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要不要减负,先看清“负”在哪里。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减负的号角就已经响起。虽然已经跨过了世纪,但当初的一些情景我仍历历在目。在那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我订阅的读物《新少年》和《小学生报》中必然会有关于减负的内容,好多都被用作班级中队会的节目题材。
直到今天,减负的号角从未间断,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但所取得的成果始终不尽人意,各种反对的声音交织成了一种别样的思考。比如,减负让寒门雪上加霜,减负让家庭担子更重,减负是个坏主意......有人说,竞争如此激烈谁敢让孩子减负?有人说,公办学校减负让私立教育机构不断膨胀;有人直接呼吁:“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
然而,这些说法都有些偏激,也不准确。
为了能和大家一起来分析思考,我想应该先明确一点。减负的初衷并没有恶意,的确是为了孩子,但事物中常存在悖论,也就是说愿景是美好的,事实却不尽如人意,甚至适得其反,这样的现象在教育中尤其明显。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育是由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多方联合、共同完成的大工程,环环相扣,复杂细致。再好的政策,再美好的愿景,都要大家共同协作才能实现终极目标;二是教育不可逆转,且事关孩子前程,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谁也不敢也不可能拿孩子的前程做赌注,因此每一步都会十分谨慎,不同于买生活用品,买的不合适顶多损失一点钱,而教育不一样,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不敢轻易做新的尝试,哪怕现在做的也存在不足。本文不聊减负的是非对错,而是从几个具有直接关联性的话题出发,聊一聊教育中的“加减法”与孩子的未来。
该不该减负,要先看清“负”在哪里。
我们随便和身边的人聊起孩子的教育,可以很轻易地吹响吐槽“集结号”,到处都是对孩子学习及学校、老师吐出的苦水,包括很多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也不例外。这些人或许在说只是压力大发发牢骚,但至少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任何表露,因为孩子没有那么成熟的判断力,大人说出来的每一句话他都认为是对的,是真的。我们不一定对孩子十分了解,但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会看穿大人的一切。大人如果在孩子面前总是毫无掩饰地传播对学习的消极思想,就会浇灭孩子的求知欲,和大人一样把学习看做是不得不去完成的一种负担,更别谈热爱,这样的状态我们如何要求孩子有自觉性,在各方面比他人更优秀?反观我们都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凡是出类拔萃的哪个不热爱学习?不仅学习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还培养了不少课余爱好,有着很好的综合素养。对他们来说,学习负担更重,压力更大,但即使这样也没听人家提过什么减负。
也就是说,学习负担重不重并不取决于学习本身,而是对学习的认知和态度。让孩子爱上学习,就是首当其冲的“减负”,其价值远不是多少钱就能代替的。我们做任何事都一样,如果很喜欢做这件事,你就不容易感到累,而且越做越有成就感;反之,如果对这件事十分厌烦,再简单也会觉得很疲惫。换句话说,身体上的累不容易累垮人,真正能累到人的是心里上的累。
常有人说今天的孩子们负担重,是因为课外班的泛滥,好多休息时间不是在课外班就是在去的路上。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也算是一个因素,但我们更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在以前没有课外班以及课外班市场刚刚发出萌芽的时候,凡是努力学习的孩子负担一点都不比现在轻,特别是进入中学后多数课余时间用于家中学习,分秒必争,不懂的地方只能自己琢磨或者给老师打电话提问,或上学时去问老师。我家中的堂(表)兄弟姐妹在初高中的时候,连过年大家一起吃饭时,都是带着课本和习题,利用空隙时间学习。这不是个例,只要真正努力的孩子都是这样的状态。
近年来,网上时不时就会出现一种声音,说是“减负”口号喊了这么多年,教育改革也改了这么多年,孩子学习的负担怎么就一直没有减轻呢?我要说的是,我们再也不要有这个想法了,因为学习负担是根本不可能减轻的。
不要再说“读书无用论”。上学读书是人必经的历练过程,不仅学习文化知识,更是培养将来在社会生存必备的各种能力,否则怎么立身处世?而且读书是能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没有之一。学习好每一项知识,培养出每一种能力,都要反反复复地学习、磨练。倘若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学习如何持续?光靠课堂上的听讲就足够了吗?
不要再说学霸学习很轻松,智商高人一等。智商高出他人很多的只是极少数的人,即便如此他们付出的努力不知比别人多了多少倍,不然怎么能成为学霸?学习很轻松只是我们看到的表象,实际上是这些孩子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了各种良好习惯,学习时有着更强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出现的问题通常不会再出现第二次,学习更高效,学一个小时的收获超过别人二三个小时的,可见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
不要再说国外的学习轻松。只要是努力拼搏希望拥有更好未来的,都和我们一样,我们有学区房他们也有,我们的孩子遨游题海,他们也遨游题海,我们的孩子经历的一切,他们基本也在经历。哪有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对于我们的教育模式,他们赞不绝口并且也在学习呢,包括那些我们熟知的教育发达国家。
在此,笔者有几条建议,希望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共同联合,玩转教育中的“加减法”,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关于上学,关于作业,关于考试,再不要把这些只看做是不得不做的任务和负担,从学习文化知识而言,从培养生活基本能力而言,从培养立身处世的能力而言,都是不能减少的。家长要以身作则,即使是心里有什么不满,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及,否则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保护孩子对吸收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孩子求知欲,培养正向的学习态度,让孩子爱上学习;培养好习惯,引导孩子把好习惯运用到学习中,这样必不可少的引导教育要持续增加。当孩子对学习有持续不断的热情,就是最有效的“减负”,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影响终生。
给孩子选择课外班,先分析孩子当前的情况,选择真正适合孩子的,也就是“对症下药”。培养兴趣和特长,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以此培养他的坚持精神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人。不必要的课外班,一定要减少!一定要减少!一定要减少!重要的事说三遍。给孩子贴心的陪伴,给孩子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让童年回归本真吧!
同时,也建议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在当前政策及制度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不要停留在口号上,要增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带领大家共同给孩子们创造更好地教育环境。
这是一场事关每个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唯有共同培育起深厚的土壤,才能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能不能玩转教育“加减法”,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认知、态度与行动。
还记得去年刚被取消的奥数加分,还有在2020年就要被全面取消的特长生招生吗?取消它们是当前必要的措施,但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教育的损失啊,责任究竟在谁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