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三段论”

作者: 虚舟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7-01-03 13:55 被阅读79次
人生设计读书法

1

读书三段论,就是将读书分成三个部分:读书前、读书中、读书后。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这是基于一种“人生设计”的思路,将人生设计融入到读书活动当中去,不再将读书视为一个单纯的点,而将读书看作是一段旅程,一段将人生目标落地的旅程。

读书的目的无非是从“知”到“行”,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这叫做转识成智。知行合一、转识成智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段旅程。

在这里,我们将读书看作是解决人生大问题的一个抓手,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寻找人生实现的解决方案,读书前、读书中、读书后都围绕这个目的去展开。

读书三段论

这就是以终为始,需要我们在每一件事情上(这里是读书)不断地磨练结果思维、结果思维、结果思维,这并不容易,但非常值得,非常有价值。

因此,读书不是一个零碎的事件,更不是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中的无序阅读状态,而是一个成体系、有目标、有过程、有结果的整体设计。

那么,具体如何来设计呢?

2

首先,在读书前做好整体读书规划,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目标与任务:

•个人愿景:在这段旅程的开始之前,也就是读书之前,我们要弄清楚要到哪里去?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目标设定:愿景确立以后,确定长期和短期目标是什么。

假设你的长期目标是从草根到大V,但这个长期目标是由短期目标驱动的。短期目标最好是年度目标,比如2017年的主要目标是把微信公众号经营好。

•关键任务:就短期目标来讲,关键任务有哪些?

如果目标是要把微信公众号做好,那么涉及的关键任务可能包括写出读者喜欢的文章、学会运营推广、自我学习成长等。把这些关键任务分类,形成某几个特定的主题,比如尖叫计划(写出读者尖叫的文章)、爆点计划(如何做好推广)、修炼计划(个人成长)等。

(2)圈定读书主题:当愿景、目标、任务都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针对某个任务、主题划定读书范围,把该范围内的相关图书都买回来,然后进行集中攻关,把这些书全部解决掉。

比如,针对尖叫计划,可能要把跟如何写作、什么是用户思维等方面的书籍、文章都网罗过来,供下一步的有针对性的阅读。

(3)设定读书目的与输出:

我们要确定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当你在读书的时候,就不会陷入知识的海洋之中而无法自拔,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失去了聚焦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到底读这本书原来的初衷是什么?给每一本书设定读书目的,这样我们的读书效果就会大幅度提升。

确定输出:提前设计好,当这本书读完以后,我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输出?比如写一篇书评、读书心得、做一场分享等,以输出带动输入,让输入更有效。

3

当读书前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以后,我们就可以进入正式的读书环节了。这一阶段的主要动作包括:

(1)牢记读书目的:在开始前,再次确认读这本书的目的。在阅读过程中,不断重温自己的读书目的,让目的牵引着自己的阅读过程,会极大地提高自己的读书速度和读书效率。也可以根据读书目的确定几个关键词,只要跟这些关键词相符的内容就细读、精度,其他的内容就可以稍微快速浏览。有目的的读书,跟漫无目的的读书,差别是蛮大的。

(2)确立重点内容:一本书并不需要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全部读完,特别是对于商业类的、认知提升类的、个人成长类的很多书籍来说,我们是要在这些书本当中寻找自己想要的内容的,不是要去感受什么文学之美、风花雪月的朦胧。要在读书过程中学会取舍,能为我所用的就多花点时间,暂时用不上的就先放下,不要想着把一整本书都消化吸收,按照我们的读书经验,这是不可能的,一本书能有一点让自己很有触动,然后被我们用在实际工作中,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我们要本着这样的心态去读书,不要担心错过一些知识点,只把精力放在对我们当下有用的重点内容上。

(3)做好读书笔记:当我们打开一本书的同时,也做一个动作,就是把一个笔记本也打开,让笔记本成为读书的标配。一边读书,一边将相关的内容记载在笔记本上,包括书中的重点语句、读书时即时的一些灵感或想法、读书心得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一方面也可以加深理解。当我们读了几十本、几百本书之后,我们不可能去重温每一本书,但我们可以去翻笔记,笔记中记载了很多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一般情况下,准备一个笔记本就可以了,用完之后再启用下一本,不用同时准备好几个笔记本,将书本重点内容摘录、读书灵感、心得体会等分别用一个单独的本子来记录,不需要,把所有笔记都放在一个本子上足矣,当后期我们来翻笔记的时候,可以再现当时读书的过程。

