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原道训》写道:“内夫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
人如果不能从内在情感上产生学习的爱好和兴趣,即便强迫他去学习或质疑困难,也只能是耳朵听见了,却不能牢记在心灵,只是模仿他人,不能获得和体会学习的乐趣。
翻译之后的道理,让我感受到了先辈们的智慧,同时感觉到教育规律没有新鲜事,只要不起那么多花哨的名字,提起来都是一样的道理,不至于出现各地的方言一样听不懂,那么我们学习起来就会顺利得多,大家认可的是同一个价值观,共同语言自然就多起来了。
让关系成为第一学习力
好的关系,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这个在家长教育中多次提到,当然如今的课题。
舍得把芝麻夸成西瓜
课堂情感有时无妨淡远一点
(今天学习的新词语——淡远。意境冲淡高远,我其实还想知道接下来的这个意境 的含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唤醒沉睡的人?”
“场”理应彰显主动性,让师生能兴奋起来。兴奋、主动和巅峰的情感状态往往伴生优质、高效的学习,不失时机营造这样的场,乃为一种明智的教学策略。
淡远的意味在作者看来,其一,教学应追求情理相携,而不要一味放纵情感。
按照这一段的描述,我读出来对教师专业的要求,比如主持人一样需要客观理性,冷静。比如汶川地震时候,记者发稿,主持人的主持通过语调的感情表达悲伤、关心可以,不能出现情不自已的“旁观”视角。
如此看来,共情确实是需要区分场合使用的,我们需要和学生共情,理解学生的具体感受,尤其是语文学科,对所教内容,如果老师的状态走不进去,那学生许是浅尝辄止也未必。我作为数学学科的体验者,需要在分析文本中理性思考这一条需要能够琢磨出来意味。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自然一定要有,如果自己只是强调要“理性思考”,让学生见到的是这四个字,那么学生的头脑中会有如何的路径自始至终还是不清楚的,如果让学生去做的事情,老师没有体验过似乎就是说不过去。
其二,教师自有其“教学性格”。(这是我学习第二个新词语,教学性格。
其三,最是亲和能致远,以亲和力让教室洋溢温情的暖人光泽。文章所具年轻的特级教师严亚雄老师一句“我们大家和他一起说!”鼓励小男生的话,会让他接下来跟着说,教室的教育机智也在体现中。
有没有启发到男生思考呢?当然“多少平方米等于一公顷”的问题又如何启发呢?
也许还是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将学科内在的情感力还原出来
教师本人首先钟爱自己的这们学科,成为这门学科的代言人,比如华应龙的“我就是数学”的品牌。对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家珍,自然还没有达到,扪心自问我对数学的大家还没有教育家更关注一些,确实自己需要在专业上深挖一口井了。
教师更要重视学科内容的情感维度。关于教师情感投入部分所举课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师的课能给作者留下启发:一是重情的课堂不容易忘怀,而是情绪记忆更能让知识烙印人心。
恰好在前一部分教师的情感是不是要释放出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留下深刻印象,还是需要意境深远的效果,自然风景的意境就是直观呈现,任人去体会和评价。
教师要创设最优化的教学情境。
李吉林老师总结出儿童情境学习的范式:择美造境,境美生情,以请启智,情智融合,在境中学、思、行、治。
虽然是儿童的学习,需要多方位启发和引导,鼓励和开悟,其实人都是视觉化的,美的都喜欢,赏心悦目的内容也愿意去听,恭维话更是不用多说,明知道那个美女不是对自己说的,还是忍不住看一下周边的哪个美女。
我每节课都为第一句话犯难和发愁,如何一句话就能让学生知道我还想要表达的效果,想要学会的知识点,达到的能力目标。
教师要千方百计”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自我感觉是把发掘知识的魅力和还原学科内在的情感力,都是教师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能够站稳脚跟,无可替代的地步,在某一个领域自己就是有话语权的时候,这个学科或者这个方向的内容才有把握说自己能够有特点,这些都是成长的见证。
除了研究试题,琢磨命题人的想法,还是需要把自己的格局也打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