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违约风险相同,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被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由各种不同期限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所构成的曲线,称为期收益率曲线,如图。
图中三条到期收益率曲线分别反映了期限,与到期收益率曲线之间的三种不同情况。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大多数情况,下期收益率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
解释该现象的理论主要有三种。
预期假说
预期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现期利率是短期债券的预期利率的函数,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取决于限期短期利率与未来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
因此如果预期的未来短期债券利率与现期债券利率相等那么长期债券的利率就与短期债券的利率相等。收益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如果预期的未来短期债券利率上升,这么长期债券的利率必然高于现期短期债券的利率,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曲线,如过预期的短期利率下降,则债券的期限越长,利率越低,收入率曲线就会向下倾斜。
这一理论最主要的缺陷是严格的假定人们对未来短期债券的利率具有确定的预期。其次,该理论还假定,资金在长期资金市场和短期资金市场之间流动是完全自由的。这两个假定都太过于理想化,与金融市场的实际差距太远。如果对未来债券利率的预期是不确定的,那么预期假说也就不再成立。只要未来债券的利率预期不确定,各种不同期限的债券就不可能完全相互替代,资金也不可能在长短期债券市场之间自由流动。
市场分割理论
该理论认为,债券市场可分为期限不同的,互不相关的市场,各有自己独立的市场均衡,长期借贷活动决定了长期债券利率,而短期交易决定了独立于长期债券的短期利率。根据这种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是由不同市场的均衡利率决定的,不同市场的均衡利率决定取决于各自独立市场的供求关系。
市场分割理论最大的缺陷正是在于它旗帜鲜明的宣称,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是互不相关的。他无法解释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所体现的同步波动现象,无法解释长期债券市场的利率,随着短期债券市场利率波动呈现的明显有规律性的变化。
流动性偏好假说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这意味着一种债券的预期收益确实可以影响不同期限债券的收益。但是,不同期限的债券并非是完全可以替代的,因为投资者对不同期限的债券具有不同的偏好,远期利率除了包括预期信息之外,还包括了风险因素,他可能是对流动性的补偿。想短期债券被扣除补偿的因素包括不同期限债券的可获得程度及投资者对流动性的偏好程度。
这一理论假定,大多数投资者偏好持有短期证券,为了吸引投资者持有期限较长的债券,必须向他们支付流动性补偿,而且流动性补偿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实际观察到的收益率曲线总是要比预期假说所预计的高。这一理论还假定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他只有在获得补偿后才会进行风险投资,即使投资者预期短期利率保持不变,收益曲线也是向上倾斜的。
明天研究什么是债券?这一部分的知识我还没彻底吃透,要多回顾来看看。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