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以文会友语文教学快语轻吟社
古诗歌鉴赏第一讲——表现手法

古诗歌鉴赏第一讲——表现手法

作者: 悦阳文化号 | 来源:发表于2020-03-15 21:42 被阅读0次

    古诗词既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古诗歌鉴赏是高考中考必考的重要内容,我们借助古诗词例句,分五次由点到面把古诗词赏析题中最精炼的知识送给你。文章比较长,请你做好笔记。

    第一讲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一、常见问法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诗人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表现手法总结

          诗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表现技巧也各有不同。为了方便学生掌握,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方面。

             抒情手法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王国维看来,所有写景的语言都是为了情感的更好传达,也即“景语”的存在成就了“情语”。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作者直接表明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爱憎态度。《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的傲骨、不屈和对权贵的蔑视。

    2、借景抒情

    诗人把要抒发的思想情感寄寓在所写的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乐景哀景和乐情哀情交织,表现作者情感。

    《鹧鸪天·送人》“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表现了作者惜别之情和对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借乐景抒哀情,借美景表现诗人漂泊感伤之意。

    3、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借对景物的描摹来抒发感情。

    《登高》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描绘江边深秋景色,抒发了诗人感事怀乡的悲秋情怀。

    4、托物言志

    作者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所具有的具体特点,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情感或志向。

    《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现自己品格高洁,不需借助权贵。

    5、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讽刺讽刺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不以历景为鉴。

    6、叙事抒情

    在古风作品中常见,把自己情感寄托在描述的事件之中。

    杜甫《兵车行》白居易《卖炭翁》

    描写手法:就是作者用一定的语言技巧,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1、渲染

    本国画技巧,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着重从正面表现,使画面更加突出,古诗歌中多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江南可采莲》“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渲染出一种轻松活泼快乐的场面。

    2、烘托

    也是国画技法,从侧面着力描写,作为陪衬,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实际运用中多和渲染连用。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送别的环境,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3、白描

    国画技法,其特点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明快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特点,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勾画出一幅恬静、平和、质朴的田园风光,其中融入了诗人的高雅情趣。

    4、动与静

    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动静结合,都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

    5、虚与实

    在处理复杂的情感时,常用到“虚”与“实”是两个概念。虚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境界,实就是客观世界或者眼前存在的事物,诗歌中常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的共存。

    《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赤鼻矶的景象,是“实”。“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三句,再现火烧赤壁画面,不是发生在眼前的实景,属虚写。

    此外还有欲扬先抑、远近结合、意象罗列等手法。

    1、比喻

    比喻即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化为江水。

    2、拟人

    通过想象把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情感,描绘生动形象,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表意更加丰富。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物拟人,睹物伤情,表现了作者亡国之悲。

    3、夸张 

    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夸张表现了边塞环境恶劣。

    4、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事态本质,令人深思。

    《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赴死与将帅纵情进行对比。

    5、对偶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同时使得音律和谐,节奏鲜明。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

    《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晴”中,“晴”和“情”相谐音,表现离别情。

    文字图片个人制作,欢迎收藏下载学习。感谢您对原创的支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歌鉴赏第一讲——表现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xi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