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是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卡夫卡晚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未完成)。
那个城堡遥远而神秘,对主人公充满了诱惑。
主人公K应聘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他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许多雪路后,终于在半夜抵达城堡管辖下的一个穷村落。
小说整体思路非常清晰,人物始终奔着城堡这个方向努力。
在村落的招待所,筋疲力尽的K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其中有招待所的老板、老板娘、女招待,还有一些闲杂人员。城堡虽近在咫尺,但他费尽周折,为此不惜勾引城堡官员克拉姆的情妇,却怎么也进不去。K奔波得筋疲力竭,至死也未能进入城堡。
小说写得特别细腻,把人物复杂的内心情绪细致地表达出来。阅读的时候必须整个地投入,你稍不留神,就不清楚人物在说什么想什么。
在《城堡》中,卡夫卡以冷峻的笔调叙述了一次绝望的挣扎,由此揭示世界的荒诞、异己和冷漠。
自问世以来,《城堡》就像一个没有谜底的谜语一样,给每位读者都提供了个性解读的可能性。主人公K是个符号式人物,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姓、来历,也没有人知道他来城堡的真正动机。
K的一切都充满了一种不确定性,让人神秘莫测。而与之对应,K一直想要进入的城堡从出场时就显得模糊、虚幻,虽然能看到,但却无法走近,更找不到进去的路。
恰如卡夫卡所说:“目标确有一个,道路却无一条。”在K面前,城堡始终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迷宫。但尽管如此,K还是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在绝望中不断追寻希望的可能。
卡夫卡写完《城堡》后,曾要烧掉自己的手稿,现在想来是很好理解的一件事。当时,他还不是个大作家,没有想为自己立传的心思,他也没有以自己是一个大作家而自居,他当自己是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
所以烧手稿,是作为他这种人这种处境下的一个很普通的意愿,完全没有什么神秘在里面。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在文学上失意的人,卡夫卡当初想烧手稿完全合情合理。
还好,布洛德违背了卡夫卡的初衷,使得这部经典的作品得以保留下来,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跨时空的对话中,让人们无限可能的接近卡夫卡的《城堡》的内涵。
小说有点压抑,情节推进很慢,如果不是特别喜欢,不推荐阅读。
城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