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听课笔记 ‖《“问题孩子”的背后》(上)

听课笔记 ‖《“问题孩子”的背后》(上)

作者: 爱做梦的老巫婆 | 来源:发表于2023-04-23 08:29 被阅读0次

听课地点:某公益父母讲堂

讲课人:张老师

为什么在“问题孩子”四个字上打引号呢?张老师说,因为在他看来,没有问题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孩子”。孩子遇到了问题是很正常的,我们成年人就没有问题吗?不,我们的问题更多,所以,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给孩子贴上“问题孩子”的标签。

为什么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而“问题孩子”越来越多了?

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孩子要啥有啥,啥都不缺,为什么反而会有这么多问题?张老师剖析了三个原因:

1. 物质与教育失衡了,穷了教育,富了孩子

为什么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么多问题?那时候物质与精神双双匮乏,它们在一个平衡状态,现在物质水平飞速提高,过于富足,而我们的精神依旧匮乏。

至于“穷了教育”这件事,有人会持否定态度,我们一年花在孩子补习班兴趣班上的钱还少吗?那还要让他们在教育上怎么“富”?这一点张老师没有展开说,我的理解是:虽然我们给孩子花了若干钱报了若干班,但我们作为父母,自身对于教育的知识学习不够,把教育孩子的大任一股脑的推给了外界。

2. 这一代家长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长环境和成长过程就存在问题。

八零后的孩子,多数正在进入青春期,而多数孩子的问题都是在青春期爆发的,所以张老师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我想,也并不绝对。

3. 教育已经没有道德底线了。

自古到今,尊师重教是一种基本道德,可看现在的学校,还有几位老师会敢于对犯错的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体罚?别说家长不跟你善罢甘休,孩子可能当场就跟你顶撞起来。

更恐怖的,是一旦被上传到网络,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这样的情况下,严师慢慢消失,应付的老师越来越多。

现在很多老师仅仅做到“传授知识”,我课讲完,你们爱咋咋滴,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我就当看不见 。

有老师吐槽,现在对待学生有三不敢:不敢打,不敢骂,不敢说。

而在一个家庭中,尊卑有序也受到了挑战,在四个大人一个孩子的家庭模式中,孩子的地位直线上升,吃饭孩子要先吃,好吃的要留给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切围着孩子转,“小皇上”,“小公主”在家里有绝对的权威。

当学校老师放弃了教育,而家庭教育又跟不上的时候,孩子的问题自然就越来越严重。

没有“问题孩子”,只有孩子的问题。

张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孩子小时候学走路一直摔跤,我们批评他了没有?嘲笑他了没有?有没有不耐烦?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口齿不清词不达意,我们是不是一遍遍耐心去教?为什么孩子长大以后,我们的耐心就没有了?不允许孩子犯错了?

没有摔过跤的孩子是学不会走路的,同样,没有人的人生不会犯错。

而在孩子犯错这件事情上,因为家长不停在进行着错误的处理方式,所以孩子的问题就永远得不到改变。

教育需要的是耐心,就像我们对待孩子小时候学走路说话一样,要有足够的耐心,家长过分的焦虑和担心,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破坏孩子的灵性。

不要总拿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我们的孩子有把我们跟其他家长比较吗?还是那句话,在我们眼里,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往那个方向发展。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课笔记 ‖《“问题孩子”的背后》(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qq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