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为真学而教》的下篇——遵循九种有效的课改举措和建议十(激发情感,追求想学的能量),同时梳理了中篇——追问六类典型的“假学”情形,以用来反观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
一、梳理六类典型的“假学”情形
1.建议四——带的走得错教有存在的合理性吗?
【价值(矢向正确)、学科(坚守)、方法(适宜)】
2.建议五——“多多”就能“益善”吗?
多多未必善,过多则一定不善。我们建设的“中国式”课堂,追求的是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殊不知塞得越多,予得越勤,离“真知”就越远。我们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我们要给学生带的走的教育。措施:秉持少就是多的课改行动哲学,清醒理智的教学,让真学发生。
3.建议六——碎问而闪存的能不是惰性知识吗?
赞可夫语:教师问的勤,学生忘得快,知识很容易挥发。碎问闪存之下,学生大脑貌似在场,思维遭遇清场。心灵大门及其通道关闭了,真学不可能发生。教师要有必要的学科素养和通盘建构课堂的能力,真正能以点拎线、以线牵面、以面立体成熟化教学,在他们那里,一堂课无须喋喋不休发问,只要牵住问题牛鼻子,一问便能胜多问。当然这里的问既要有提纲契领的大问题,也要有突破整体的小问题。佐藤学语,真正的教学智者不时会让孩子们陷入“意义充溢的沉默”,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珠粒穿成唯美的珍珠,让知识之间有关联,有整体,有灵魂。
4.建议七——立竿见影能有续航力吗?
其实我们老师常常有一种代学意识,认为自己讲了,学生应该会了。要知道,学生才是自我学习的首要光源。教师需要有助学思维,引导学生追求学习的过程,给学生大胆试错的机会,在旷日的节奏中追求教学的持久之效。
5.建议八——行云流水能打开思维的通道吗?
教学真是一件让人困惑不已,人言人殊的事。让学习自然而不太流畅地发生,教师就要眼里有学生,有好学生,也有学困生;教师就要努力认清学科教学、课程标准、儿童立场,要练就解读文本的能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让学习自然发生,教师就要退居幕后,让学生站到讲坛的中央;让学习自然的发生,教师就需要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注重用多元的评价激励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6.建议九——圆满真是一种教学功德吗?
课堂活动也像一种物理运动,各构成因素之间盘根错节,有起有落,这既使课堂变得复杂、难以操作,也给课堂带来活力,使课堂焕发生机。再优秀的学生群体总有个性之别、高下之分,承认、驱动或诱使彼此间的涨落与耗散,才能使课堂变得内有充足张力,外显真正精彩。可我们知道,课堂像由若干轮子所托起的战车,要使之平稳前行,轮子之间就不能有较大际差。于是就有了一种悖论。教学要平稳前行,要圆满,岂能容忍际差的存在和拉大?事实上貌似圆满的课都在力图抹6平际差、我们能在这里看到削峰填谷,看到弱者靠边,看到个体沦陷,看到大呼一拥面上的盛况,面唯独难以看到切实地面向个体的教育。
梳理以上六种真学的假象,感觉4.5.6之间是有一些交叉和重合的。明白了这些教学的假象,为学生的真学厘清了思路。今天读了下篇和建议十——激发情意,充满小学的能量。感觉心理顿时澄澈起来,毕竟我们梳理的目的是行胜于言,向规律逼近,做正确的事情。
1.好的关系是好教育的前提。冷冰冰的课堂不会有教学,不会有教育。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关系是教育的前提,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开始。冯卫东老师曾写《我本差生》,但秦老师和语文给了冯老师第一个成功链。与其说教师教会学生终身学习,不如说是他“引爆”了学生的学习情意和学习力,人生良师正是学生终身学习情感场中的一粒火种。
2.舍得把芝麻夸成西瓜
倪萍姥姥所言,别舍不得夸孩子,芝麻夸着夸着就成西瓜了。在孩子是非判断尚不明确的时刻,教师这一他变量的夸奖和点赞,容易使得他变量变为学生持续发力的自变量……(千里之行——为了爱情)(我们和他一起说)
3.课堂情感场要淡远,学科内的情感力要还原
教师要追求情理相生,不能放纵感情。对孩子的帮助,也需要无痕。教师本身又是学科的情人,要创设最优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以情启智,情智融合。
有首通俗歌曲唱道:“装睡的人你叫不醒,不爱你的人你感动不了,要走的人你留不住。…如果想念你,他会找。如果想要你,他会说。如果在乎你,他会真情流露。学习是人生中最持久的一场精神爱恋,作为教师,我们最需要也最难做的事情是,不要让每一个儿童“装睡”,而要自觉驱使他们想念学习、在乎学习和爱学习。一项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学生中有57%属于动力性学习困难:学习困难者大多不是由于智力因素,而是由于他们在“装睡”。巧妙地唤醒他们,激活其情意力量,那么“难者亦易”。情意尚需情意激,激活我们自身的情意,爱儿童,爱教育、爱学科,爱教学,这才能有第一波水纹、第一点火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