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为政》温故知新

作者: 江雪阁 | 来源:发表于2021-11-08 09:07 被阅读0次

    《论语》中的许多金句,我们几乎耳熟能详,因为其语言精炼,含义丰富,古今含义有所不同,导致我们理解会出现偏差。比如,“温故知新”,我的理解是温习学过的知识,会有新的收获。但联系“为政”上下文,可以看出孔子的原意,应该和为政有关,并不仅是温习功课那样简单。所以,读《论语》,我会产生聆听孔子对话的味道。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观察人谈原则。“视其所以”,看他的目的是什么。“观其所由”,知道他的来源、动机是什么,“察其所安”,看他平常做人是安于什么,是安于逸乐,安于贫困,还是安于平淡?“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是有所逃避的意思,就是了解这个人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有心无相,相由心变。有相无心,相随心转。”一个人思想转变了,形态就转变。思想决定行动,了解一个人可以从目的、动机、行为三个方面去观察。比如有的人对自己的父母不问不闻,却去敬老院送衣被,表面上看起来是做善事,实际上是为名为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认识了过去,就知道未来,这样,“可以为师矣”,历史就是我们的老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意思。比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指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世上没有什么新鲜事,不过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换种方式而已。所以要多学历史,融会贯通,以史为镜就可以知兴替。

    子曰:君子不器。

    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也就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多做少说,先做后说,言多必失。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圆满。比就是不分彼此。君子对待所有人是一视同仁,不分富人穷人,好人坏人,就像佛法所说爱所有人。小人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搞亲亲疏疏小圈子。作为从政之人,不能有分别心,不能只和富人交朋友,这样所制定的政策就会有偏颇,要有同理心,视天下人都是自己的家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是没有用处,“殆”是危险。只是学习却不思考是没有用处的,就像书呆子,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到实际生活中去应用,那么最好的学问也是死的。只是思考却不学习是危险的,思考可以无边无际,如果没有是非观念,没有社会规范的约束,就可能走上邪路。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端”就是两头,尖端,两边的头。“异端”就是走极端,不走中道的。攻乎异端,就是在极端上下功夫,不走中庸之道,专走偏道,这是有害的。对于为政来说,异端也是有用的,但不能乱用,要以德业为基础。比如,有的人迎上压下,不择手段一心向上爬,然后平步青云,但最终成为贪官,被抓判入狱。历史上汉代的陈平,六出奇计,帮助汉高祖统一天下,汉高祖给他封地当宰相,可是因为他喜欢用阴谋,为天道所忌,到他孙子手里就亡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是名字,子路的名字叫仲由。“诲”是教育、教诲。“汝知之乎?”你知道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这样做才是智。

    以上是为政的大原则。为政必须从观察人开始,了解人的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观察,目的、动机、行为,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管理。其次是要有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从历史经验中吸收知识,识过去而知未来,并且应用于实践之中。第三为政之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拥有一颗护天下人周全的大爱之心。第四是不能走极端,要以德为基础走正道。最后是要秉持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处世原则,不去不懂装懂,这样才算是拥有大智慧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 为政》温故知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ze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