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小朱在国外已经一年了。小毛也逐渐适应了一个人带孩子,家里的生活因为从原来的婆婆帮忙变成了自己的亲娘帮忙而发生了不大的改变。
以前婆婆在家,小珠子也小,小毛经常早早的回家,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现在自己的亲娘在家,小珠子也长大点儿了,毛妈妈让小毛多参加同学朋友们的活动,多和同事接触,不要脱离社会。
慢慢的,小毛又变回了活泼开朗、充满活力的状态。外面的活动多了,能歌善舞的小毛自然得到了大家的喜欢。尤其是聚会中,酒量还不错的小毛好几次都喝的迷迷糊糊,和姐妹们苦诉着自己的不容易,自然也在吐槽着小朱的不是。
直到有一天,一餐饭改变了小毛的一生。
这天,小毛参加部门的聚餐,大家开心畅饮,吃完饭后,又去K歌。大家都很喜欢听小毛甜美的歌声,原本晚餐已经喝了不少的小毛,在歌声中又不断的接到敬酒,一杯接着一杯,不知道到底喝了多少。
往常,吃完饭喝完酒,打的回家。今天,小毛喝的比往常多,已经是迷迷糊糊的状态,或许是大家看到她的状态,就没有送她回家,而是留在KTV楼上的宾馆。
据说,这个晚上不止小毛一个人住在这家宾馆,也没传出发生了什么事。但两天后的早上,小毛部门任毅经理的爱人在单位大闹了一场,让原本无声无息的那晚成为单位议论的热点。
任毅经理的爱人找到单位领导,诉说着自己老公这么多年的假仁假义,更是说,自从小毛来了单位,任毅就格外关照她,平时就搞暧昧,关系不清不楚,现在假借聚餐的理由,竟然整夜在一起鬼混。
一时间,任毅和小毛的关系成了大家残余饭后的谈资,都在回忆着生活中的点滴,生怕网络他们接触的每一个瞬间。
单位对这件事进行了冷处理。据调查,是任毅长期和妻子感情不和,任毅和小毛并没有不正当关系,让大家不要传言。
没几天,任毅主动离职,到了另一家私企做了财务总监,同时也闪电般的和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而另一个当事人小毛则继续留在单位,受着煎熬。
《荀子·大略》说“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但有多少人是智者,且有多少人认为是留言呢?
这件事对小毛的打击很大,总感觉大家的目光都是在嘲笑她,老怀疑别人一起说话是不是又在私下议论她。一下子,开朗的一个人变得沉默寡言,埋头在自己的座位上,生怕见人。
到底事实是什么,当事人的说法和外面传的完全相反,并且传的版本还不止一个,还有人说小毛其实老早就和任毅经理关系不一般。
这时的小毛,好想有个肩膀可以依靠,但小朱还远在万里之外,并且这已经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事,谁又能相信她。几次小毛主动给小朱打电话想告诉他,但话到嘴边还是硬咽了下去。
她不知道如果小朱知道这件事后是什么反应,她害怕、不安、孤独,有时候也很绝望,所有的这些转化为她对小朱的埋怨、责备,甚至是怨恨。
最终,小毛还是选择了沉默,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真能止于智者。
巧的是,小朱因为工作的事,打电话给他的朋友阿呆。阿呆和小朱玩的比较好,又是同乡,当他们通话就要结束时,阿呆的一句话引起了小朱的注意。
阿呆说:兄弟,我希望你赶紧回来吧,成家立业,把家稳定了,打拼的日子多的事。
小朱说:家里没说有什么事啊,我家里有老人帮忙应该还好。是不是家里有事,怕我在外面也帮不上忙就没和我说。有什么消息,兄弟你可要及时告诉我啊。
阿呆说:也没什么,就是你有空多和家里通通电话,能回来就多回来一趟,最好回来就别出去了。
小朱再问什么,阿呆就没再透露任何消息。但小朱总感觉阿呆在提醒他,暗示他。让他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小朱接着给小毛打电话,也没问出个所以然。
一个月后,小朱回来了,报销自然要找任毅经理签字,这才听知道任毅处长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当他说任毅经理干的好好的怎么就不干了,每一个人都避而不谈,让小朱感觉很是奇怪。
回到家,小朱就问小毛,小毛也没和他说实话,就是说可能有更好的地方。
两天后,小朱和阿呆一起喝酒,问了一些公司的事,开始阿呆也没说什么,到后来喝到位了自然也讲到位了,把他听到的告诉了小朱。这让小朱一下子清醒了,立马回家,找毛对质。
自然,小毛说的和阿呆告诉小朱的是完全不同的,但这就成了原本恩爱的夫妻之间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冷静后的小毛和小朱总是绕不可那个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件事。直到小朱从国外回到公司上班,还是感觉压抑,青青草帽让他抬不起头。
一起生活已经名不副实,半年后,两个人在经过几次坦诚的谈话后,还是选择了分手。
最终,幸福的家庭就这样拆了,两个人成立最熟悉的陌生人。小珠子还小,跟妈妈一起生活,小朱一个人离开这个家,在外面租房子住,平时还是会带小珠子玩,多陪陪孩子,不让她缺失父爱。毕竟,离婚后还是亲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