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周在哈默读书进化营里,学习的书籍是《债券投资策略》,这本书主要是分析了美国债券市场,介绍了债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债券市场的重要性、债券投资风险,以及债券投资策略与工具。
其中涉及的专业术语与计算我一知半解,作业是靠哈默老师的课讲解才勉强完成。因为什么都不懂,看书的过程中十分痛苦,想过要放弃,不过,群里优秀的小伙伴超级努力,我说什么也不能掉队。

这两周通过反思和学习,我收获到以下4点经验:
①只要是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
面对大的困难时,我喜欢逃避,不愿去面对,喜欢拖延不去想办法,在选择和纠结中消耗能量,导致心情抑郁痛苦。
生活中,与家人闹矛盾时,总想等家人来找自己;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想着换新份工作就好了。但问题是即使换新工作,当初存在的问题依旧存在,就像一个人在湘江不会游泳,换到黄浦江,虽然那里天地更加广阔,还是不会游泳,可能会被淹死。
债券这本书我先听哈默老师的课,简单了解下债券知识,通过关键词法,用微信读书搜索“债券基金”,找了几本国内书籍,看与债券相关章节进行补充,再回过头来看《债券投资策略》,哪些知识只需了解、哪些知识需要重点掌握,就一目了然。
对待事情如此,对待人际交往也是一样,在史蒂芬.柯维的《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道:遇到问题,要积极主动,选择做影响圈的事,而不是关注圈的,只要是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②每天专注完成一件事。
哈默老师这两周公众号的更文,每篇文章都引发反思。说实话这两周我松懈了,或者说做事情根本没有计划,注意力分散,经常被其他事情吸引,过于贪心。
今天学习写作,明天又去学摄影,东学点、西看看,看似十分努力,付出很多时间,除了把弄得自己疲惫焦虑,感动自己,并没多大收获。
做事情前明确目标做好计划,不要贪心,一段时间专注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把事情按优先分类,先把大石头装进瓶子,在装小石头、在加沙子,最后倒水。
跟哈默老师学习,每天制造小期待,让生活变得不一样。

③即时反馈真的很可怕。
对即时满足过于依赖,沉迷小说中无法自拔,心情不好就通过看小说缓解压力,现实的问题并没因此得到解决。熬夜导致我的皮肤变差,注意力分散,经常昏昏欲睡。
学会延迟满足,不要沉迷在即时反馈里,去做有挑战性、高价值的事情。比如:读书、运动,一两天看不出任何变化,有时候还挺痛苦,但读书、运动这种有价值的事情,并不是即时反馈驱动的,而靠长时间的复利。
如果成功可以轻而易举获得,那人为什么还要去努力?人与人的差距也往往也是来在这里。
人的成就不在于即时反馈,而在于延迟满足,要能够忍受辛苦和劳累,长期付出努力。
当沉迷及时反馈时,你要问自己,是想要短暂的快感,还是长久的快乐?

④人要有钝感力,学会脱敏。
脱敏这个名词也是在哈默老师中的文章学到。我童年是爷爷带大的,他脾气不好,只要不按他的要求做,他就对我破口大骂,我做事情小心翼翼,变得过度敏感,经常受周围情绪影响,过得一点不快乐。
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共情能力太强,动不动就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
第二:责任感强得过头,总爱把压根和自己没关系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并想尽办法去解决。
第三: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害怕别人的评价和眼色。
沈从文在《边城》里写道:
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太多事情也不幸。
让自己有一定的钝感力,学会脱敏,修炼强大的内心,才能直面很多残酷的事实。
如同古诗所说: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总之,人生短短几十载,不要忧心忡忡,每天制造一点小惊喜,每天快乐一点点。
网友评论