4

读书之后,要做三个动作:

(1)将知识用出去:将你学到的某个知识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很多知识只有在用的过程中才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才能真正的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比如学英语这件事,更主要是用,而不是学。如果你读了一本如何写文章的书,接下来你就要根据书中的一些方法,及时用出来,去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将自己的作品跟书中的原则、方法进行对比,进一步的修正完善。

只有用,才能因应我们前面提到的读书目的,才能解决我们想通过读书解决的问题,才能形成一个更好的结果。更多时候,是“用以致学”,而不是“学以致用”。

(2)反复重温书本要点: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反复重温书本要点的过程,我们也可以通过重温读书笔记,来加深对书本的理解和认识,延伸出更多更好的想法,并进一步指导使用的过程,让结果更有效。

(3)及时输出、总结反思:前面我们已经提前设定好了输出,那么书读完以后要及时进行输出,写一篇书评、读书心得放到微信公众号或者简书等平台上,一方面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接收其他人的反馈。也可以举办一场分享会,将自己的读书收获分享给其他人,也可用视频或者音频的形式展现出来,放在视频网站或者喜马拉雅、荔枝FM等平台上。


相关文章

  • 我的“读书三段论”

    1 读书三段论,就是将读书分成三个部分:读书前、读书中、读书后。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这是基于一种“人生设计”的思...

  • 汉译英--学会给句子减负

    在我之前总结的翻译三段论中提到,汉语表达习惯用三段论;而三段论难免会有重复。这个时候如果我按照中文的字面一次,逐个...

  • 为什么你总是说不过别人

    今天说说三段论。 三段论是是最常见的表达形式。不能用三段论拆解他人表达的人,肯定会在表达上吃亏。 那么三段论的形式...

  • 逻辑黑店9:直言三段论

    一个三段论是包含两个前提的演绎论证。一个直言三段论是完全由直言命题构成的三段论。 一个标准的三段论有三个直言命题构...

  • 【连载】三段论:最基本的论证结构

    什么是“三段论” 逻辑学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论证的问题。三段论则是所有论证的最简单、最基本的结构。顾名思义,三段论就是...

  • 思维工具

    三段论,三段论加逆向思维,假言,假言加逆向思维,直接证伪,目的论加逆向思维加三段论,数据且证据的可信度,价值观假设...

  • 什么方法能让阅读改变自己?

    读书运动营的宗旨,是让大家通过读书,能够发生行为上的改变,遇见更好的自己。设置心得笔记的三段论就是想落实这一宗旨,...

  • 自此尝试写作

    我是工科男。读书少,功底差,也就是上学时按照论点、论据、论证三段论写过高考作文,工作后按照“公文姓公、言不由衷”的...

  • 我的思维模型

    第一个:需求三段论模型 第二个:认知升级三段论模型 第三个:解决问题三段论(LEAD)思维模型 第四个:跨学科,多...

  • 写文章的主要功夫是罗列汉字

    如何写文章,理论大家们的论述和观点太多了,但其不外乎多读书,多练写,多修改。 但有一个“三段论”我认为很切合实际,...

网友评论

  • 195b44a1a882:挺好的
    虚舟老师: @魔术狮 谢谢鉴定😀
  • 阿阿阿当:问:输出的方式不同,以文字输出和以音频视频输出有什么区别?个人猜测,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别。但如果是分享会的形式要求更多。
    虚舟老师: @阿阿阿当 明白了
    阿阿阿当: @一个叫虚舟的人 也就是说,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来讲是差不多的。
    虚舟老师: @阿阿阿当 嗯,或许有些小差别,比如锻炼的方向不一样,文字输出更多是写作能力,音视频输出可能会提升演讲、说话、声音塑造等方面的能力……

本文标题:我的“读书三段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tn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