后,他们开始安排寻找各种各样的可以实施的路子回报我。有几次我的回报可能是当他们在谈论我时,为我美言几句;大部分时候我的回报,是被推举为各种生意的合作伙伴。
在我和那些曾接受我的给予的人联系时,我问他们是否接收到我给他们的帮助时,他们曾经充满感激之情。我意识到我的帮助就如种子一样,会在一个合适的时候结出果实。
3
我们必须提醒自己:
你准备慷慨付出的礼物必须对他们来说,真正能让人感觉到有价值的,这一点至关重要。
认得心理状态是相对永恒的,在过去的世纪里,许多心理学大师向我们揭示了“给予”法则难以置信的许多秘密,这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一个人给了我们他所拥有的,那么我们就属于他。”——艾黎可·哈非。20世纪美国造诣很深的心理学家。
“礼物给接收者一个震动。”——华特·本杰明。20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
“在合理的时候慷慨给予。”——吉恩·德·拉·布鲁耶。17世纪法国作家。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6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
我最近两年发现这个发现,获得了我一些亲密朋友(他们都是著名的作家)的帮助。
他们能够富有和出名,都源自于他们卖出了上百万的运用“给予”法则的著作,他们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丰富贡献者。现在他们无私地与你分享他们的成功秘诀。
这些大师级人物包括:乔·维特尔(《精神营销》作者);詹姆斯·雷德菲尔德(《塞莉斯廷的预言》作者);迪克·查尔顿(《财富的理发师》作者),另外还有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